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齊寶媽咪小遊戲

    相信這個問題眾多家庭都能體會的到,一旦有了孩子,家裡的生活就得發生大改變,孩子爸爸媽媽要上班,只能叫年邁的爺爺奶奶帶孩子,爺爺奶奶腦力、體力跟不上,總會出現種種問題,而沒有太多經驗的年輕父母只會嫌棄,但又沒有辦法,那怎樣才能讓雙方相處融洽,讓婆婆正面教育孩子,不再說些影響孩子認知的話語呢?

    1.尊敬老人,給足面子!不管老人怎樣處事,老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相信沒有哪個老人願意把自己的孫子帶壞!所以和老人聊天時,都要讓老人感到舒服,不能傷老人自尊!

    2.愛戴老人,查詢事因!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不要因為老人不恰當的言語問題,給老人臉色看或責罵老人,多好言溝通,想想事情前因後果,老人不可能憑空捏造,肯定是哪裡出現了問題,老人才會出現這樣的舉動,多觀察,多和周圍的人聊聊,弄清事實!

    3.理解老人,解決老人不當言語對孩子的影響。首先,肯定老人教育孩子的初衷是為了孩子好。其次針對老人的性格展開話題,並指出問題所在。開朗型的可開門見山,內向型的多和老人聊聊天,多請教一些問題,讓老人感受到被需要的存在感,然後旁敲側擊的指出問題,是自己的錯,就讓爺爺奶奶多擔待,自己年輕經驗少,還需老人日常多多幫助!若是老人的問題,成年人的事咱大人之間可以說說,孩子面前就不要再說,畢竟孩子理解能力有限,萬一說出去了對咱自己的孩子成長影響不好,希望老人今後要謹言慎行!

  • 2 # 嘻嘻的皇額娘

    婆媳問題、養育孩子的觀念差異等問題的背後,其實是家庭權力爭奪問題。因為一個新生兒的出生意味著一個家庭的權力出現了新因素,那麼誰能和新生兒建立更親密的關係,誰就能擁有更多的權力。婆婆試圖通過搶兒子,以及對孫子的控制權,來獲得對兒子家庭的話語權。

    婆婆和媳婦爭奪兒子,已經是上一代的親子關係越界夫妻關係,破壞了家庭關係。這種越權行為不僅會導致兒子兒媳之間夫妻關係的惡化,還會破壞孫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

    婆婆易傷害孩子的幾句話

    1、你媽不要你了。當媽媽出門上班或者有事不在家,孩子問起媽媽時,許多奶奶都會這樣回答,無疑是在給孩子傳達“你媽不愛你/你被拋棄了”的訊息。孩子的世界比大人單純的多,他們無法辨別這是玩笑還是實話,當媽媽無法及時作出迴應時,他們就會當真。輕則只是啼哭不止,需要安慰;重則會給孩子帶來恐懼害怕難過等負面情緒,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對媽媽產生牴觸心理。

    2、別告訴你媽。有些東西可能對寶寶身體不好或者有危險,媽媽便明令禁止不能做,但是奶奶因為溺愛孩子,不僅會打破規定,還會主動要求孩子保密。這很容易讓孩子養成撒謊、逃避責任的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3、打xx,都怪它弄疼了寶寶。孩子摔倒或者磕磕絆絆是時常發生的事情,只要沒有大礙就無妨。然而奶奶們常常心疼的不行,孩子一摔倒就怪地板、孩子磕在桌角上就怪桌子。這種不分青紅皁白的埋怨會讓孩子學會推卸責任,長大後犯了錯誤不但不會自省和改正,還會將過錯歸因於他人,一味推卸自己的責任。

  • 3 # 悠九看世界

    首先我們要擺正心態,因為出生年代不一樣,婆媳之間文化和思想差異很大,所以必須多溝通,留空間。把為什麼不該說的道理講給婆婆聽。

    婆媳關係”堪稱千古難題,在別人眼中都頒發了“好人證”的兩個人,一旦成了婆媳,就很容易變成了對方口中的惡人。而媳婦把婆婆趕出家門,婆婆讓兒子與媳婦離婚等類似新聞更是滿天飛,但是很多時候為什麼兩個很好的人在一起會出現種種問題。因為相處時間太長,長期朝夕相處上牙齒和下牙齒都會不小心打架咬到舌頭。所以用需要換位思考。

    婆媳之間對於彼此的角色是需要去理解和接受的,婆媳處於不同時代,在飲食、育兒等觀念上均有不同,這時候要學會尊重彼此的觀念,實際上,媳婦是要承擔育兒、照料家庭等本職工作的,而婆婆則是來提供意見幫助他們更好的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的。很多時候,婆婆要學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成長。

  • 4 # 志在育兒

    多一點溝通,多一點善意,多一點忍耐。

    如果你覺得婆婆在孩子面前說了不合適的話,要進行分析:

    ①婆婆為什麼要說這樣的話;

    ②你對婆婆是不是有不好的地方或者婆婆對你有沒有不滿意的地方,為什麼?

    我現在接觸得最多的是我們小區裡婆婆。今天是端午節小長假哦哦第二天,樓下出現了一種別樣的情況,婆婆們都穿著飄逸的裙子在大樹下納涼,我問她們今天怎麼這麼愜意,孫子孫女呢?有的很開心地說,今天孩子放假不用帶孫子,是個解放日;有的有點鬱悶的說,他們帶著孩子出來玩啦,把我拋下我了!不過她們難得有一天可以忙裡偷閒,還是很開心的。

    當然,有一個好婆婆的前提是年輕人比較會做人。我們二樓一家的媳婦很愛誇她婆婆,逢人就說我婆婆最偉大,養大了我老公現在又幫忙養孫子。逢年過年總帶著婆婆去逛街購物,刷老公的卡。

    畢竟一樣米養百樣人,如果你遇到的婆婆真的比較奇葩,請多一點寬容,家和萬事興。孩子的教養責任重在父母,婆婆只是輔助作用。平時多關心孩子,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性格塑造。

  • 5 # 月亮麻麻說

    婆婆一輩人和我們這一輩有思想代溝的。其實她很大可能本意並不壞的,只是表達的有點讓人難以接受。特別是對於小孩子,又是一個模仿能力特別強,判斷是非能力又不足,造成的影響肯定是有的。

    想起我家大寶一歲多快兩歲的時候,因為有了小寶,婆婆就帶大寶多了一點,小女孩那個時候因為是自我意識萌芽,有點任性,一點不對,就說我生氣了,我走了,然後小嘴就撅著就走了。其實她的內心就是為了求關注,你大人哄一下,說別走,來抱抱,立馬就笑起來了。可是婆婆那偏偏非要給反著來,說你走吧,走吧走遠遠的別回來了!每次讓女兒小嘴撇著眼淚汪汪的,委屈的樣子,看的我心疼的不行,每次都是我給抱抱哄好。

    有時,孩子做錯事,兩歲多的孩子沒有那麼 強的是非觀念,你可以給她好好講下,可是婆婆每次都說你再怎樣怎樣,讓你媽媽打你。每次都這樣說,我聽的很不爽,本來因為有了小寶,雖然我儘量處處顧及大寶,但是因為小寶幾個月,而一個人精力有限,總有忽略的時候,這我心裡一直對大寶很愧疚,她還一次次告訴大寶你再怎樣了,媽媽打你!我忍不住了,那次就說為啥每次都說媽媽打她,我打過她沒有,你怎麼不說你打她,或者她爸爸打她?婆婆說我想著讓她有個怕的人,我說想要她害怕,你可說你打她,你別說我打,我不捨得打,讓她心裡以後咋想我!那麼大個人連孩子一點錯都不能容忍嗎?孩子那麼小,會覺得媽媽不喜歡她。

    其實後來想想,婆婆出發點也不是說就是壞的,不喜歡孩子,她們那一輩的思想很陳舊,他們那時候帶孩子只要孩子吃飽穿暖就行。根本不會想到會對孩子心理有影響,覺得她們什麼都不懂,可是現在的孩子多精多聰明啊,跟我們小時候哪能相提並論!

    所以,如果寶媽覺得婆婆對孩子說的話不對,或者教育方法的不對,可以直接提出來,擺明出來你的態度,相信家裡的人都是愛孩子的,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快樂成長,會有所改變的。如果還是像以前一樣,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考慮自己帶孩子,畢竟孩子才是未來,言傳身教很重要。

  • 6 # 小彩老師

    感謝邀請,面對婆婆帶孩子總對孩子說不該說的話,我覺得家長首先需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還有和婆婆溝通這樣做對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還有和孩子探討什麼是對的,為什麼這些話不該說?

    不帶情緒處理問題

    不太清楚具體的情況是什麼樣的?但我覺得如果你覺得這些話不該對孩子說,需要你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情緒會讓你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不夠理性,但針對這個事情是需要理性去處理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處理方式,針對婆婆的行為,如果你覺得不適合,處理是需要講究方法,如何把話說得妥帖又有效,其實是需要去思考和學習的。但最主要是不帶情緒處理問題。畢竟不良的情緒會導致你的處理方式不是很恰當。

    溝通時講清厲害關係

    我們需要了解婆婆為什麼要對孩子說這些不該說的話,也需要跟婆婆溝通這樣做會對孩子造成什麼負面的影響。先看見婆婆為什麼這麼多,以及背後的正向動機是什麼,然後再用她比較舒服的方式來處理溝通和處理。

    和孩子探討

    我覺得這些話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討,不太清楚題主日常是如何和孩子溝通的,但我覺得可以開放的問孩子自己是怎麼看的,如果孩子比較大的話,如果孩子太小,就需要用孩子懂的方式,比如藉助繪本的方式來告訴孩子這些話是不對的,也告知原因為什麼是不對的。

    總而言之,其實需要看這個行為背後的動機,最好能正向解讀她,這樣可以儘可能避免矛盾。

  • 7 # 我眼中的天下事

    當然孩子也有疑問,為什麼別的孩子會吃糖?她還怕小朋友不知道蛀牙,主動去告訴他們這個道理。

    可是,同樣的情景,我見過,孩子一哭然後嬌滴滴哽咽到:“奶奶我想吃糖,我從來沒有吃過,別的小朋友都能吃。”此時,看著眼淚鼻涕的孫兒,婆婆不一定能抗住這波攻勢,然後忍不住就給她糖吃了。

    此後,孩子的認知就出現了偏差,知道了奶奶這裡可以吃糖,媽媽這裡不能吃。此類事情多了,孩子的三觀也不夠正了,以後矯正就費勁了,還會讓她覺得媽媽不愛我,奶奶是真得愛我。所以媽媽自己帶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我也碰到過類似問題,比如孩子的玩具摔壞了,哭且發脾氣,奶奶馬上安慰哄道,“都怪奶奶都怪奶奶,不哭了寶貝,我們再買過”。

    當面我也跟婆婆說過,不要替他攬責任,不利他成長,雖然此後聽得少了,但是婆婆心中是否有芥蒂真的難說,有的可能性大。

  • 8 # 蝦餃的一家子

    見過太多這種給婆婆帶大的孩子,驕縱、無禮、自私、心理承受脆弱。唯一的,只能不讓婆婆帶。你想改變婆婆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有些人即使知道對大家無益的,依然會收不住口,就是貪圖一時的口舌之快。有些人的確心理陰暗,我只要辦到你的我就痛快,絕對不會理這些話會對孩子會對整個家庭造成什麼影響。有些人高高在上我尊你卑,你是媳婦就必須聽我的,以前自己受慣婆婆的氣現在輪到你了哈哈!個人認為,為了孩子好請在生孩子前先考慮考慮各方面的存在或者有可能潛藏了的問題,例如,孩子誰帶?帶的人是否適合帶孩子?不要到了生出來才去想起,害了自己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誤了孩子一生。何況帶孩子還是一門學問,給一個連話都不好好說的人帶,想想就害怕,倒不如不生還落得一身乾淨,會生不會養簡直禍害人間。

  • 9 # 一個育嬰師

    都說了些啥呢?老一輩思想和年輕一代多少有些不同,教育理念亦是。咱們先了解下婆婆是有心還是無意,如果並沒什麼壞心眼就不和老人一般計較了,畢竟幫你帶孩子也不容易,找個合適的機會和老人家好好說說。如果言行確實會教壞孩子,和家人一起溝通過也一意孤行話,那可以選擇自己帶。

  • 10 # 鄉村老表陳自在

    到底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這個好像很難界定不可否認你跟你婆婆之間是存在差距的,年齡、閱歷、思維模式、價值觀等等可能都不同。所以有的時候你覺得不該對小孩說的話你婆婆覺得可以說。你可以換位思考一下你老公都是她一手帶大的,教育方式肯定是沒毛病的當然要是覺得你婆婆帶孩子的方式不妥,說話不對,你可以選擇自己帶孩子

  • 11 # sharonsharing

    我自己也算是到了婆婆的年齡,也正在經歷著“育兒”的種種,分享出來,這是希望自己不斷學習、可以減少對下一代的無情的傷害。這是一個發生在去年,我乘飛機回美國的小故事。

    在機場偶遇一對混血小帥哥,大的5歲,小的兩歲多,跟著外婆,全程小弟弟揹著小包包,小哥哥拉著一個可以坐的新潮行李拉桿箱,可愛俏皮,讓周邊的人心生憐愛。而我印象深刻地,是外婆全程中國大媽式説教。

    先是在登機處,一直在批評小朋友跑來跑去,扳著臉,用的語言是:你們再不聽話,我去叫警察了。在候機室,同樣嫌小朋友鬧,用的語言是:你們這樣不乖,我不要你們了。邊説,邊假裝走到另一邊,不理小哥倆。 上了飛機,阿婆坐在我前排,各種犀利的語言撲面而來。其實整個飛行中,我的感覺兩個孩子非常好,空乘人員和乘客都很喜歡小哥倆,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外婆經常大聲喧譁,叫喊著:腳不要亂動,再亂動,我把你扔出去.....她的喊叫在夜晚的飛程中格外刺耳。

    從某個角度上來講,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媽媽,了不起的外婆,自己一人帶著兩個“外國孩子”,要應付各種手續、安檢、搞定英文、搞定海關工作人員。我猜想她一定是自豪的,培養了一個出國留學的女兒,一對被她“調教”得很棒的小哥倆。但她身上的教兒問題又是特別典型和突出的,中國式的。我們不少人從小到大就是在這種恐嚇式育兒下長大的,估計已經習以為常。

    而大人們理所當然地覺得這種“權威式”-----比如:“你再這樣,我就生氣了”、“你再這樣,我就告老師了”、“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是有用的,奏效的。可以信手拈來。巧的是,我在飛機上正在重讀安心(作者是 P.E.T父母效能訓練中國督導)的一本電子書 在遠遠的背後帶領。正讀到“零懲罰的養育觀”。在我看來,外婆就是在使用懲罰和冷暴力,她代表著典型地一類“權威式”育兒方式,我們是大人,我們知道的多,我們想當然地做一切事情都是“為你好”。

    其實,使用“恐嚇”的力量,短時間可以震懾著孩子,但從長遠孩子的發展來看,是有很深的危害的、負面影響的。比如:

    1、缺乏自信的孩子;

    2、沒有安全感的孩子、總有被遺棄的感覺;

    3、討好型人格;

    4、反叛、逆反心理;

    一個在權威氛圍中長成的孩子,會帶著他與權威互動的模式與這個世界互動,但凡遇到權威的人,他就會重複幼年的模式,小心翼翼地討好對方。(選自書作者的原話)

    這些年國內的“家庭教育”越來越普及,特別是20、30歲的父母們都在積極加入良性育兒的道路。而我們這一代人(50年代末、60代代、70年代初),正在或即將做“爺爺奶奶”,學習育兒,自我觀察,覺知,迫在眉睫。不然,我們的第三代會是在矛盾中成長的一代,同樣我們會與已經覺醒的第二代產生很大的衝撞和摩擦。育兒的問題是個大話題,我講不好,也講不透,就算是拋磚引玉吧。

  • 12 # 大涵涵的vlog

    如果婆婆經常對孩子說這4種話,孩子還是別給她帶了,除非她改了。

    如果你的婆婆經常對孩子說媽媽不好、媽媽脾氣大,教唆孩子遠離媽媽,就不要讓婆婆帶孩子了;或者經常問孩子覺得媽媽好還是奶奶好,又或者總是問孩子爺爺奶奶好還是外公外婆好,也一定要讓婆婆改掉這個習慣,奶奶想成為孫子孫女心中的第一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要總說別人壞話,否則很容易把孩子教壞的。

    有時候奶奶會為了討孫子歡心,說一些不切實際的話,比如“給孩子買一架飛機,買一艘輪船”,又或者是答應了孩子的某個要求,但是自己又沒有辦法辦到,這樣就容易給孩子做一個言而無信的負面榜樣,如果你婆婆總是這樣的話,也要讓她改。

    如果你的婆婆只知道溺愛孩子,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比如你的孩子跟另外一個小孩打架,你的婆婆完全不顧自己孫子有沒有做錯,就一個勁說是對方的不對。這樣的話孩子也不要給她帶,否則容易養出一個霸道自私的孩子。

  • 13 # 十七歲ping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長期在一個這樣的人身邊長大,他說話的語氣方式肯定時是會受影響的。

    生活所迫,有些父母只能讓孩子當留守兒童,但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不可逆,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沒有陪伴身邊,時間久了,自然有隔閡,他的安全感,親子關係都會比較匱乏。

    要是有一點條件,還是儘量把孩子帶在身邊,不要一年就見幾面,你也明知道婆婆的言行不端,,最好還是自己帶

  • 14 # 糖豆寶媽90後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是比較難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帶娃想法,如果婆婆總對孩子說一些不好的話,我個人的話我會找我老公去協調的,對婆婆我也不會去大罵或者去教訓自己的孩子,我覺得這樣不妥。每次有一些不統一的意見,都市老公在中間去協調,我們的婆媳關係很微妙,從來不吵架,一切看起來都市很平穩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15 # 嘉嘉育兒路

    老一輩人帶孩子和我們這一輩人帶孩子的方法和習慣都不同。

    有時候說的話不該說,她也是無心之失,也可能覺得沒什麼。

    這就需要雙方的溝通,可以告訴你婆婆,她說這樣的話,讓孩子聽了是不好的,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希望下次不要再說,或注意自己的言語。

    孩子雖然還小,但也有自己的意識,模仿能力還很強,這樣子會教壞孩子,老人家如果不聽勸告,仍然一意孤行。

    你又要為了工作,不能獨自帶娃,那就要多抽出時間,告訴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言語好壞的表達,不要受到老人言語的影響。

    兩種方法都不行,只能自己在家帶孩子了,孩子正處在語言、生活、習慣的養成期,言傳身教很重要,建議自己帶孩子,給孩子安全感的同時好好教育培養孩子。

  • 16 # 愛生活的虹姨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給你三點建議:第一:一定要讓婆婆知道她說了不該說的話(讓老公去說)第二:無論多忙,也要夫妻倆親自把孩子帶大,可以找婆婆幫忙第三: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思維理念,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詳細請看視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為什麼只是拉黑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