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14385375348

    大多是透過企業自行做保質期實驗後確定,部分產品有國家規定確定。2011年5月13日衛生部發布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籤標準》,其中對保質期進行了重新的定義,新標準中對保質期的定義是:預包裝食品在標籤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產品完全適於銷售,並保持標籤中不必說明或已經說明的特有品質。    附:國家食品主管部門對一些食品的保質期作出了以下規定:   1、酒類:瓶裝普通熟啤酒保質期為2個月,特製啤酒4個月;瓶裝葡萄果露酒為半年。   2、飲料類:果汁汽水、果味汽水、可樂汽水,玻璃瓶裝保質期為3個月,罐裝6個月;果汁玻璃瓶裝6個月。   3、罐頭類:魚肉禽類罐裝、玻璃瓶裝保質期2年;果蔬菜類罐裝、玻璃瓶裝為15個月;油炸乾果、番茄醬、鐵罐裝、玻璃瓶裝保質期為1年;馬口鐵罐裝奶粉為1年,玻璃瓶裝9個月,500克塑膠袋裝4個月。   4、食糖類:餅乾馬口鐵桶裝3個月,塑膠袋裝為2個月,散裝為1個月;巧克力、夾心巧克力保質期為3個月,純巧克力6個月,散裝的1個月;調味品類醬油和食用醋為6個月。   注:現在香菸的保質期還是個空缺,因此無常冥使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您是菸民就請購買信譽較好的廠家的產品,為了您的健康最好還是戒了吧。

  • 2 # 方言易經

    目前國內省級疾控中心是這樣做的:

    將產品放在恆溫恆溼培養箱中,質量衛生指標每月測一次,如果三個月各項指標穩定,則產品的保質期可定為三年.

    培養條件:溫度約37,溼度約75%.

    當然,如果你的產品質量衛生指標本來就不理想的情況下,你可以適當縮短檢測週期.相應產品保質期可以推算

    在做飲料保質期實驗時,一般設定三個溫度,即將樣品分別存放於5度、25度、37度三個恆溫箱中,5度的樣品作為標準樣品或對照樣品,25度的樣品作為模擬貨架上的樣品,37度的樣品作為環境破壞性樣品。每隔5天左右對37度條件下的樣品進行品評,品評時與5度的樣品進行比較。當37度下的樣品出現與5度的樣品有較大差異或出現不能被接受的差異時,37度條件下的樣品停止實驗,那末在37度條件下樣品存放的時間乘以3得到的時間即為產品的大致保質期。25度條件下的樣品繼續進行實驗,當25度下的樣品也出現與5度條件下的樣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異時,25度條件下的實驗也停止,其儲存的期限作為產品的實際保質期。

    飲料的保質期試驗應分成三塊:微生物、外觀、口感,應分別設計試驗來比較。微生物預測較簡單;外觀主要是發現變色、沉澱、分層問題,試驗者首先要根據產品配方、工藝、經驗預期會最可能出現的問題,如無色飲料的變黃、有色飲料的退色,奶類的沉澱加劇及分層,用37℃與冷藏樣來預測沉澱分層問題,50℃與冷藏樣來預測變色問題。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屬、是清淡還是濃郁風味,模擬市場銷售環境來預測。

    這主要是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方法是大同小異的,但應用起來還要具體產品具體分析。

    加速試驗(也就是破壞性實驗)一般都會做,和溫度與時間有直接的關係,比如說,在酸奶中做37度保溫試驗一星期,證明市場上可保持半個月。紙巾在54度下半個月,證明可保持一年,若在37度下保溫一個月,證明可保持一年.

    我知道有一種實驗數學的方法,可使實驗次數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優的結果;即優選法(又稱黃金分割法);或稱0.618法;此法為做實驗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其實這種方法在證券分析中也經常使用!早在六、七十年代由數學家華羅庚推出,當時即被普遍使用;

    具體地講,即您在做各項試驗時,比如:假設您在做酸奶37度保鮮試驗時,如果保溫一個月後早已變質;此時您可以用30乘0.618的天數,即18.5天重新做此實驗;結果如果仍已變質,則用18.5天繼續乘以0.618,即約11.5天進行實驗;而如果在18.5天還沒有變質,則您可用30天減18.5天后的數乘以0.618再加上18.5天,即約25天做此實驗,如此反覆;就可以以最少的實驗次數,取得最佳的實驗資料,從而確定出您的食品的實際保鮮資料;

    運用此實驗法也可用於食品配方的研究工作;98年我曾用此法幫一個朋友進行過“採石茶幹”配方的實驗;只做了六次實驗,用了不到六十斤黃豆(還是因為磨漿機較大,一次最少即需用10斤)即取得了最佳的配方資料;做出來的茶幹較市面上的不論是韌勁還是口感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食品儲存期加速測試及其應用

    摘要:利用化學動力學的原理,改變儲存環境來縮短食品儲存期,從而在短時間內可得到長壽食品(一年以上)的儲存期,以及應用於食品穩定性的測試,確保食品的商業儲存期。

    A.基本原理

    食品儲存期加速測試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學動力學來量化外來因素如溫度、溼度、氣壓和光照等對變質反應的影響力。透過控制食品處於一個或多個外在因素高於正常水平的環境中,變質的速度將加快或加速,在短於正常時間內就可判定產品是否變質。因為影響變質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計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產品在正常儲存條件下實際的儲存期。

    由於許多包裝食品通常可以儲存超過一年,評價對儲存期產生影響的外在因素,如產品本身配料的改變(採用新的抗氧化劑或增稠劑),加工過程的改變(採用不同消毒時間或溫度),或包裝材料的改變(採用新的聚合體薄膜),都會希望儲存期儘可能持續到產品所要求的時間(商業儲存期)。但許多公司都等不起這麼長的時間來知道這些新產品/新加工過程/新包裝材料能否提供足夠的儲存期,因為會影響到其他決定(如新工廠的合同,採購新裝置,或者安排供應新包裝材料等都有時間限制)。因此需要有一些方法來加快產品儲存期的測試,食品儲存期加速測試(ASLT)因此產生了。製藥工業早就廣泛應用類似的方法來進行儲存期及藥效測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陰雨濛濛,雨天護膚技巧和誤區分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