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州馨君畫業裝飾畫

    我講個自己的故事。

    我從5歲左右開始學畫,就是那種少年宮的大班教學,每節課都是老師先畫大家看,老師畫完了掛起來,然後大家臨摹。

    這樣的學畫體驗相信所有上過興趣班的朋友們都有吧。

    一節課最高興的時候就是開始自己動手畫的時候,其實還是很好奇和有創作欲的。自己腦洞大開發揮後,總被長鬍子老師劈頭蓋臉地批評一頓:“你看看我這片樹葉是怎麼畫的,看看我的脈絡,你畫的像嘛,一點都不像!”

    所以那時,畫畫好壞的標準就是【像與不像】。

    後來逐漸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堅定的認為:

    畫得像一定不單純是畫的好,畫得好並不一定要畫的像。

    再後來,遇見很多大師,身邊同學也基本是大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就更堅定我這種心理了。

    臨摹可以畫的像,但創作一定不是!!!

    藝術素養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本身就是形而上學,虛擬縹緲的,是根植多年的積累和人文修為。

    沒有美術基礎的人,會無從欣賞你的筆觸、視角、抽象的概念、想表述的內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美術人士都要學會理解。

    美是愉悅內心的,豐盈自己的,不該成為任何人的枷鎖!

    很多家長會問:“老師,孩子畫的我都看不懂,一點都不像,怎麼辦啊?”

    我都會不厭其煩地解釋,不用畫的像,不用給範畫,就讓他天馬行空,以畫傳話,去表達和釋放自己的情緒……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關於藝術領域的教育建議中有這樣一條:“幼兒繪畫時,不宜提供範畫,特別不應要求幼兒完全按照範畫來畫。”

    藝術是一種表現性的活動,表現的是自己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激發孩子畫畫衝動的是孩子自己對事物的印象,而不是畫畫的技能,所以,沒有感受就沒有表現。照著範畫臨摹出一模一樣的作品叫複製,不是表現。

    但說實話,現實中有很多家長是:教孩子如何畫畫,而沒有教孩子愛上畫畫。

    甚至有時,還會殘暴的評價孩子的作品:“畫的不認真,不像,畫的不好。”

    孩子臨摹範畫,孩子僅僅是用自己的手將別人已經構思的東西臨摹出來,只有單純的手部動作的訓練,輕重緩急,下筆力度,而沒有運用自己的視覺藝術思維能力去概括、抽象物件的審美特徵,更談不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表達。

    所以,大量臨摹範畫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情感表達能力,思維發散能力,孩子也因此失去了自主思考的機會。

    臨摹範畫對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只會起到消極作用,它絕對不是最佳的美術教育方法,尤其是4-12歲這一年齡段。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從畫蘋果看中日美三國老師課程文化的差異》的文章。

    中國老師直接自己範畫一個蘋果,中國學生一次就畫出了最像蘋果的“蘋果”。

    日本老師,拿來了一個蘋果,讓學生看看,聞聞,摸摸,但不能吃,因為只有一個蘋果。蘋果這個觀察物件還在,學生第一次有可能畫得像梨,但第二次就畫得有點像蘋果了。

    美國老師提著一籃子蘋果進教室,讓學生每個人拿一個去看看,聞聞,摸摸,玩玩,最後可以吃掉它。因為老師特意把它們洗乾淨了。一段時間過去,許多學生吃掉了蘋果。而此時,美國老師才佈置畫蘋果。蘋果已經吃了,學生第一次有可能畫得像南瓜,第二次有可能像梨,第三次才畫得有點像蘋果。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千人一面的標準化教育,只能抑制孩子的創造天性。美國老師做到了讓孩子在美術寫生中自發模仿,去感知體驗的物件。而中國老師呢,磨滅了孩子的個性和創新潛能。

  • 2 # 月亮老師的繪畫課堂

    日本美育家鳥島昭美在《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一書中明確指出:請記住無論是誰都擁有與生俱來的繪畫能力,這種能力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非常自然地培養獲得的能力。對成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是守護孩子的這種能力,為他們創造繪畫活動的環境與氛圍。鳥島昭美並表明,六歲之前的兒童不應該被教授任何有關形狀、畫法、簡筆畫等成人眼中的繪畫。而事實卻是,在幼兒園中,幼兒教師普遍會教授這種成人非常喜歡的簡筆畫,同時我們的大多數家長也常常會買一些簡筆畫以及塗色書,來教兒童繪畫。

    這是我們一個大班小朋友的作品,我們一起觀察了鱷魚,瞭解了她們的習性,孩子們就開始作畫了。兒童在作畫的時候,大人不應該指手畫腳,她們有自己獨特的觀察力和繪畫表達能力,而範畫只會禁錮學生的想象力,打擊自信心。

    題主可移步到我的主頁,那裡有更多孩子的作品和家長指導方法~

  • 3 # 燕子老師說育兒

    繪畫屬於藝術領域,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它有利於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藝術欣賞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多進行繪畫活動,還能鍛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促進手部小肌肉群的發育,從而有效刺激大腦的發育。

    我們幼兒園曾針對幼兒繪畫時“要不要給孩子提供範畫”的問題在兩個中班進行過實驗,繪畫主題都是《我的家》。中一班提供範畫,中二班不提供範畫。由同一個老師指教,結果大相徑庭。

    中一班的孩子繪畫前老師先出示範畫,並進行講解,然後讓孩子開始繪畫,結果大同小異,孩子的作品和老師的範畫構圖基本相似,都有小房子、太陽、小花、小草,基本沒有創造性,區別只是在技能方面。

    中二班的孩子繪畫前,老師只是進行了簡單的語言引導,讓孩子們自由創作,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家。孩子們表現得很興奮,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了良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全班沒有兩幅相同的作品,內容豐富多彩,有城堡、有花園、有高樓、有平房……

    透過實驗表明:範畫的出示,會禁錮孩子的思維、想象和創造力,是不可取的。而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自主創作,有利於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孩子身心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幼兒時期是孩子們各種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利用各種形式對幼兒進行教育和培養,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的責任。我們要給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活動方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你有100萬的積蓄,家裡兄弟姐妹親人有困難需要幫助,你會拿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