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nBeta

    上週末一段影片在社交媒體平臺瘋傳,影片中,一隻小熊艱難地爬上了一個被積雪覆蓋的陡峭山坡並最終回到了熊媽媽的身邊。對於許多人來說,或許這個影片令人鼓舞,然而對於野生動物專家來說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一個危及到熊生命的噱頭。

    當科學傳播者Ziya Tong週六第一次在Twitter釋出這個影片的時候實際上其已經在Facebook上瘋傳。

    博伊西州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野生動物生態學家Mark Ditmer指出,影片中熊媽媽和熊寶寶慌忙的攀爬行為很有可能是由恐慌引起,“熊表現得非常不安,在我看來--根據它移動的方式--一架無人機正在拍攝影片”。

    然而目前人們並不知道這段影片是否有無人機拍攝:Tong追蹤到影片的源頭是YouTube賬號ViralHog。該賬號代表只在郵件中迴應稱:“是的,這確實看起來像是一段無人機影片。”如果事實真的如此,那麼這段影片突顯了無人機為拍攝人們從未見過的野生動物景象與無人機會危及到被拍攝動物之間的緊張關係。Ditmer表示:“這是不應該使用無人機的一個很好例子。”

    幾年前,Ditmer曾參與過一項關於熊如何對無人機做出反應的調查。最終得到的答案是什麼呢?--一點也不好。接受調查的熊身上被裝上了心臟監測器,這樣研究人員就能在它們穿越馬路或當一架四旋翼無人機在其頭上飛行時的心率變化。結果顯示一些熊會在無人機飛過的時候開始奔跑,如果它們衝進馬路或穿過人類的院子就會引發危險狀況。雖然一些熊沒有表現出任何痛苦的跡象,但它們的心率卻都出現了飆升--這是熊感到緊張的一個明顯表現。

    為什麼一隻又大又壯的熊媽媽會被小小的無人機給嚇到呢?Ditmer懷疑是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無人機聲音嚇到了它,而熊媽媽的恐慌可以從其及其幼崽選擇走一條危險路線的行為中表現了出來。

    不過Ditmer表示這並不是說無人機本身就是問題所在,“更多的是負責任的使用,而不是說技術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錯誤”。為此,來自阿德萊德大學的生態學家Jarrod Hodgson和Lian Pin Koh曾提出了一套在野生動物周圍使用無人機的最佳做法,它們於2016年被刊登在了《Current Biology》期刊上。對於使用無人機特別是使用無人機進行科學研究的人來說,以下這些方面需要注意:

    如果你不知道動物會有什麼反應,在靠近動物的地方使用無人機時得格外小心。對於個別物種來說那些反應是獨特的;它們複雜;它們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遵守貴機構的道德準則和民航規則;

    使用最好的裝置:這意味著選擇一架安靜、不引人注目的無人機。同時也意味著使用最敏感的感測器--這樣你就可以讓無人機飛得比動物高;

    在發射和回收你的無人機要遠離動物。讓無人機穩定飛行並與動物之間保持合理距離;

    如果你打擾到動物了,就不要再使用無人機了。

    Ditmer表示:“為了收集我們需要的有用資訊和資料,我們總是要在高度和距離之間做好權衡。”這對於休閒無人機使用者來說非常簡單,只要遵守規則、不要騷擾野生動物即可。所以當沒有明顯科學目的的情況下答案非常明確:不要去打擾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閔行西渡渡輪站渡輪時刻表有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