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子31038

    學生的閱讀能力直接影響著閱讀教學的質量,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形成閱讀能力的有力保證,因此,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呢?語文教師要本著“提出要求,具體指導;常抓不懈,嚴格訓練;言傳身教,當好楷模”的原則,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注重培養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閱讀習慣:

    1、培養每天閱讀的習慣  每天閱讀,關鍵在於堅持,使學生的閱讀習慣自覺的養成。這一習慣的培養最好由學校和家長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從一年級就開始做起,先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閱讀,有不認識的字也沒關係,可以家長念,學生聽,逐漸形成家庭的生活慣例,從而每天都有一段讀書時間,一到時間,開始閱讀。如此,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

    2、培養學生集中精力、專心致志的閱讀習慣。

    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排除干擾,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地讀書,養成靜心讀書的習慣。專心,是讀書的先決條件。對於外界的干擾,要採取調動積極性的辦法,培養專注的心理。如:教師可在讀前提一些問題,像文章主要講了什麼?你讀懂了什麼?你又發現了什麼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以此來培養學生抵制干擾的能力,形成專心致志讀書的良好習慣。

    3、培養良好的閱讀衛生習慣 

    良好的閱讀衛生習慣有利於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語文教師要經常強調閱讀的衛生習慣:如,閱讀時要有正確的坐姿,提醒學生千萬不要躺在床上讀書;讀書時眼睛和書本的距離要適度;不要讓學生養成邊讀書邊做小動作的陋習,如挖耳撓腮,擺弄小玩意兒,吃零食,東張西望等。由於小學生本身的身心特點,養成這一習慣有一定困難。但教師和家長一定要想盡辦法,不斷提醒兒童,必要時可以採取獎勵措施來強化這一習慣的養成。

    4、培養學生邊讀邊想邊動手的閱讀習慣。

    徐特立先生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培養學生圈點勾畫和作批註的習慣。“圈點勾畫”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潛能,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效率,而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揣摩研讀文章的興趣,有利於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閱讀時在哪些地方需要圈點勾畫呢?(1)關鍵性字、詞;(2)重點句、中心句、妙言警句;(3)結構特點和寫作思路等。比如在讀課文時,引導學生作批註,如在句子下用“ ”標出重點句,用“ ﹏﹏”標出精彩句,用“?”標出不明白處或異議處。也可在書頁的空白處隨手寫上閱讀心得、聯想、見解、疑惑等。對於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要隨時翻檢字典、詞典。透過讀書、思考、動手相結合,可以使學生手腦並用,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有利於培養學生邊讀、邊想、邊動手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首先要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一方面讓課內閱讀帶動課外閱讀,在學每一篇課文前,讓學生課下去收集有關課文以外的資訊。另一方面經常向學生推薦讀物,還可以給學生背誦某讀物中的一些好的段落,讓學生分享讀書的快樂,或介紹某作品中的某個人物、事件等,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從而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其次要求學生制定讀書計劃,從時間到內容都要計劃好,並嚴格執行,最後抓落實促閱讀,為了督促計劃的實施,每週從語文課中抽出一課時來指導課外閱讀,檢驗閱讀的效果。

    二、教師在學生閱讀習慣培養中的作用:

    1、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體現在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中。

    從課前預習到上課再到課後複習,學生時刻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著種種閱讀實踐,而閱讀實踐正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根本途徑。教師要在學生一系列的閱讀實踐中,隨時向學生提出要求,告訴他們怎樣做,為什麼這樣做;發現問題及時指出,提醒他們改正,使他們懂得為什麼必須改正,怎樣改正。

    2、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時要做到嚴格要求,持之以恆。例如,教師提出了某項要求,就要抓住不放,不能時緊時鬆。嚴格訓練應當以正面誘導為主,對於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的閱讀習慣,要給予積極的評價,這將會對其他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

    3、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老師要求學生讀書時養成查閱字典詞典的習慣,不望文生義,不憑想當然,也不依賴別人。工具書是不說話的老師,使用工具書是讀書、寫作和尋求新知的需要,學生閱讀教材、課外書更是離不開工具書。如《荷花》一文,理解“挨挨擠擠”一詞,透過查字典,學生很快明白了這個詞的本意,接著師讓學生做動作理解,並感情朗讀這句話。荷葉的多以及荷花生機勃勃的情景立刻浮現在孩子們的腦海中。試想,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透過預習,認真查閱工具書,解決了閱讀中的疑難問題,不是最典型的主動求知嗎?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傳授一些查閱圖書資料的知識和方法。這樣,學生日積月累,久而久之,既養成了獨立閱讀的良好習慣,同時也增長了知識。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藉助工具書理解了疑難問題,瞭解了文章的寫作背景,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嗎?

    總之,語文教學要把閱讀放在重要位置,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鍛鍊能使小腿瘦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