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02879742526

    1源於媯姓:出自舜帝的33世後裔媯滿。西周初年,周武王滅商後,訪求前代帝王的後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媯滿,把長女大姬嫁給他,封之於胡(今河南柘城胡襄鎮),讓他奉守虞舜的宗祀。 後又封於株野(今河南柘城)...

    2.

    源於胡母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齊宣王之弟後裔胡母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胡母氏,得姓於戰國時期齊宣王田闢疆執政之時,距今有近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了。 周慎靚王姬定元

  • 2 # 歲月靜好86915

    源於媯姓:出自舜帝的33世後裔媯滿。西周初年,周武王滅商後,訪求前代帝王的後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媯滿,把長女大姬嫁給他,封之於胡(今河南柘城胡襄鎮),讓他奉守虞舜的宗祀,後又封於株野(今河南柘城)建立陳國,侯爵,以備三恪,又遷都陳之宛丘(今河南淮陽),諡號胡公,因此又稱胡公滿、陳胡公。陳國公族後裔多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者,或以封地“胡”為氏,稱胡氏。

    源於姬姓:《韓非子·說難》記載:“昔者鄭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於群臣:‘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對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國,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遂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公元前763年,鄭國恃強攻入胡國。姬胡亡國後,胡國子孫仍以國號為氏。

    源於歸姓,出自商、周時期歸夷族,屬於以國名為氏。歸胡國,史書又稱妢胡國,故址在今穎州汝陰(今安徽阜陽)一帶地區,是西周初期分封的歸姓諸侯國。歸姓起源於堯舜時代的後夔(封伯、歸伯),其氏族部落原居於河南商丘一帶,後來遭到商王武丁的討伐,被迫四處播遷。除一部分留居中原今河南省漯河市東部一帶地區建立了歸胡國外,大部分歸夷人不願臣屬於商王朝而繼續向南遷徙,其中一支歸夷人遷居於汝陰一帶,並在該地區建立起妢胡國。在典籍《周禮·冬官考工記》中記載:“妢胡之笴。妢胡,鬍子之國,在楚旁。”說明妢胡國盛產“美笴”,就是用來製作箭桿的細木。在春秋末期,弱小的歸胡國、妢胡國均被迫參加以楚國為首的諸侯聯盟,結成聯軍去攻打吳國,後來又參加了楚國與吳國之間的“豫章之戰”,結果,在周敬王十二年(公元前508年),楚昭王熊壬(熊軫)在“豫章之戰”後的班師回程中,反而順便吞併了同盟的歸胡、妢胡這兩個小國。歸胡、妢胡兩國被滅後,其國王族後裔多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與春秋戰國時期官吏胡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胡史,亦稱簋史、胡簋史,是西周初期周公旦設施的官位,專職掌管君王貴胄的餐飲,以及祭祀大典的犧牲。在胡史、簋史、胡簋史的後裔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

    源於改姓,其起源頗為傳奇。當年,唐昭宗李曄因避朱溫叛亂,被迫由長安遷都洛陽。他自知此去東都必死無疑,並將遭滅族之災。便和皇后商量,將襁褓中的第十子,託付給近侍婺源人胡三公,速速逃匿。果然,同年仲秋,朱溫在洛陽指使屬下追殺了李曄,又將其9個兒子縊死。胡三公很快逃回家鄉徽州,住了下來。胡三公作為義父,精心撫養李氏皇家最後一絲血脈。為安全起見,他將“皇子"棄李姓改胡姓,並取名胡昌翼,後唐同光乙酉(925)胡昌翼以明經科及第,但胡昌翼知道身世後,決定再不踏進官場一步。他從此隱居,閉門專事經學研究,注有《周易專注》,人稱“明經公"。 明經胡氏後人中,為官者少,大多以做學問和經商著稱。最為知名者當數紅頂商人胡雪巖、文化名人胡開文和胡適等。“明經胡”又稱“李改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性心理包括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