回覆列表
-
1 # 天和Auto
-
2 # 微笑鯨魚VIP
吉利博瑞作為吉利汽車的一款中型轎車,無論是空間,動力,乘坐舒適性還有設計以及做工上都是很棒的一款車,首先作為一款中級車,它的空間勾搭,再加上1.8T的動力或者插電混動的動力,開起來坐起來都是非常舒適的,再加上吉利汽車一貫的良好做工,整體來看吉利博瑞是一款值得推薦的好車
吉利博瑞作為吉利汽車的一款中型轎車,無論是空間,動力,乘坐舒適性還有設計以及做工上都是很棒的一款車,首先作為一款中級車,它的空間勾搭,再加上1.8T的動力或者插電混動的動力,開起來坐起來都是非常舒適的,再加上吉利汽車一貫的良好做工,整體來看吉利博瑞是一款值得推薦的好車
博瑞作為B級轎車·價格並非很低
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汽車是不是尺寸越大製造成本就會越高呢?也許很多汽車愛好者都有這種觀點,認為越大的汽車價格就得越高;實際並不是這麼回事,尺寸確實會影響製造成本,但是車身使用的鋼材成本差異是很大的。
比如有些中型汽車全車80%都是屈服強度≤600Mpa的低標準鋼板,而有些緊湊級車≥60%都是660-1000Mpa的鋼板,同時還要在A/B柱等關鍵位置加上熱成型鋼甚至馬氏體鋼;這一大一小兩輛車僅論材料而言也已經是小車的材料成本投入更高。
所以車輛並非絕對尺寸越大成本就會越高,Superb、Magotan、Passat、LAFESTA、SONATA等中型轎車尺寸足夠大了吧,然而透過碰撞測試的成績去感受的話,會認為這種大尺寸的轎車能用好鋼嗎?不用到好鋼材成本自然會下降。
不過決定製造成本高低的因素還有其他,比如研發成本、宣發投入、銷量預估、配置標準等等;各項前期投入的成本都會體現在車輛的價格上,最後再綜合車輛的實際技術水平與競品的差異,以此找到合理的價格定位。
汽車的製造成本究竟有多高呢?
曾經的燃油汽車的製造成本與車輛的指導價相比的話,可以說是相當低的!因為早期的汽車價格偏高,具備汽車消費能力的市場體量很小,車輛只能以“厚利低銷”的模式維持企業運轉;但隨著DPI的增長最終全面打開了汽車市場,汽車就能以“薄利多銷”的模式運轉,而且也必然會有這種轉型。
原因是總會有些品牌為爭奪市場會開始打價格戰,而價格戰一旦開始則無法停止,甚至短期內都找不到最低線。那麼在這一階段中的汽車製造成本,會是指導價的多少呢?——大致在40%左右。
10萬元的汽車指導價大致分為三塊:
製造成本 40%稅費成本 40%利潤 20%這是比較理想的標準,在激烈的價格戰中的利潤空間在快速的壓縮;很多品牌車輛的利潤空間已經壓縮到不足10%,有些幾萬元的車輛為了提升銷量,單車利潤甚至只有三位數而已。
由此可見車輛的利潤空間究竟有多小,那麼製造成本自然也會被持續的壓縮,可是有什麼辦法進行合理壓縮呢?如果都像是絕大多數合資品牌汽車和少數三四線中國產汽車一樣去簡配,去降低車輛的配置的話,車市必然會出現問題!所以正確的方式應當是平臺化或模組化。
什麼是汽車製造平臺?
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在討論「架構&平臺」,這是個什麼意思呢?其實平臺可以理解為一套“可調底盤”,(假設)車身可以在4400-5000mm之間調整,軸距可以在2650-2900mm之間縮短或拉長——那麼這套底盤可以打造的車輛尺寸則會橫跨小型和中大型,車型可以用於打造轎車、SUV、MPV。
每個汽車品牌都會有很多種車型,如果每種車型都要去單獨研發底盤的話,成本勢必會非常高;但如果一套底盤可以用於打造很多款汽車,這就等於只開發了一款底盤,不過卻能“套娃”出很款車。
某個架構研發出並裝備第一輛車之後,其後續的車輛都沒有了底盤的研發投入,而底盤其實是整車研發技術門檻最高的總成,這樣的汽車的製造成本是不是很低了呢?這就是車輛的價格可以越來越低的原因。平臺化造車不是什麼值得吹噓的技術或模式,說白了只是車企為了控制製造成本而已。
MQBTNGAE2這是合資汽車中知名度比較高的三個品牌的平臺,除了E2平臺的中端轎車和SUV還算不錯,上下的倆平臺造出過一輛高品質的汽車嗎?
製造成本的極限控制方式·動力傳動總成共享!
相同平臺打造的汽車不僅會省去底盤的研發成本,同時連內燃機、變速箱或三電系統的研發成本也都可以省去。比如MQB平臺的小排量汽車都用EA211·280TSI發動機,主要匹配DQ200乾式七檔雙離合;中等排量用EA888·330/380TSI發動機,匹配DQ380/381溼式雙離合,而且這種匹配是很多年都不變的,這些年中的這些車還有研發成本嗎?
研發投入是最大的投入,汽車的五大總成都一成不變,這些車的價格實際應該很低;而之所以偏高時因其品牌影響力足夠大,為了維持這種熱度總要投入很高的營銷成本,最終的利潤率也不是很理想,但這是其企業自身問題。
其餘平臺還有通用E2,其旗下的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大品牌的數十款車都用LSY·2.0T發動機,前驅和橫置四驅軍用6T45-9AT,後驅車用10AT。日系汽車則是多個年代款的車輛只是換殼而沒有核心技術的升級,所謂的“技術車系”實際看不到什麼研發成果,基本都是營銷高手罷了。
自主品牌中的吉利CMA/BMA,長城汽車檸檬與坦克平臺,長安藍鯨動力平臺,比亞迪DMi/DMp&E平臺也都是為了控制車輛製造成本。但是這些優秀的一線自主品牌用這種方式控制成本是對的,因其車輛的價格遠低於同級別合資汽車,而車輛的品質卻高於價格更高的合資汽車。
結語:汽車的“架構”與“平臺”無需放大解讀,車輛也絕對不是尺寸越大成本就越高,目前五萬級別就要超過五米的MPV,這就足以說明問題了。不過不能否認的是大尺寸的汽車確實看起來更有氣質或氣勢,如果偏愛大尺寸的汽車則要綜合車輛品牌特點與價格綜合分析。
合資品牌的非中高階選項大部分都是“大而無神”,想要理想選項建議15-30萬區間主選美系車,30-50萬可選歐系車;中國產汽車的B/C級理想選項一般也得在≥13萬的節點起步,但是在13-20萬區間了已經有綜合品質超越20-30萬合資汽車的優秀選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