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冬至,有關機構關於三九貼預約的各種宣傳又開始鋪天蓋地的來了,各種天花亂墜的宣傳只有更好,沒有不好,好像特別適合孩子,“不打針不吃藥,貼貼更健康”已經成為刷屏的廣告語,極富吸引力。
那麼三九貼到底是否可靠,是否真如所說的那麼歷史悠久,療效神奇,無毒無害呢?
深度的系統梳理和挖掘結果頗為令人意外和困惑:既未能發現三九貼的歷史典籍依據,也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現代循證醫學依據,到是發現三九貼的藥物配方中,主要麝香早已不復存在,目前所用多為強烈的腐蝕性刺激藥物,毒副作用比較大。
近幾年來所宣傳的三九貼大多由三伏貼延伸發揮而來,三伏貼的直接記載來自清朝醫家張璐(1617~約1699)的醫學名著《張氏醫通》,原文所載僅為三伏貼,主要用於在三伏灸無效之後的“冷哮(頑固的支氣管哮喘)”一症,主要使用白芥子等腐蝕性藥物貼敷,破皮發泡引起區域性炎症,進而幫助配方中所含有的主藥麝香進入經絡,發揮其和艾草一樣的純陽之性,溫通十二經脈,進而發揮比三伏灸更為強勁的療效,實屬不得已而為之的補救之法,一次即止,不可多用。這也是所謂“天灸”的由來,而三九貼自身並沒有找到任何歷史典籍的直接記載。
三九貼的普通臨床驗證研究論文等遠較三伏貼為少,而且多為化學灼燙傷所引起的一般性創傷應激炎症的免疫增強作用,尚未見到有關三九貼自身明確的藥理活性或者機理的研究報告,其獨特性或者唯一性並不充分。
比較充分的研究資料顯示,三九貼、三伏貼的常用配方藥物主要包括白芥子、細辛、斑螯、毛莨等熱性強刺激藥物,除了化學灼燙傷引發的應激性炎症具有一定的免疫刺激作用之外,其餘應該多屬劇毒刺激的負面效應。例如有更多的研究結果顯示:白芥子含白芥子苷,斑蝥含斑蝥素,毛莨含原白頭翁素,均屬於強刺激性物質,接觸面板後,都會產生化學性灼傷症狀,或多或少還可能會存在有過敏和不同程度的中毒過程,並能夠由面板吸收後,進而影響肝臟和腎臟。這裡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發泡破皮主藥白芥子,其主要成分異硫氰酸烯丙酯,具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能使皮膚髮紅、發熱,破皮甚至引起水泡,誤服還能致死。
此外,三九貼目前大多屬於醫院製劑,製做過程多為比較粗糙的手工過程為主,尚未見到質量標準,衛生無菌水平及其控制過程不詳,今年夏天某省三甲兒童醫院出現上百名兒童群體性三伏貼灼燙傷公眾衛生事件,據傳問題正是出在了製劑環節。
在系統梳理的基礎上,比較之後可以看見:“三伏貼”的古今用法已有很大不同——古時塗抹貼敷屬有氧貼敷,用時較短,毒性有限,現在貼上屬無氧貼敷(三九貼並無古代典籍記載),毒性更甚;古時適應症只有三伏灸難以治癒時,需要加強刺激的頑固哮喘(冷哮)一疾,現在,宣稱的適應症越來越多,內外婦兒幾乎無所不包;古時療程當年,一個伏天,三次即止(無論是否有效),現在是三年,加上三九貼,至少要求連續貼敷十八次;古時僅用鮮薑汁調敷,現在也會用到酒精等化學輔料以增加面板的滲透性;古時三伏貼主藥用麝香,取其能通十二經脈的純陽之性,現在因為動物保護和資源稀缺等限制,以及成本控制等原因,基本不再可能用到麝香,已失去了天灸最核心的天火之源,名存實亡。
近年來,三伏貼高調演繹,提出“冬病夏治、冬病冬調”等觀點,適應症越來越廣,特別是適應年齡越來越小,價錢也水漲船高與時俱進。可惜絕大多數聲稱與宣傳,特別是臨床適應症和臨床療效等承諾,至今都未見有機構公佈直接相關的循證醫學依據,這種結果與證據兩極分化的巨大差異,在現代科技手段和條件都已十分成熟的今天,頗令人難以理解。似有比較濃厚的商業套路斂財之嫌。
綜上所述,可以明確看見,三九貼、三伏貼的純陽灸源麝香早已不復存在,已失掉了原有天灸的靈魂與核心物質基礎,僅剩了刺激性和毒性都比較強烈的藥物,空有發泡破皮的化學灼燙傷形式與過程,沒有了麝香純陽之性的溫熱刺激及其對諸陽的補充振奮等藥物活性作用,伏九貼敷均難以如期收效,而且其臨床價值恐怕也是害多利少。如果僅就應激性的炎症刺激免疫力而言,可替代可優選的方法頗多,大概用不著因小失大,顧標失本。因此,呼籲相關機構能否加大研發力度,分享公佈更多的三九貼循證醫學依據,提供更多的臨床安全保障。特別是對於未成年的孩子在為有充分的安全依據之前,是否應該如實公佈更多的有毒有害資訊,保障家長的知情權。在沒有確切的循證醫學依據和臨床安全評估保障之前,可否先行幫助寶寶們暫時拒絕或者遠離三九貼和三伏貼。
對於確有需要“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的群體,強烈建議採用更加安全可靠的三九灸和三伏灸。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其內容原理臨床效果,特別是安全可靠程度等,甚至費用都相差巨大,前者百益而無一害,後者恰好相反,既無歷史典籍依據,也無循徵醫學證據,貼敷藥物多為強烈刺激的毒性成份,對孩子的健康安全可能威脅巨大,因此,也請眾多家長慎重選擇。
*本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所有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臨近冬至,有關機構關於三九貼預約的各種宣傳又開始鋪天蓋地的來了,各種天花亂墜的宣傳只有更好,沒有不好,好像特別適合孩子,“不打針不吃藥,貼貼更健康”已經成為刷屏的廣告語,極富吸引力。
那麼三九貼到底是否可靠,是否真如所說的那麼歷史悠久,療效神奇,無毒無害呢?
深度的系統梳理和挖掘結果頗為令人意外和困惑:既未能發現三九貼的歷史典籍依據,也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現代循證醫學依據,到是發現三九貼的藥物配方中,主要麝香早已不復存在,目前所用多為強烈的腐蝕性刺激藥物,毒副作用比較大。
近幾年來所宣傳的三九貼大多由三伏貼延伸發揮而來,三伏貼的直接記載來自清朝醫家張璐(1617~約1699)的醫學名著《張氏醫通》,原文所載僅為三伏貼,主要用於在三伏灸無效之後的“冷哮(頑固的支氣管哮喘)”一症,主要使用白芥子等腐蝕性藥物貼敷,破皮發泡引起區域性炎症,進而幫助配方中所含有的主藥麝香進入經絡,發揮其和艾草一樣的純陽之性,溫通十二經脈,進而發揮比三伏灸更為強勁的療效,實屬不得已而為之的補救之法,一次即止,不可多用。這也是所謂“天灸”的由來,而三九貼自身並沒有找到任何歷史典籍的直接記載。
三九貼的普通臨床驗證研究論文等遠較三伏貼為少,而且多為化學灼燙傷所引起的一般性創傷應激炎症的免疫增強作用,尚未見到有關三九貼自身明確的藥理活性或者機理的研究報告,其獨特性或者唯一性並不充分。
比較充分的研究資料顯示,三九貼、三伏貼的常用配方藥物主要包括白芥子、細辛、斑螯、毛莨等熱性強刺激藥物,除了化學灼燙傷引發的應激性炎症具有一定的免疫刺激作用之外,其餘應該多屬劇毒刺激的負面效應。例如有更多的研究結果顯示:白芥子含白芥子苷,斑蝥含斑蝥素,毛莨含原白頭翁素,均屬於強刺激性物質,接觸面板後,都會產生化學性灼傷症狀,或多或少還可能會存在有過敏和不同程度的中毒過程,並能夠由面板吸收後,進而影響肝臟和腎臟。這裡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發泡破皮主藥白芥子,其主要成分異硫氰酸烯丙酯,具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能使皮膚髮紅、發熱,破皮甚至引起水泡,誤服還能致死。
此外,三九貼目前大多屬於醫院製劑,製做過程多為比較粗糙的手工過程為主,尚未見到質量標準,衛生無菌水平及其控制過程不詳,今年夏天某省三甲兒童醫院出現上百名兒童群體性三伏貼灼燙傷公眾衛生事件,據傳問題正是出在了製劑環節。
在系統梳理的基礎上,比較之後可以看見:“三伏貼”的古今用法已有很大不同——古時塗抹貼敷屬有氧貼敷,用時較短,毒性有限,現在貼上屬無氧貼敷(三九貼並無古代典籍記載),毒性更甚;古時適應症只有三伏灸難以治癒時,需要加強刺激的頑固哮喘(冷哮)一疾,現在,宣稱的適應症越來越多,內外婦兒幾乎無所不包;古時療程當年,一個伏天,三次即止(無論是否有效),現在是三年,加上三九貼,至少要求連續貼敷十八次;古時僅用鮮薑汁調敷,現在也會用到酒精等化學輔料以增加面板的滲透性;古時三伏貼主藥用麝香,取其能通十二經脈的純陽之性,現在因為動物保護和資源稀缺等限制,以及成本控制等原因,基本不再可能用到麝香,已失去了天灸最核心的天火之源,名存實亡。
近年來,三伏貼高調演繹,提出“冬病夏治、冬病冬調”等觀點,適應症越來越廣,特別是適應年齡越來越小,價錢也水漲船高與時俱進。可惜絕大多數聲稱與宣傳,特別是臨床適應症和臨床療效等承諾,至今都未見有機構公佈直接相關的循證醫學依據,這種結果與證據兩極分化的巨大差異,在現代科技手段和條件都已十分成熟的今天,頗令人難以理解。似有比較濃厚的商業套路斂財之嫌。
綜上所述,可以明確看見,三九貼、三伏貼的純陽灸源麝香早已不復存在,已失掉了原有天灸的靈魂與核心物質基礎,僅剩了刺激性和毒性都比較強烈的藥物,空有發泡破皮的化學灼燙傷形式與過程,沒有了麝香純陽之性的溫熱刺激及其對諸陽的補充振奮等藥物活性作用,伏九貼敷均難以如期收效,而且其臨床價值恐怕也是害多利少。如果僅就應激性的炎症刺激免疫力而言,可替代可優選的方法頗多,大概用不著因小失大,顧標失本。因此,呼籲相關機構能否加大研發力度,分享公佈更多的三九貼循證醫學依據,提供更多的臨床安全保障。特別是對於未成年的孩子在為有充分的安全依據之前,是否應該如實公佈更多的有毒有害資訊,保障家長的知情權。在沒有確切的循證醫學依據和臨床安全評估保障之前,可否先行幫助寶寶們暫時拒絕或者遠離三九貼和三伏貼。
對於確有需要“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的群體,強烈建議採用更加安全可靠的三九灸和三伏灸。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其內容原理臨床效果,特別是安全可靠程度等,甚至費用都相差巨大,前者百益而無一害,後者恰好相反,既無歷史典籍依據,也無循徵醫學證據,貼敷藥物多為強烈刺激的毒性成份,對孩子的健康安全可能威脅巨大,因此,也請眾多家長慎重選擇。
作者小傳:吳周強,中醫藥研究員,高階健康管理師,資深家傳針灸醫師。薈聚48年生物醫藥工作經驗,原創分享艾健康乾貨,攜手創新新尚艾灸。敬請大家批評指正,也請【點贊】、【關注】、【私信】。所有評論諮詢必回覆!*本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所有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