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然祥一語

    其實在易經面世前己有醫書,占卜,星象,諸說和象形文字形式流傳於世。易經是系統,綜合了上述與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內容。易經也是隨著社會活動逐步完善起來。有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的演變過程。有,易,周易,連山易。從文字著述,系統,上講易經堪稱中華文化之始祖。但中華文化的出現早於易經。是一個漫長逐步形成體系的過程。

  • 2 # 小數點9464

    任何文明都起源於矇昧,人和動物一樣,都必須適應環境以生存。人和動物的區別是人不僅是適應環境,而且試圖改造環境,這些原始的偶然的因素,使人類不斷前行,一代一代經驗積累,使生物種群規模越來越大,形成原始氏族部落,部落聯盟。人的社會組織的擴大,人的智力的差異就顯現出來,就如一個人是無從談領導力,兩個人三個人可能就要商量,規模大到幾十人,就需要有些決策規則,否則這幾十人是不可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如果只憑力量說話,這幾十人,就又會殺到只有少數幾個人,但種群規模太小,就必然走向滅亡。首先成為領導人的是氏族中有經驗的年富力強的能夠保護氏族的人。由於經驗積累需要時間,而古人壽命短,很少由生命衰竭死亡。所以古代社會基本由長老統治。進入到這個階段,人們就產生了自身存在的意義,和行動的理由的問題。人們無法理解的問題,就委託於自然,天空異象,山地河流,草木蟲魚,飛禽走獸,無不成為關係人類生活的主宰,人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萬物。這就是萬物有靈,泛神論於是產生。

    小孩子智力有限,解決問題的公平方式,大概就是猜拳。《易經》之類,大概就是古代中國的猜拳遊戲,離理性解決人類社會問題尚遠,但只有文明到達某個階段才行,應該是人類解決起碼的衣食住之後的事。正如兩三歲幼兒是玩不了猜拳遊戲的。所以《易經》等是古代社會的遺存,這一階段,與西方文明的開始沒有太大區別。

    從中華文明講,《周易》主要還是史前文明階段的東西,今天的中華文明的源頭是周公,而集大成者為孔子。拋棄《周易》的重要性,才有今天的中華文明。所謂《周易》是今天中華文明的源頭,而言傳統文化必言《周易》不符合歷史,是一種倒退。為什麼《周易》後來成為五經之一,我們不加討論。

    我們只要指出,《周易》在先秦不重要,在孔子視而不見就行了。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幾乎不以《周易》敘事論理。

    《論語》多引《詩經》《尚書》《春秋》故事,而引用《周易》只有一處。

    先秦諸子無論儒道名法縱橫無一以《周易》立論。

    以上說明先秦沒有說《易》的傳統。

    另外,在先秦楚國是最多巫術的,但是至今發現最早的郭店楚簡,不見《周易》之類的殘簡,出土萬餘字為《老子》、《太一生水》和思孟學派儒家遺文。有部分與今文相合。

    郭店楚簡大概是屈原中年前,楚國貴族的遺物,如果《周易》在先秦是重要經典,為何在書寫困難的時代,抄錄的是《老子》和思孟學派的經典,而不抄錄《周易》?郭店楚簡的主人,或許與屈原有某種關係,至少讀過屈原的文章,但是屈子不足以讓他書錄,可見帶入墓中的一定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東西。郭店楚簡書法精美,估計絕非一般學者,所選擇必有緣故。

    先秦文獻,不支援《周易》的重要性。梁漱溟說中華文明兩千年來,沒有實際的進步,似乎一出生就是成人了,中華文明是早熟的文明。

    老先生的感慨,大概不是沒有理由吧!

  • 3 # 圖強66

    學習歷史,感覺:人類對天地的崇拜最早,從星佔到巫卜。然後有原始部落的動物崇拜,出圖騰,出倉頡,出甲骨、鐘鼎文字,出八卦,見卜辭。最後才是人物崇拜,有氏族社會和制度性的國家,出石鼓,百家爭鳴,競出儒道和金狄。可見,崇拜和文字關係文脈。而周易雖早於春秋,但也不遠,或非中華文化的源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前教育創新創業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