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偉久

    作為從《暖暖》開始就玩的直男玩家,這一作也去嘗試了。

    當然遊戲本身還是很蘇的(褒義),談戀愛,發簡訊加上霸道Quattroporte,讓我頗有點當年玩 loveplus 的感覺。

    拋開遊戲本身素質,這一倆年,給我最大的體驗就是,女性才是消費力的源泉。

    動畫領域,之前統計過中國產動畫的受眾畫像,女性70%左右,全職高手現象級的資料,以及線下活動的火爆,絕對現象級。

    電競領域,王者榮耀一度曝光女性使用者50%,然後我去了KPL,現場真的女粉絲佔80%,感受如下圖,我之前從沒想過電競會有這麼多女性使用者

    在《王者榮耀》KPL上,我被5000多個瘋狂尖叫的妹子包圍了……

    演唱會,2016年 bmlsp(b 站的日系動畫主題演唱會)請了數十名嘉賓,但票價雪崩。但2017年嘉賓數量減少,票價翻倍,究其原因,請了宮野真守等男性聲優,直接現場女性觀眾爆炸。

    偶像,面向男性的偶像團體1931倒閉了,現在只剩下 snh 一家還能生存,但微博的小鮮肉們,粉絲群體的行動力和購買力,撐起了微博的股價。

    漫畫,日系漫畫生意在中國已經是瓶頸了,但是以前為人低看的條漫,為知乎使用者所不恥的只過1%生活的快看漫畫,已經估值15億了。。看看裡面的內容,幾乎都是女性向為主。

    投資界的朋友有時來問我投什麼好,我說抓倆個趨勢就挺好,上游內容、女性向。

    男性向的東西已經夠多了,而且男生的特徵就是朝秦暮楚,付費率低。這個也是我老婆,那個也是我老婆,老婆多了就不捨得花錢。哪像女生,認準了就氪,而且長情。(小鳥我老婆)

    有的時候,就要感嘆時也命也,個人奮鬥也要和時代背景結合。《戀與製作人》其實缺點挺多的,氪金價格簡直高到離譜。。。但是,他也還是能喚起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的,都虛擬世界了,夢幻一點又何妨呢。。

    反正孩子也生不起,婚也結不起。在這個進入消費主義時代的中國,及時行樂才是真諦。

    上白起~

  • 2 # Mkcing寬遊戲推薦

    還有,流水高的原因:1.2017年女性遊戲市場,處於爆發期。2.千萬不要低估女人在任何領域裡的消費力。3.男人啊看好今後不要找網癮女朋友,不然錢包花花如流水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父母全款買房,不給彩禮,我買家電、出嫁妝,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