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超人名迥,號超人,是一個出身於農村貧困家庭的小青年,年少時曾經也讀過幾年書,家裡供不起了,就輟學和鄉里人一起跑買賣,沒成想被困在了人生地不熟的杭州。聽說家裡的老父親患了重病,匡超人想回家盡孝卻又沒有路費,正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幸虧遇見了古道熱腸的馬二先生。
匡超人原本在城隍山下襬攤兒拆字算命,閒暇之餘低著頭研讀《三科程墨持運》,正是這部書引起了馬二先生對他的注意。這是一本科舉考試的“教輔資料”,與這個小青年拆字算命的買賣是不相稱的,更何況,這部書還是馬二先生的大作。
馬二先生藉口自己走累了,到匡超人的攤前坐了下來。
一般做買賣的人是最討厭這樣的了,你又不來消費,你還佔著我的座兒,這不是影響我的生意麼!可匡超人不同,他不但不煩,還從旁邊的茶室裡給馬二先生倒了一杯茶來。
在這種有家難回的情況下,匡超人還能堅持認真學習,說明他不但有著遠大的志向,還有著一股子打不倒的韌勁。更難得的是,他還很“乖覺”。
正是由於這杯茶,匡超人才有機會對馬二先生說出了自己的遭遇,獲得了馬二先生的資助,最終得以回到自己的家鄉。在回家的船上,匡超人“不拿強拿,不動強動”,對船上的公差鄭老爹一口一個“老爹”親切地叫著,不但省下了飯錢,還為以後的婚姻結下了善緣。
這時的匡超人,躊躇滿志,機靈通透,他只需要等待一個能讓他翻身的機會。
遠近聞名的孝子
回到家鄉的匡超人,向我們展現出了他的孝和悌,以及年輕人旺盛的精力。
在匡超人的悉心照料之下,匡太公的身體有了很大的好轉,作者對匡超人伺候他父親出恭的場景,進行了細緻的描繪:
(匡超人)連忙走到廚下端了一個瓦盆,盛上一瓦盆的灰,拿進去放在床面前,就端了一條板凳,放在瓦盆外邊,自己扒上床,把太公扶了橫過來,兩隻腳放在板凳上,屁股緊對著瓦盆的灰。他自己鑽在中間,雙膝跪下,把太公兩條腿捧著肩上,讓太公睡的安安穩穩,自在出過恭;把太公兩腿扶上床,仍舊直過來。又出的暢快,被窩裡又沒有臭氣。
匡超人還有一個哥哥匡大,用匡太公的話來說,他就是一個“混賬人”,自己做的小買賣掙錢不多,當父母不能添補他們,而且老父親還得了重病的時候,匡大居然和老人分家過日子了。弟弟回來了,匡大倒還知道請一請弟弟,可燉的那隻雞,卻打算哥兒倆一起揹著父母吃。
不過,匡超人對他哥哥還是比較尊敬的。
匡超人利用馬二先生送給他的銀子,在家鄉做起了小本生意——殺豬和磨豆腐。匡超人每天早早地就起來忙碌,到了晚上還得要照顧匡太公,每天只能睡上一個更頭,但這也沒有耽誤匡超人晚上點著油燈,一邊陪著父親,一邊讀書,他仍然遵從著臨行時馬二先生對他的勸諫:
那害病的父親,睡在床上,沒有東西吃,果然聽見你念文章的聲氣,他心花開了,分明難過也好過,分明那裡疼也不疼了。這便是曾子的‘養志’。
機會終於來了,匡超人孝親和苦讀的事情被縣令李本瑛知道了,經過他的提拔,匡超人順利考取了秀才。此時的匡超人已經略顯膨脹了,他只認縣令這個老師,而不打算承認縣裡的教官為老師,但他還是比較有人性的,縣令李本瑛被參的時候,匡超人還能到縣裡去試圖探視一下。
舊地重遊,匡超人大開眼界
為了避免受到李本瑛的牽扯,匡超人舊地重遊,又回到了杭州,在無意間遇到了一群作詩文的“假名士”,他們的人生態度顛覆了匡超人之前的認知:原來除了考取功名、為官做宰之外,還有做名士“這一種道理”。“拉大旗,作虎皮”,就是這些“假名士”們常用的手段:
“前月中翰顧老先生來天竺進香,邀我們同到天竺做了一天的詩。通政範大人告假省墓,船隻在這裡住了一日,還約我們到船上拈題分韻,著實擾了他一天。御史荀老先生來打撫臺的秋風,丟著秋風不打,日日邀我們到下處做詩。”
打擊異己,也是他們的一大樂事,匡超人最為崇敬的馬二先生,不但不算是他們群裡的人物,更是讓他們給批評的一無是處。這些名士們似乎都是些才高八斗的詩人,可在他們作的詩裡,連“且夫”、“嘗謂”這些文章中的詞都出現了,匡超人只看了一夜的《詩法入門》,做的詩都比他們要強。這不僅說明了匡超人的絕頂聰明,更證實了這些所謂的名士,不過是一群因為科舉無望,才轉而到處招搖撞騙的假名士。
在他們這裡,匡超人知道了“名”的重要,後來在潘三那裡,匡超人又認識到了“利”的好處。
潘三是衙門裡的訟棍,在他的教唆之下,匡超人賭場裡抽頭,寫假婚書、假公文,甚至是替考,各種違法亂紀的事情都做過,還從中獲得了許多的好處,“身上漸漸光鮮”起來了。
潘三雖然是個衙門裡的蛀蟲,但他對匡超人還是相當好的,不但處處對他照顧有加,還把他同事鄭老爹的女兒介紹給了匡超人做媳婦,婚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兩人又生了一個小女兒,要不是李本瑛的再次出現,匡超人的小生活應該是平靜而幸福的。
時來運轉,讓匡超人徹底現了原形
李本瑛當年是被人誣告的,官復原職之後,還被提拔成了給事中。他沒有忘記自己的學生,找到匡超人之後,不但在家鄉的歲考中取了他一個一等第一的名次,還把他題了優行,貢入太學肄業。
此時的匡超人已經知道了“名”的好處,立即就和潘三商議,“要回樂清鄉里去掛匾,豎旗杆,到織錦店裡織了三件補服:自己一件,母親一件,妻子一件。”
匡超人的虛偽狡詐,此時也已經初露端倪了,在潘三入獄之後,匡超人忘恩負義,轉眼無恩,唯恐他牽連到自己;李本瑛想要給他做媒,匡超人隱匿了自己已婚的事實,停妻再娶;舊友景蘭江來找他到茶室裡說話,可匡超人“自重身份”不願意去,只好又改到了酒樓。
匡超人名迥,號超人,是一個出身於農村貧困家庭的小青年,年少時曾經也讀過幾年書,家裡供不起了,就輟學和鄉里人一起跑買賣,沒成想被困在了人生地不熟的杭州。聽說家裡的老父親患了重病,匡超人想回家盡孝卻又沒有路費,正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幸虧遇見了古道熱腸的馬二先生。
匡超人原本在城隍山下襬攤兒拆字算命,閒暇之餘低著頭研讀《三科程墨持運》,正是這部書引起了馬二先生對他的注意。這是一本科舉考試的“教輔資料”,與這個小青年拆字算命的買賣是不相稱的,更何況,這部書還是馬二先生的大作。
馬二先生藉口自己走累了,到匡超人的攤前坐了下來。
一般做買賣的人是最討厭這樣的了,你又不來消費,你還佔著我的座兒,這不是影響我的生意麼!可匡超人不同,他不但不煩,還從旁邊的茶室裡給馬二先生倒了一杯茶來。
在這種有家難回的情況下,匡超人還能堅持認真學習,說明他不但有著遠大的志向,還有著一股子打不倒的韌勁。更難得的是,他還很“乖覺”。
正是由於這杯茶,匡超人才有機會對馬二先生說出了自己的遭遇,獲得了馬二先生的資助,最終得以回到自己的家鄉。在回家的船上,匡超人“不拿強拿,不動強動”,對船上的公差鄭老爹一口一個“老爹”親切地叫著,不但省下了飯錢,還為以後的婚姻結下了善緣。
這時的匡超人,躊躇滿志,機靈通透,他只需要等待一個能讓他翻身的機會。
遠近聞名的孝子
回到家鄉的匡超人,向我們展現出了他的孝和悌,以及年輕人旺盛的精力。
在匡超人的悉心照料之下,匡太公的身體有了很大的好轉,作者對匡超人伺候他父親出恭的場景,進行了細緻的描繪:
(匡超人)連忙走到廚下端了一個瓦盆,盛上一瓦盆的灰,拿進去放在床面前,就端了一條板凳,放在瓦盆外邊,自己扒上床,把太公扶了橫過來,兩隻腳放在板凳上,屁股緊對著瓦盆的灰。他自己鑽在中間,雙膝跪下,把太公兩條腿捧著肩上,讓太公睡的安安穩穩,自在出過恭;把太公兩腿扶上床,仍舊直過來。又出的暢快,被窩裡又沒有臭氣。
匡超人還有一個哥哥匡大,用匡太公的話來說,他就是一個“混賬人”,自己做的小買賣掙錢不多,當父母不能添補他們,而且老父親還得了重病的時候,匡大居然和老人分家過日子了。弟弟回來了,匡大倒還知道請一請弟弟,可燉的那隻雞,卻打算哥兒倆一起揹著父母吃。
不過,匡超人對他哥哥還是比較尊敬的。
匡超人利用馬二先生送給他的銀子,在家鄉做起了小本生意——殺豬和磨豆腐。匡超人每天早早地就起來忙碌,到了晚上還得要照顧匡太公,每天只能睡上一個更頭,但這也沒有耽誤匡超人晚上點著油燈,一邊陪著父親,一邊讀書,他仍然遵從著臨行時馬二先生對他的勸諫:
那害病的父親,睡在床上,沒有東西吃,果然聽見你念文章的聲氣,他心花開了,分明難過也好過,分明那裡疼也不疼了。這便是曾子的‘養志’。
機會終於來了,匡超人孝親和苦讀的事情被縣令李本瑛知道了,經過他的提拔,匡超人順利考取了秀才。此時的匡超人已經略顯膨脹了,他只認縣令這個老師,而不打算承認縣裡的教官為老師,但他還是比較有人性的,縣令李本瑛被參的時候,匡超人還能到縣裡去試圖探視一下。
舊地重遊,匡超人大開眼界
為了避免受到李本瑛的牽扯,匡超人舊地重遊,又回到了杭州,在無意間遇到了一群作詩文的“假名士”,他們的人生態度顛覆了匡超人之前的認知:原來除了考取功名、為官做宰之外,還有做名士“這一種道理”。“拉大旗,作虎皮”,就是這些“假名士”們常用的手段:
“前月中翰顧老先生來天竺進香,邀我們同到天竺做了一天的詩。通政範大人告假省墓,船隻在這裡住了一日,還約我們到船上拈題分韻,著實擾了他一天。御史荀老先生來打撫臺的秋風,丟著秋風不打,日日邀我們到下處做詩。”
打擊異己,也是他們的一大樂事,匡超人最為崇敬的馬二先生,不但不算是他們群裡的人物,更是讓他們給批評的一無是處。這些名士們似乎都是些才高八斗的詩人,可在他們作的詩裡,連“且夫”、“嘗謂”這些文章中的詞都出現了,匡超人只看了一夜的《詩法入門》,做的詩都比他們要強。這不僅說明了匡超人的絕頂聰明,更證實了這些所謂的名士,不過是一群因為科舉無望,才轉而到處招搖撞騙的假名士。
在他們這裡,匡超人知道了“名”的重要,後來在潘三那裡,匡超人又認識到了“利”的好處。
潘三是衙門裡的訟棍,在他的教唆之下,匡超人賭場裡抽頭,寫假婚書、假公文,甚至是替考,各種違法亂紀的事情都做過,還從中獲得了許多的好處,“身上漸漸光鮮”起來了。
潘三雖然是個衙門裡的蛀蟲,但他對匡超人還是相當好的,不但處處對他照顧有加,還把他同事鄭老爹的女兒介紹給了匡超人做媳婦,婚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兩人又生了一個小女兒,要不是李本瑛的再次出現,匡超人的小生活應該是平靜而幸福的。
時來運轉,讓匡超人徹底現了原形
李本瑛當年是被人誣告的,官復原職之後,還被提拔成了給事中。他沒有忘記自己的學生,找到匡超人之後,不但在家鄉的歲考中取了他一個一等第一的名次,還把他題了優行,貢入太學肄業。
此時的匡超人已經知道了“名”的好處,立即就和潘三商議,“要回樂清鄉里去掛匾,豎旗杆,到織錦店裡織了三件補服:自己一件,母親一件,妻子一件。”
匡超人的虛偽狡詐,此時也已經初露端倪了,在潘三入獄之後,匡超人忘恩負義,轉眼無恩,唯恐他牽連到自己;李本瑛想要給他做媒,匡超人隱匿了自己已婚的事實,停妻再娶;舊友景蘭江來找他到茶室裡說話,可匡超人“自重身份”不願意去,只好又改到了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