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人生若如初相見144782104

    一月:孟春、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歲始、肇春、初陽。

    二月:仲春、卯月、如月、夾鍾、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三月: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餘春。

    四月:孟夏、巳月、余月、中呂、初夏、麥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

    五月:仲夏、午月、皋月、蕤賓、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種。

    六月:季夏、未月、且月、林鐘、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七月:孟秋、申月、相月、夷則、瓜月、初秋、桐秋、桐月、蘭月、肇秋。

    八月:仲秋、酉月、壯月、南呂、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

    九月:季秋、戍月、玄月、無射、菊月、暮秋、涼秋、杪商、秋末、殘秋。

    十月:孟冬、亥月、陽月、應鐘、初冬、早冬、首冬、始冬、開冬、新冬。

    十一月:仲冬、子月、辜月、黃鐘、霜月、寒月、葭月、正冬、暢月。

    十二月:季冬、丑月、涂月、大呂、臘月、暮冬、梅月、暮歲、歲杪。

  • 2 # 0987a

    一月:孟春、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歲始、肇春、初陽。

    二月:仲春、卯月、如月、夾鍾、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三月: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餘春。

  • 3 # 使用者6908497312323

    一講月令: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徵月,初月,泰月,楊月,寅月,孟陽,春陽,初陽,首陽,新正,月正,開歲,獻歲,芳歲,華歲,歲歲。 二月:仲春,中春,甜春,正春,仲陽,如月,杏月,麗月,令月,卯月,花朝,竹秋。 三月:季春,暮春,晚春,末春,嘉月,蠶月,花月,桃月,桃浪。 四月:初夏,首夏,孟夏,維夏,槐夏,仲月,梅月,陰月,乏月,麥月,余月,巳月,槐月,清和月,中呂,麥候,麥秋

  • 4 # 使用者4483103466638

    一講月令: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徵月,初月,泰月,楊月,寅月,孟陽,春陽,初陽,首陽,新正,月正,開歲,獻歲,芳歲,華歲,歲歲。 二月:仲春,中春,甜春,正春,仲陽,如月,杏月,麗月,令月,卯月,花朝,竹秋。 三月:季春,暮春,晚春,末春,嘉月,蠶月,花月,桃月,桃浪。 四月:初夏,首夏,孟夏,維夏,槐夏,仲月,梅月,陰月,乏月,麥月,余月,巳月,槐月,清和月,中呂,麥候

  • 5 # 使用者4768612502028

    中國古代月份、 日期的別稱 一. 農曆月份的別稱: 1、 農曆一月 太簇、 陬月、 肇春、 孟春、 元春、 新春、 初春、 端春、 早春、 月正、 新正、 正月: 正陽之月。 A、 柳月: 正月銀柳插瓶頭, 又稱柳月。 B、 端月: 是指農曆的正月, 一年的開始為“正” 。 後來, 秦始皇當政, “正”和“嬴政” 的“政” 諧音, 所以正月便改為端月。 端, 頂也, 仍是開端伊始的意 思。 秦始皇名“政” , 秦人改“正月” 為“端月” 。 C、 獻春:《魏書· 樂志》: “自獻春被旨, 賜令博採經傳, 更制金石。 ” 《初學記》 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 “正月孟春, 亦曰……獻春。 ” D、 太簇: 據《呂氏春秋通詮》 記載, 太簇, 是古代音樂十二律中陽律的第二律。清黃宗羲《答劉伯繩問律呂》: “太簇長八寸, 積六百四十八分。 ” 古人將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配, 太簇配正月, 所以太簇也是農曆正月的別名。 E、 肇春: ([zhào] : 1. 開始, 初始: ~始。 ~生。 ~端。 ~基 2、 農曆二月: 杏月、 花朝、 如月、 仲春、 仲陽、 酣月、 大壯 A、 杏月: 二月, 大地吐綠, 萬物迎春, 杏花含苞欲放, 所以二月冠以美麗的名稱——杏月。 “二月紅杏鬧枝頭” , 又稱杏月。 B、 令月: 指夏曆二月。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 歲時· 二月》 引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 “二月曰仲陽, 曰令月。 ” C、 大壯: 《易》 六十四卦之一。 即乾下震上。 為陽剛盛長之象。 D、 花朝: 中國民間的歲時八節中, 就有一個花朝節, 也叫花神節, 俗稱百花生日。 它的由來已久, 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 中已有記載。 至於“花神” , 相傳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 傳說她善於種花養花, 被後人尊為“花神” , 並把花朝節附會成她的節日。 據明末清初文學家、 紹興籍人張岱(1597—1679) 在《陶庵夢憶》 中所記載: “西湖 香市, 始於花朝(農曆二月十二, 即所謂‘百花生日’ )。 到清代, 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為花朝, 而南方則以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 中國南北氣候條件不同, 南方比北方提早幾天為節日是合理的。 花朝節亦稱“百花生日” 。 晉代在農曆二月十五日, 至宋以後, 始漸改為二月十二日。 花朝節在全國盛行, 據傳始於武則天執政時期(公元 690-705 年)。 武則天嗜花成癖, 每到夏曆二月十五花朝節這一天, 她總要令宮女採集百花, 和米一起搗碎, 蒸製成糕, 用花糕來賞賜群臣。 上行下效, 從官府到民間就流行花朝節活動。 傳說此日為百花之神生日。 宮廷民間皆剪綵條為幡, 繫於花樹之上, 名叫“賞紅” , 表示對花神的祝賀。 此日如天朗氣清, 則預兆一年作物的成熟。 與八月十五的中秋, 分別稱為“花朝” 與“月夕” 。...

  • 6 # 楠木嶺

    12個月別稱如下:

    一月:孟春、寅月

    二月:仲春、卯月

    三月:季春、辰月

    四月:孟夏、巳月

    五月:仲夏、午月

    六月:季夏、未月

    七月:孟秋、申月

    八月:仲秋、酉月

    九月:季秋、戍月

    十月:孟冬、亥月

    十一月:仲冬、子月!

    十二月:季冬、丑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婦患有溼疹會對胎兒有影響嗎?如果會,會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