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25325138772

    【眾所周知,食物有酸、苦、甘、辛、鹹五味,也有寒熱之性。同樣,藥物也有各自性味,從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治療作用。所以,在使用藥物之前,應先了解各種藥材的性味,然後針對自己的體質來選擇藥材治病養生,這樣才能使藥材真正發揮的效能,達到冶病養生的目的。】

      四性

      四性又稱四氣,是指藥物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它反映了藥物對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的作用傾向。四性理論作為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前人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對各種藥物的性質及其療效不斷深化認識的基礎上,結合藥物作用於人體的不同表現進行概括和總結而來。

      四性的具體所指,歷代醫家有不同看法,而且在歷代本草著作中對四性的具體描述也各不相同。《神農本草經》中指寒、熱、溫、涼四氣,但在具體藥物的四氣中,卻未提到涼,而是有平,該書所載藥物的四性可歸納為寒、微寒、平、微溫、溫五類。之後各醫家又有多種稱謂,如甚寒、頗寒、甚寒涼、暖、冷、大冷、至冷等。然而中藥的四性總歸不過寒、熱兩種,與陰陽相對應,其餘便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另外,雖然多提寒熱溫涼,平性也是重要的一種四性描述,不過平性是相對而言,藥物仍有偏性。歷代醫家所列四性中,平性藥物均佔有相當的比例。因此,四性現在一般有“寒、熱、溫、涼、平”五種描述,稱為四性、四氣是沿用古人的一種說法。

      四氣又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四性是從藥物對機體作用所發生的反映中概括出來的,是同疾病的屬性,寒症或熱症相對而言,由藥物本身的功能來決定的。治熱症的藥物屬寒涼性,治寒症的藥物屬溫熱性;溫熱性的藥物能升人的陽氣,增強人體機能活動,按藥物的作用分類而論,具有溫裡散寒,助陽益火、活血通絡、行氣解鬱、芳香開竅作用的藥物,如桂枝、紫蘇、附子、乾薑、當歸、川芎、陳皮、菖蒲均屬溫熱性的藥物;寒涼性藥物能減弱人體的機能活動,或降低人體病理性的機能亢進,具有疏散風熱、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平肝潛陽作用的藥物,屬寒涼性,如桑葉、菊花、石膏、知母、赤芎、丹皮、石決明、鉤藤等。

      此外,尚有一些藥物,藥性平和、四性不明顯,對於寒症、熱症都可應用,稱為平性藥物,但是,這些藥物亦有微涼、微溫之分,實質上仍屬於四性之內。

      所謂四性,又稱四氣,就是指寒、涼、溫、熱四種藥性。此外,四性之外還有一類平性藥,它是指寒熱偏向不明顯、藥性平和、作用較緩的一類藥。寒涼與溫熱是相對立的兩種藥性,寒涼藥材多具有清熱瀉火、利尿通便、化痰開竅的作用,適用於熱性病症,如高熱煩渴、面紅目赤、咽喉腫痛等;溫熱藥材一般都具有溫裡散寒、補火助陽、溫經通絡的功效,適用於寒性病症,如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腹中冷痛等。

      另外,平性屬陰,能健脾開胃、強壯補虛。如枸杞、甘草、芡實、白木耳等藥物。

      寒性:屬陰。

      作用:清熱解暑、瀉火通便、消除熱症.

      藥材代表:黃連、黃芩、金銀花、知母等.

      涼性:屬陰。

      作用:降火氣、清熱除煩。

      藥材代表:西洋參、薏仁、羅漢果等。

      溫性:屬陽。

      作用:清祛寒、溫中補虛。

      藥材代表:紅棗、當歸、川芎、龍眼等。

      熱性:屬陽。

      作用:祛寒、溫經止痛。

      藥材代表:肉桂、附子、炮姜等。

      五味

      所謂五味,就是指酸、苦、甘、辛、鹹五種藥材滋味,此外還有不太常提到的淡昧。五昧作為藥性理論最早出現於《黃帝內經》:“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的產生,首先是透過口嘗,即用人的感覺器官辨別出來的,它是藥物真實味道的反應,更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中醫把五味的作用特點總結為:“酸收、苦堅、甘補、辛散、鹹軟”。

      要做到五味調和,一要濃淡適宜。二要注意各種味道的搭配。酸、苦、甘、辛、鹹的輔佐,配伍得宜,則飲食具有各種不同特色。三是在進食時,味不可偏亢,偏亢太過,容易傷及五臟,於健康不利。

      酸味

      作用:能收斂固澀、生津開胃、止汗、久咳不愈、遺精滑精。

      對應器官:肝。

      代表中藥材:烏梅、蓮子、芡實、五昧子、五倍子、山茱萸、山楂、酸棗仁。

      注意事項:不易多食,會損傷筋骨;感冒者不宜服用。

      苦味

      作用:具清熱瀉火、解毒、除煩、通洩大便等作用,治療咳喘、嘔惡等。

      對應器官:心。

      代表中藥材:黃連、大黃、黃芩、白芍、杏仁、白果、金銀花、青果。

      注意事項:多食易導致消化不良、口乾舌燥、便秘、乾咳:體熱者慎服。

      甘味

      作用:補虛止痛、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用於正氣虛弱、多種身體疼痛。

      對應器官:睥。

      代表中藥材:人參、紅棗、甘草、山藥、飴糖、薏仁、熟地。

      注意事項:多食易發胖、傷齒;上腹脹痛、糖尿病及齲齒患者應少食。

      辛味

      作用:發散風寒、行氣行血,治療風寒表證,感冒發燒、頭痛身重。

      對應器官:肺。

      代表中藥材:麻黃、桂枝、生薑、防風、白芷、細辛、款冬花、菟絲子。 .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者忌用。

      鹹味

      鹹味作用:瀉下通便、軟堅散結,治療大便燥結、腫瘤、結核等。

      對應器官:腎。

      代表中藥材:芒硝、鱉甲、牡蠣、龍骨、草決明、玉米鬚。

      注意事項:多食宜升高血壓、使血液流速變緩;心血管疾病及中風患者忌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拳超人》金屬騎士知道有人在懷疑自己嗎?他為什麼不出來迴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