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劇又被稱作“燈戲”、“燈班”. 姚劇原名“餘姚灘簧”,主要流行於浙江餘姚、慈溪、上虞的一種漢族地方戲曲劇種。1950年後定名為姚劇。姚劇是在當地漢族民間歌舞曲藝“馬燈”、“旱船”、“採茶籃”、“崔鼕鼕”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在餘姚一帶,姚劇又被稱作“燈戲”、“燈班” 。 劇種簡史 邑人學者姚業鑫先生在《名邑餘姚》一書中介紹:姚灘由民間歌舞和說唱逐漸發展成民間小戲,俗稱“燈班”,或稱“燈戲”。“燈戲”多在元宵燈節時上演,後來發展到其他節日活動。清時出現了職業性燈班,如乾隆時的“才華班”,規模較大,角色齊全。1830年前後,職業性燈班開始向外發展,又有了“串客”、“花鼓”、“鸚哥”等名稱。“鸚哥班”以其大段對白和清唱,巧嘴伶俐而著稱。 徐珂《清稗類鈔》中曾提到“餘姚燈班”藝人陳桐香到達蘇州、無錫等地演出。清道光年間,新界朱仙橋(現劃慈溪)人陳紀成,曾組織灘簧班子,在姚北一帶聚演。清光緒初年,藝人馬楠木等進入上海、與蘇灘、滬灘等灘簧劇種互相影響,吸收消化外來劇種的部分劇目與樂曲,“鸚哥班”終於成熟,形成其獨特的鄉土風味,被稱為“餘姚灘簧”。 姚灘藝人多數是農民與手工業者,如漆匠、簟匠、泥水匠、棕棚匠等,閒季組班。姚灘道具也十分簡單,一塊手帕,一把扇子便可粉墨登場。正因為其十分簡便,人數又少,所以很適合在農村演出。但是,由於當時對這一劇種的偏見和灘簧班在演出過程中常夾雜一些不很文明的唸白,灘簧班是不準在祠堂內或神廟內演出的,只能在野外倒置幾隻稻桶,上面鋪些木板作為演出場地。 新中國成立以後,部分藝人對姚灘的內容和演出形式進行了改革,如排演現代劇目,實行男女合演等等。並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於1954年成立了姚劇團。餘姚和慈溪西北地區,上虞東部一帶,廣大農村中的業餘姚劇團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在五六十年代,業餘姚劇團曾有150多個,足見這一地方劇種生命力之強和群眾基礎之深。
姚劇又被稱作“燈戲”、“燈班”. 姚劇原名“餘姚灘簧”,主要流行於浙江餘姚、慈溪、上虞的一種漢族地方戲曲劇種。1950年後定名為姚劇。姚劇是在當地漢族民間歌舞曲藝“馬燈”、“旱船”、“採茶籃”、“崔鼕鼕”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在餘姚一帶,姚劇又被稱作“燈戲”、“燈班” 。 劇種簡史 邑人學者姚業鑫先生在《名邑餘姚》一書中介紹:姚灘由民間歌舞和說唱逐漸發展成民間小戲,俗稱“燈班”,或稱“燈戲”。“燈戲”多在元宵燈節時上演,後來發展到其他節日活動。清時出現了職業性燈班,如乾隆時的“才華班”,規模較大,角色齊全。1830年前後,職業性燈班開始向外發展,又有了“串客”、“花鼓”、“鸚哥”等名稱。“鸚哥班”以其大段對白和清唱,巧嘴伶俐而著稱。 徐珂《清稗類鈔》中曾提到“餘姚燈班”藝人陳桐香到達蘇州、無錫等地演出。清道光年間,新界朱仙橋(現劃慈溪)人陳紀成,曾組織灘簧班子,在姚北一帶聚演。清光緒初年,藝人馬楠木等進入上海、與蘇灘、滬灘等灘簧劇種互相影響,吸收消化外來劇種的部分劇目與樂曲,“鸚哥班”終於成熟,形成其獨特的鄉土風味,被稱為“餘姚灘簧”。 姚灘藝人多數是農民與手工業者,如漆匠、簟匠、泥水匠、棕棚匠等,閒季組班。姚灘道具也十分簡單,一塊手帕,一把扇子便可粉墨登場。正因為其十分簡便,人數又少,所以很適合在農村演出。但是,由於當時對這一劇種的偏見和灘簧班在演出過程中常夾雜一些不很文明的唸白,灘簧班是不準在祠堂內或神廟內演出的,只能在野外倒置幾隻稻桶,上面鋪些木板作為演出場地。 新中國成立以後,部分藝人對姚灘的內容和演出形式進行了改革,如排演現代劇目,實行男女合演等等。並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於1954年成立了姚劇團。餘姚和慈溪西北地區,上虞東部一帶,廣大農村中的業餘姚劇團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在五六十年代,業餘姚劇團曾有150多個,足見這一地方劇種生命力之強和群眾基礎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