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的《遊山西村》,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頷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
但是這首詩的場景變化太大,彼此之間好像又沒有什麼聯絡。所以有很多人認為,這首詩寫得很一般,完全是靠頷聯撐起來的。
其實不然,陸游這首詩含有很深的感情,表面是在讚美鄉村的人和物,實際上句句都含反語。我們起來讀一讀。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村莊
為了讀懂這首詩的脈絡,我們要先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
一、寫作背景
寫作年限沒有爭議,所有的文獻記載都是同一個時間,公元1167初春,當時陸游正罷官閒居在家。在此之前,陸游竭力支援抗金,結果戰敗後,遭到朝廷大臣的排擠打擊,而被罷官。
爭議在於:詩題中的“山西村”到底在哪裡?
(1)酈波老師曾在詩詞大會上有過一番解釋,他說是指鏡湖附近三山鄉西邊的村落。
對這個解釋,我個人是存疑的,因為從“山重水複疑無路”來看,描寫的應該是重巒疊翠、河流曲折的景象,但是鏡湖附近的山都不太高,而且水面寬闊,幾乎沒有曲折,怎麼可能會“疑無路”呢?
鏡湖
我後面又找到了另外一種解釋。
(2)浙江東陽縣老詩人金希聰認為,山西村是指大盤山西邊的村落,就是今天的磐安縣。
理由有三點:
首先,陸游被罷官後,曾被住在東陽郭宅的郭希呂請來講學,他在東陽縣待過一段時間;
其次,從東陽郭宅到磐安縣的途中,會經過清潭村,而當時清潭村有一位進士叫呂友德,是陸游的莫逆之交,兩人關係非常好,首聯描寫的內容很可能就是指陸游在呂友德家吃午飯的情景;
再次,從清潭村到磐安縣的路途中,兩岸高山,中間水路(文溪)曲折,符合“山重水複”之感。
我比較認可這種說法,但我認為“山西村”不是指某一個特定的村落,而是指一群村落,包括清潭村。
據此我們就能推斷,詩人是坐船沿水路前行,先經過了清潭村,在好朋友家喝酒吃完飯,然後繼續前行。
磐安縣(有沒有山重水複的感覺?)
那麼詩人在途中見到了哪些人和景物呢?
二、在朋友家吃午飯
1、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臘酒,臘月裡釀製的酒。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不要嘲笑農家的臘酒
陸游的《遊山西村》,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頷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
但是這首詩的場景變化太大,彼此之間好像又沒有什麼聯絡。所以有很多人認為,這首詩寫得很一般,完全是靠頷聯撐起來的。
其實不然,陸游這首詩含有很深的感情,表面是在讚美鄉村的人和物,實際上句句都含反語。我們起來讀一讀。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村莊
為了讀懂這首詩的脈絡,我們要先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
一、寫作背景
寫作年限沒有爭議,所有的文獻記載都是同一個時間,公元1167初春,當時陸游正罷官閒居在家。在此之前,陸游竭力支援抗金,結果戰敗後,遭到朝廷大臣的排擠打擊,而被罷官。
爭議在於:詩題中的“山西村”到底在哪裡?
(1)酈波老師曾在詩詞大會上有過一番解釋,他說是指鏡湖附近三山鄉西邊的村落。
對這個解釋,我個人是存疑的,因為從“山重水複疑無路”來看,描寫的應該是重巒疊翠、河流曲折的景象,但是鏡湖附近的山都不太高,而且水面寬闊,幾乎沒有曲折,怎麼可能會“疑無路”呢?
鏡湖
我後面又找到了另外一種解釋。
(2)浙江東陽縣老詩人金希聰認為,山西村是指大盤山西邊的村落,就是今天的磐安縣。
理由有三點:
首先,陸游被罷官後,曾被住在東陽郭宅的郭希呂請來講學,他在東陽縣待過一段時間;
其次,從東陽郭宅到磐安縣的途中,會經過清潭村,而當時清潭村有一位進士叫呂友德,是陸游的莫逆之交,兩人關係非常好,首聯描寫的內容很可能就是指陸游在呂友德家吃午飯的情景;
再次,從清潭村到磐安縣的路途中,兩岸高山,中間水路(文溪)曲折,符合“山重水複”之感。
我比較認可這種說法,但我認為“山西村”不是指某一個特定的村落,而是指一群村落,包括清潭村。
據此我們就能推斷,詩人是坐船沿水路前行,先經過了清潭村,在好朋友家喝酒吃完飯,然後繼續前行。
磐安縣(有沒有山重水複的感覺?)
那麼詩人在途中見到了哪些人和景物呢?
二、在朋友家吃午飯
1、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臘酒,臘月裡釀製的酒。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不要嘲笑農家的臘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