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藍釉也稱霽青,又稱積藍釉、祭藍釉。稱霽青是因為古代對於青、藍、綠的概念不清而造成的。
霽藍釉艾葉形洗,清乾隆
清末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中說:“古瓷尚青,凡綠也、藍也,皆以青括之。”劉子芬的《竹園陶說》中雲:“青色一種,常與藍色相混。”霽藍釉與霽紅釉一樣,屬高溫失透釉,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生坯上掛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成色穩定。
藍釉瓷簡史
元朝
在元代,用於燒製霽藍釉瓷的進口鈷料非常珍貴,髮色也尚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古代陶工們能燒造出髮色穩定、深沉、勻淨不暈散的霽藍釉瓷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元代霽藍釉瓷主要為“藍地白花”,且以雲龍紋為多見,光素無紋飾者幾乎未見。
元代景德鎮藍釉瓷的燒製成功,為明清兩代藍釉瓷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明代藍釉瓷以宣德朝為最佳,主要為祭器和陳設用瓷。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淨,呈色穩定。
明朝
宣德藍釉瓷除單一色釉、光素無紋飾者外,還見有藍釉暗刻與藍釉留白花的裝飾方法。暗刻紋飾多為雲龍紋,而藍釉留白器物紋飾以蓮池魚藻紋、纏枝花卉紋、折枝花果紋等為主。
底款有青花款和暗刻款兩種,多書“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凡四字款者,均為後仿。器型除碗、盤等常見造型外,還有罐、缸、尊、盆、僧帽壺、蓮瓣壺等造型。
宣德時期還出現了灑藍釉這一新品種,其藍釉之中自然分佈著白色的斑點,如同雪花灑落,故又名雪花藍。
灑藍釉瓷也是以鈷為呈色劑的石灰鹼釉,只是與霽藍釉瓷的施釉工藝略有不同。宣德灑藍釉瓷傳世十分稀少,其後歷代均不見燒製,直到清康熙時期才恢復燒製。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藍釉瓷傳世器物極少,幾乎見不到完整的器物,但從珠山御窯出土標本來看,此期藍釉瓷的生產從未間斷。
嘉靖、萬曆時期,藍釉瓷燒製較為盛行,一是造型品種較豐富,二是釉色品種又有了新發展。(注:隆慶一朝未見有傳世藍釉瓷,文獻亦不曾記載。)造型除傳統的宮廷祭器、陳設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見藍釉產品。
此外,嘉靖時期還創燒了回青釉瓷。回青釉與霽藍釉同為以氧化鈷為呈色劑的高溫釉,只是所用青料為當時特有的回青與中國產石子青調和而成,呈色不如霽藍釉深沉濃豔,而是呈淺藍色。萬曆朝之後,藍釉瓷基本絕燒。
藍釉瓷在經過明末清初近半個世紀的沉寂之後,於清康熙時期再度興盛,此後歷朝均有精品傳世,且存世數量遠大於明代藍釉瓷。康熙時期,藍釉瓷主要以祭祀用具為主,色澤潤澤穩定,色澤深沉者多為仿宣德霽藍器
霽藍釉也稱霽青,又稱積藍釉、祭藍釉。稱霽青是因為古代對於青、藍、綠的概念不清而造成的。
霽藍釉艾葉形洗,清乾隆
清末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中說:“古瓷尚青,凡綠也、藍也,皆以青括之。”劉子芬的《竹園陶說》中雲:“青色一種,常與藍色相混。”霽藍釉與霽紅釉一樣,屬高溫失透釉,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生坯上掛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成色穩定。
藍釉瓷簡史
元朝
在元代,用於燒製霽藍釉瓷的進口鈷料非常珍貴,髮色也尚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古代陶工們能燒造出髮色穩定、深沉、勻淨不暈散的霽藍釉瓷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元代霽藍釉瓷主要為“藍地白花”,且以雲龍紋為多見,光素無紋飾者幾乎未見。
元代景德鎮藍釉瓷的燒製成功,為明清兩代藍釉瓷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明代藍釉瓷以宣德朝為最佳,主要為祭器和陳設用瓷。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淨,呈色穩定。
明朝
宣德藍釉瓷除單一色釉、光素無紋飾者外,還見有藍釉暗刻與藍釉留白花的裝飾方法。暗刻紋飾多為雲龍紋,而藍釉留白器物紋飾以蓮池魚藻紋、纏枝花卉紋、折枝花果紋等為主。
底款有青花款和暗刻款兩種,多書“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凡四字款者,均為後仿。器型除碗、盤等常見造型外,還有罐、缸、尊、盆、僧帽壺、蓮瓣壺等造型。
宣德時期還出現了灑藍釉這一新品種,其藍釉之中自然分佈著白色的斑點,如同雪花灑落,故又名雪花藍。
灑藍釉瓷也是以鈷為呈色劑的石灰鹼釉,只是與霽藍釉瓷的施釉工藝略有不同。宣德灑藍釉瓷傳世十分稀少,其後歷代均不見燒製,直到清康熙時期才恢復燒製。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藍釉瓷傳世器物極少,幾乎見不到完整的器物,但從珠山御窯出土標本來看,此期藍釉瓷的生產從未間斷。
嘉靖、萬曆時期,藍釉瓷燒製較為盛行,一是造型品種較豐富,二是釉色品種又有了新發展。(注:隆慶一朝未見有傳世藍釉瓷,文獻亦不曾記載。)造型除傳統的宮廷祭器、陳設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見藍釉產品。
此外,嘉靖時期還創燒了回青釉瓷。回青釉與霽藍釉同為以氧化鈷為呈色劑的高溫釉,只是所用青料為當時特有的回青與中國產石子青調和而成,呈色不如霽藍釉深沉濃豔,而是呈淺藍色。萬曆朝之後,藍釉瓷基本絕燒。
藍釉瓷在經過明末清初近半個世紀的沉寂之後,於清康熙時期再度興盛,此後歷朝均有精品傳世,且存世數量遠大於明代藍釉瓷。康熙時期,藍釉瓷主要以祭祀用具為主,色澤潤澤穩定,色澤深沉者多為仿宣德霽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