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9日,67歲的賈平凹被授予“人民文學出版社榮譽作家”,兩個月後,他的長篇小說《秦腔》成功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與之一直入圍的,還有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秦腔》一書,可謂是賈平凹眾多小說中,最經典的一部。早在2005年,這本書就曾榮獲第七屆矛盾文學獎。
整部小說圍繞賈平凹家鄉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展開,故事集中體現了改革開放年代鄉土農村中,價值觀念以及各種家庭關係的轉變,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於故鄉的熱愛之情。
對於《秦腔》的評價,賈平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要以它為故鄉豎一塊碑。”
每每讀起《秦腔》時,我總會聯想到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所描述的農村生活,二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唯一的不同,就在於一部是以小說的手法展現農村的生活面貌,而另一部則是以紀實的方式,勾勒出最原始的鄉村。
從《秦腔》一書中,我們能夠看到賈平凹先生在寫作當中,最擅長使用的一些藝術手法。
藝術手法,是一位作家寫作時的底層根基,是一本小說之所以成功的關鍵因素。
接下來的內容,讓我們從三個方面,一起來解讀《秦腔》的藝術手法,瞭解作品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
02 從結構出發:雙線條並行式的寫作手法,讓作品結構更加具有層次感。
何謂雙線條並行的寫作手法,顧名思義就是在整部作品中不僅僅只有一條敘述主線,而是由兩條線路並行將故事展開。
在說《秦腔》的雙線條寫作結構時,我想先說一下另外一位擅長使用這種結構的作家,那就是——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在其作品《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以及《海邊的卡夫卡》兩本書裡,都分別使用了雙線條並行的寫作方式。
例如:
在《海邊的卡夫卡》一書中,一章節寫流浪少年卡夫卡的故事,一章節寫尋貓人中田的經歷,這樣的敘述手法,讓人讀起來不會覺得過於枯燥乏味。
說完村上春樹以後,我們繼續回來說賈平凹的《秦腔》一書。在《秦腔》一書中,存在明暗兩條敘述手法,明線是整個村莊的人物故事,暗線則在小說的名字中體現出來——秦腔。
每次故事發展到關鍵時刻,都會有秦腔樂譜的出現。故事裡的人物喜歡秦腔,秦腔文化深深融入到故事中。兩條線索並行,使得小說更加富有層次感,一本25萬字的長篇鉅製,讀起來卻一點兒也不疲倦與乏味。
這,就是多線條結構敘述手法最大的價值所在。縱觀國內外偉大的長篇名著,在藝術手法上,大多都會採用多線條並行的方式,將故事逐一展現開來。
03 從修辭手法出發:三大修辭,凸顯小說可讀性
修辭,在任何一部文學作品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每種修辭手法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增加文字的可讀性。
比喻:可以使得物品更加形象,具體化;
擬人:讓本來不具有生命的物,生動起來;
對偶:使得文字讀起來朗朗上口,且具有樸實性。
以上提到的三種修辭手法,便是《秦腔》一書中最重要的三種修辭。
比如,上善教張引生背誦《背娃進府》那一段裡,就寫到如下幾句對偶句:
紅蘿蔔纓子換炸彈——著了一個滿天飛;
屎巴牛掉在尿壺裡——生裝你的醋泡酸梅子;
長蟲纏在軲轆把上——把不纏你;
......
類似的句子,在整部小說裡還有很多,讀起來朗朗上口,詼諧幽默,給整部小說增添了許多趣味性,讀起來不會顯得枯燥乏味。
除了對偶以外,還有諸多比喻的地方。例如,把張引生的身體,比作一根豆油燈芯。
原文如下:
一個人的身體好的時候頭上的光焰就大,一個人的身體不好了,光焰就小,像是一豆油燈芯,撲忽撲忽,風一吹隨時就滅了。
這樣的句子,讀起來,是不是非常生動形象,一點兒都不覺得平凡無趣呢?
大量的修辭手法,是《秦腔》一書在藝術手法上的特色之一。如果沒有這些修辭的話,那我想這樣一部長篇小說,即使是再有耐心的人讀起來,都會撓頭埋怨,中途甩手放棄。
04 從人物出發:每一位人物的性格跟情感都飽滿而立體,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人物,是一部小說的核心。任何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都是由獨特的人物撐起來的。
整部《秦腔》中出現的人物,我大概數了一下,前前後後有38位左右。其中,具有鮮明人物性格與情感的,多達30位。
苦戀白雪的張引生;貪財吝嗇的夏天禮;酷愛秦腔的夏天智;理性無情的夏風;善良孝順的白雪;能言善辯的上善......
每一位人物,在賈平凹的筆下,都變得栩栩如生,形象生動活潑,看的人透過文字,腦海裡就會自動浮現出對應的人物外表。
除了人物形象生動以外,每一位人物的性格以及情感都非常鮮明與飽滿,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一份期盼與堅守。
比如張引生,從頭到尾貪戀白雪,一心想娶白雪為妻,哪怕是夏風后來不要白雪了,他依然對其念念不忘。他會做夢的時候夢到她,他會在大老遠看到白雪後就不知所措,他會在別人提起自己喜歡白雪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時候,跟別人打起來。
每當看到《秦腔》中對於人物的描寫時,我總會想起任素汐主演的電影《無名之輩》。一部小說,一部電影,前者屬於文字,後者屬於影片,雖載體不同,但二者對於人物的塑造,都非常了不起。
也正是因為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才使得《秦腔》的內容顯得豐富多彩。每一位人物的出現,都在不知不覺中推動著故事情節的進一步發展。
人物,是小說的靈魂。沒有成功的人物,就沒有偉大的小說。而《秦腔》在人物的塑造上,可謂非常了得。
2019年7月29日,67歲的賈平凹被授予“人民文學出版社榮譽作家”,兩個月後,他的長篇小說《秦腔》成功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與之一直入圍的,還有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秦腔》一書,可謂是賈平凹眾多小說中,最經典的一部。早在2005年,這本書就曾榮獲第七屆矛盾文學獎。
整部小說圍繞賈平凹家鄉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展開,故事集中體現了改革開放年代鄉土農村中,價值觀念以及各種家庭關係的轉變,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於故鄉的熱愛之情。
對於《秦腔》的評價,賈平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要以它為故鄉豎一塊碑。”
每每讀起《秦腔》時,我總會聯想到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所描述的農村生活,二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唯一的不同,就在於一部是以小說的手法展現農村的生活面貌,而另一部則是以紀實的方式,勾勒出最原始的鄉村。
從《秦腔》一書中,我們能夠看到賈平凹先生在寫作當中,最擅長使用的一些藝術手法。
藝術手法,是一位作家寫作時的底層根基,是一本小說之所以成功的關鍵因素。
接下來的內容,讓我們從三個方面,一起來解讀《秦腔》的藝術手法,瞭解作品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
02 從結構出發:雙線條並行式的寫作手法,讓作品結構更加具有層次感。
何謂雙線條並行的寫作手法,顧名思義就是在整部作品中不僅僅只有一條敘述主線,而是由兩條線路並行將故事展開。
在說《秦腔》的雙線條寫作結構時,我想先說一下另外一位擅長使用這種結構的作家,那就是——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在其作品《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以及《海邊的卡夫卡》兩本書裡,都分別使用了雙線條並行的寫作方式。
例如:
在《海邊的卡夫卡》一書中,一章節寫流浪少年卡夫卡的故事,一章節寫尋貓人中田的經歷,這樣的敘述手法,讓人讀起來不會覺得過於枯燥乏味。
說完村上春樹以後,我們繼續回來說賈平凹的《秦腔》一書。在《秦腔》一書中,存在明暗兩條敘述手法,明線是整個村莊的人物故事,暗線則在小說的名字中體現出來——秦腔。
每次故事發展到關鍵時刻,都會有秦腔樂譜的出現。故事裡的人物喜歡秦腔,秦腔文化深深融入到故事中。兩條線索並行,使得小說更加富有層次感,一本25萬字的長篇鉅製,讀起來卻一點兒也不疲倦與乏味。
這,就是多線條結構敘述手法最大的價值所在。縱觀國內外偉大的長篇名著,在藝術手法上,大多都會採用多線條並行的方式,將故事逐一展現開來。
03 從修辭手法出發:三大修辭,凸顯小說可讀性
修辭,在任何一部文學作品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每種修辭手法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增加文字的可讀性。
例如:
比喻:可以使得物品更加形象,具體化;
擬人:讓本來不具有生命的物,生動起來;
對偶:使得文字讀起來朗朗上口,且具有樸實性。
以上提到的三種修辭手法,便是《秦腔》一書中最重要的三種修辭。
比如,上善教張引生背誦《背娃進府》那一段裡,就寫到如下幾句對偶句:
紅蘿蔔纓子換炸彈——著了一個滿天飛;
屎巴牛掉在尿壺裡——生裝你的醋泡酸梅子;
長蟲纏在軲轆把上——把不纏你;
......
類似的句子,在整部小說裡還有很多,讀起來朗朗上口,詼諧幽默,給整部小說增添了許多趣味性,讀起來不會顯得枯燥乏味。
除了對偶以外,還有諸多比喻的地方。例如,把張引生的身體,比作一根豆油燈芯。
原文如下:
一個人的身體好的時候頭上的光焰就大,一個人的身體不好了,光焰就小,像是一豆油燈芯,撲忽撲忽,風一吹隨時就滅了。
這樣的句子,讀起來,是不是非常生動形象,一點兒都不覺得平凡無趣呢?
大量的修辭手法,是《秦腔》一書在藝術手法上的特色之一。如果沒有這些修辭的話,那我想這樣一部長篇小說,即使是再有耐心的人讀起來,都會撓頭埋怨,中途甩手放棄。
04 從人物出發:每一位人物的性格跟情感都飽滿而立體,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人物,是一部小說的核心。任何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都是由獨特的人物撐起來的。
整部《秦腔》中出現的人物,我大概數了一下,前前後後有38位左右。其中,具有鮮明人物性格與情感的,多達30位。
苦戀白雪的張引生;貪財吝嗇的夏天禮;酷愛秦腔的夏天智;理性無情的夏風;善良孝順的白雪;能言善辯的上善......
每一位人物,在賈平凹的筆下,都變得栩栩如生,形象生動活潑,看的人透過文字,腦海裡就會自動浮現出對應的人物外表。
除了人物形象生動以外,每一位人物的性格以及情感都非常鮮明與飽滿,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一份期盼與堅守。
比如張引生,從頭到尾貪戀白雪,一心想娶白雪為妻,哪怕是夏風后來不要白雪了,他依然對其念念不忘。他會做夢的時候夢到她,他會在大老遠看到白雪後就不知所措,他會在別人提起自己喜歡白雪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時候,跟別人打起來。
每當看到《秦腔》中對於人物的描寫時,我總會想起任素汐主演的電影《無名之輩》。一部小說,一部電影,前者屬於文字,後者屬於影片,雖載體不同,但二者對於人物的塑造,都非常了不起。
也正是因為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才使得《秦腔》的內容顯得豐富多彩。每一位人物的出現,都在不知不覺中推動著故事情節的進一步發展。
人物,是小說的靈魂。沒有成功的人物,就沒有偉大的小說。而《秦腔》在人物的塑造上,可謂非常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