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
語文教學改革說到底是要求在傳授語文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而在目前的考試和教師考評體制下,教師已經遠離閱讀,深陷題海“講練戰術”不能自拔。本文從強化師生閱讀訓練、重視經典誦讀、錘鍊學生思維品質入手,探討達成以上目的的做法。
(一)教師要熱愛讀書 從中學教師所處的教學現狀和社會現實來看,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放棄了讀書。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關鍵還是觀念問題。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寫道:“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我想,只要能持之以恆地閱讀下去,所受到的益處是無法來衡量的。” 我們要培養健康和諧發展的學生,最重要的途徑就是閱讀,教師應先從自身開始。如果教師思想貧瘠,何談培養學生呢?
(二)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收集處理、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學生……透過閱讀,受到感情薰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一是讓學生養成勤於觀察、留意生活的習慣,積累感性經驗,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所見所聞,學生的感性經驗就會豐富。二是擴大閱讀量,讓
學生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積累了感性經驗和知識性材料,學生就有東西可寫、有內容可思考,語言和思維也就會得到鍛鍊,具體做法是學生準備兩個本:一是《隨感本》(自由命名)代替作文字,及時記錄生活中的所思所感;二是《語文寫作素材“小全”》。訓練途徑可以透過: 1.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實施。 (1)導語啟用。一堂課如一篇優美的散文,“鳳頭”能引人入勝;一堂課如一池春水,良好的開頭如一粒石子,能激起學生思維的千層浪。課堂匯入除用詩歌外,還有實物匯入、設疑匯入、猜讀匯入、反常匯入等。閱讀課中,只要教師因文而異――根據課文的具體內容因勢利導;因人而異――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知識水平、興趣愛好,根據教師的特長等情況巧妙施導,就能調動情感,引發思考,獲得良好的閱讀效果。 (2)透過課文標題和文眼啟用。標題啟用是指重點分析課文的題目,抓住標題往往能綱舉目張,啟用學生的思維。關於文眼,清人劉熙載《文概》中說:“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朱自清的多篇散文都有文眼,抓住它往往能梳理作品的脈絡層次,因為“一字窮理,定全篇主腦,片言居要,連通體脈絡”。 (3)藉助各種教學手段,創設研究性學習的情境,有利於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化。這裡的“研究性學習”是指在師生間建立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自身互動的教學關係,它以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依據、活動內容為載體,讓學生在課上想說、敢說、愛說、樂說,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不拘泥於一種成型的看法,師生形成相互輻射式的資訊交流,思維碰撞,共同進入“大語文”境界,在平等、寬容、尊重、理解、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活動。如都德的《最後一課》,主人公韓麥爾先生所上的“最後一課”是成功的,而韓麥爾先生之所以能成功上好“最後一課”,他在課堂上創設的情境起了重要作用。面對異乎尋常之勢,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動作、神態、板書以及周圍的色彩、氛圍等外化情感使一個貪玩、逃學、不諳世事的小弗朗士在這一課中成熟起來,從而使這堂課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聯絡現實生活,運用比較閱讀促進創新思維。“大語文”教學主張,師生從教材、教室“狹小的籠”中跳出,引導學生在廣闊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創造性學習語文。愛因斯坦說:“知識不能單從經驗中得出,而只能從理智的發展和觀察到的事實兩者的比較中得出。” 教學中,可用於啟用思維的比較點是很多的,如選材、結構、章法、技法、用語等寫作技巧以及寫作風格的比較等。讀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可與高適的《別董大》比較。兩詩都是送別詩中的七絕,都是先景後情,但兩詩切入、運筆和落腳點不同:王詩不寫依依不捨,沒有細語叮嚀,不言日後相思,而寫秋雨連江,楚山孤寂,突出“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借送別以明心志;而高詩寫景“千里黃
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重在以景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之情,情緒激昂,胸襟開闊,借送別以勸友。這樣的精細研讀,能突破原有的認知模式,形成“葉葉相交通”的思維網路,獲得創造性的認識。 2.結合寫作,加強閱讀,注重範文示例。高質量的寫作是閱讀的有效輸出。中學語文教材是依照體裁組元,“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引導學生剖析範文,從中授以規律,教以方法,達到舉一反三效果。
(三)讓誦讀經典成為“師生正業” 誦讀重點課文時,教師運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有聲語言轉化課文的文字語言,有助於“薰陶感情,啟迪思維,享受審美樂趣”。比如《荷塘月色》運用疊音詞,“蓊蓊鬱鬱”“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綠樹,“隱隱約約”的遠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縷縷”的清香,“脈脈”的流水,“薄薄”的清霧等,意在深化物態情貌的形象感,表達作者對荷塘四周景色的喜愛之情,給人以一種音韻和諧的美感。誦讀時,語調宜悠長、舒緩,讀出淡淡的喜悅,讀出朦朧的詩意,讀出協調的韻律,並在頭腦中再現語句描寫的物象。曾國藩在給後人的一封家書中提醒道:“讀者,如《四書》、《詩》、《書》、《易經》、《左傳》諸經,《昭明文選》,李杜韓蘇之詩,韓歐曾王之文,非高聲朗誦,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組織青少年學生以誦讀、熟背經典古詩文,讓學生讀
好書、做好人,在這吟誦和體會中滲透文化薰陶、道德修養,可謂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只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自覺,才可實現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
如何透過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
語文教學改革說到底是要求在傳授語文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而在目前的考試和教師考評體制下,教師已經遠離閱讀,深陷題海“講練戰術”不能自拔。本文從強化師生閱讀訓練、重視經典誦讀、錘鍊學生思維品質入手,探討達成以上目的的做法。
(一)教師要熱愛讀書 從中學教師所處的教學現狀和社會現實來看,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放棄了讀書。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關鍵還是觀念問題。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寫道:“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我想,只要能持之以恆地閱讀下去,所受到的益處是無法來衡量的。” 我們要培養健康和諧發展的學生,最重要的途徑就是閱讀,教師應先從自身開始。如果教師思想貧瘠,何談培養學生呢?
(二)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收集處理、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學生……透過閱讀,受到感情薰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一是讓學生養成勤於觀察、留意生活的習慣,積累感性經驗,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所見所聞,學生的感性經驗就會豐富。二是擴大閱讀量,讓
學生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積累了感性經驗和知識性材料,學生就有東西可寫、有內容可思考,語言和思維也就會得到鍛鍊,具體做法是學生準備兩個本:一是《隨感本》(自由命名)代替作文字,及時記錄生活中的所思所感;二是《語文寫作素材“小全”》。訓練途徑可以透過: 1.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實施。 (1)導語啟用。一堂課如一篇優美的散文,“鳳頭”能引人入勝;一堂課如一池春水,良好的開頭如一粒石子,能激起學生思維的千層浪。課堂匯入除用詩歌外,還有實物匯入、設疑匯入、猜讀匯入、反常匯入等。閱讀課中,只要教師因文而異――根據課文的具體內容因勢利導;因人而異――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知識水平、興趣愛好,根據教師的特長等情況巧妙施導,就能調動情感,引發思考,獲得良好的閱讀效果。 (2)透過課文標題和文眼啟用。標題啟用是指重點分析課文的題目,抓住標題往往能綱舉目張,啟用學生的思維。關於文眼,清人劉熙載《文概》中說:“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朱自清的多篇散文都有文眼,抓住它往往能梳理作品的脈絡層次,因為“一字窮理,定全篇主腦,片言居要,連通體脈絡”。 (3)藉助各種教學手段,創設研究性學習的情境,有利於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化。這裡的“研究性學習”是指在師生間建立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自身互動的教學關係,它以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依據、活動內容為載體,讓學生在課上想說、敢說、愛說、樂說,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不拘泥於一種成型的看法,師生形成相互輻射式的資訊交流,思維碰撞,共同進入“大語文”境界,在平等、寬容、尊重、理解、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活動。如都德的《最後一課》,主人公韓麥爾先生所上的“最後一課”是成功的,而韓麥爾先生之所以能成功上好“最後一課”,他在課堂上創設的情境起了重要作用。面對異乎尋常之勢,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動作、神態、板書以及周圍的色彩、氛圍等外化情感使一個貪玩、逃學、不諳世事的小弗朗士在這一課中成熟起來,從而使這堂課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聯絡現實生活,運用比較閱讀促進創新思維。“大語文”教學主張,師生從教材、教室“狹小的籠”中跳出,引導學生在廣闊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創造性學習語文。愛因斯坦說:“知識不能單從經驗中得出,而只能從理智的發展和觀察到的事實兩者的比較中得出。” 教學中,可用於啟用思維的比較點是很多的,如選材、結構、章法、技法、用語等寫作技巧以及寫作風格的比較等。讀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可與高適的《別董大》比較。兩詩都是送別詩中的七絕,都是先景後情,但兩詩切入、運筆和落腳點不同:王詩不寫依依不捨,沒有細語叮嚀,不言日後相思,而寫秋雨連江,楚山孤寂,突出“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借送別以明心志;而高詩寫景“千里黃
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重在以景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之情,情緒激昂,胸襟開闊,借送別以勸友。這樣的精細研讀,能突破原有的認知模式,形成“葉葉相交通”的思維網路,獲得創造性的認識。 2.結合寫作,加強閱讀,注重範文示例。高質量的寫作是閱讀的有效輸出。中學語文教材是依照體裁組元,“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引導學生剖析範文,從中授以規律,教以方法,達到舉一反三效果。
(三)讓誦讀經典成為“師生正業” 誦讀重點課文時,教師運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有聲語言轉化課文的文字語言,有助於“薰陶感情,啟迪思維,享受審美樂趣”。比如《荷塘月色》運用疊音詞,“蓊蓊鬱鬱”“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綠樹,“隱隱約約”的遠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縷縷”的清香,“脈脈”的流水,“薄薄”的清霧等,意在深化物態情貌的形象感,表達作者對荷塘四周景色的喜愛之情,給人以一種音韻和諧的美感。誦讀時,語調宜悠長、舒緩,讀出淡淡的喜悅,讀出朦朧的詩意,讀出協調的韻律,並在頭腦中再現語句描寫的物象。曾國藩在給後人的一封家書中提醒道:“讀者,如《四書》、《詩》、《書》、《易經》、《左傳》諸經,《昭明文選》,李杜韓蘇之詩,韓歐曾王之文,非高聲朗誦,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組織青少年學生以誦讀、熟背經典古詩文,讓學生讀
好書、做好人,在這吟誦和體會中滲透文化薰陶、道德修養,可謂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只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自覺,才可實現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