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大倉

    一、做好範例,讓學生有樣可循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完成好這一過程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並對文章內容的準確理解起著一定的輔助作用。

    指導學生學習朗讀不僅僅是聽朗讀錄音或教師範讀幾遍而已。教學中的重點應該是認真評價和指導學生的具體朗讀。在學生展示朗讀的過程中除對他們的音準、節奏、停頓、語氣舒緩等進行優劣評價外,更要指導其中朗讀不恰當、不合作者意圖的地方,並做好示範朗讀,讓學生知道該怎樣讀效果才更好。

    二、.分層閱讀,讓學生對比。

    閱讀目標確定了,課堂的教學內容也應作相應的調整和組合,注意閱讀的難易度,以適應各層次學生的水平。在閱讀教學中,除了共同探究教本中的課文,我們還適時引入貼近學生生活,文字淺易的課外讀本,或學生的優秀作文。不同層次文字的共讀,各層次學生各得其所,各有所得。比如教學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由於文字艱深,理解力差的同學很難有什麼大的收穫。我們讀學生寫小學生活的優秀作文。課堂教學內容豐富了,優秀的學生經讀文字有了新知,一般同學也可借讀淺近的內容。加深對教本的理解,程度落後的同學也可在淺近文字的閱讀中有著不少的收穫。

    三、閱讀輔導分層

    我們在課堂上應該是儘量以發展“學困生”和中等生的閱讀能力為主,那些優等生剩餘的學力怎樣充分利用,讓他們也同樣盡其所能的發展呢?我們根據多年的經驗,讓優等生一對一的輔導學困生的閱讀。並且還在每週一設一節語言趣課,20分鐘,專門輔導閱讀和寫作。同時積極鼓勵他們參與作文競賽、語文基礎知識競猜。實踐證明,這確為他們找到用武之地。

    四、資料類,儘量讓學生去找

    閱讀文章中經常涉及作者、作品、時代背景等相關資料,這些東西要讓學生去找,教師的任務是要佈置相應的要求,提供尋找資料的資訊、渠道,並作必要的檢查。

    有些資料可能學生難以找到,那就必須由教師提供。不少教師的做法是投影相關資料,讓學生過一遍。我總感覺這種效果不太好。我認為不如印發相關資料讓學生自己閱讀,這樣不僅積累了資料,也不至於象投影一樣過眼可能就忘了不少,效果會更好些。同時,教師應對資料中需要記憶的東西明確指出來,讓學生永久掌握。

    五、基本的知識技能,放手讓學生去做

    閱讀教學中一些基本知識。如字詞的注音、認讀、記憶,一些詞語的理解等,學生可以藉助工具書或參考資料也大多能完成。之後必須有檢查學生掌握程度的反饋方法,以便查漏補缺,完成教學目標。

    “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很關鍵。比如讀書時一定要“做筆記”,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具體來說,有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可作摘抄、編提綱、寫體會?作卡片,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斷、佳詞妙句等寫在卡片上,以隨身攜帶,隨時翻閱、背誦 。 “厚積而後薄發”,閱讀積累對於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因此要注重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閱讀、善於積累的讀書習慣、積累的方法一是背記,多背些好詞好句好的語言片段,擴大詞彙量;二是摘記,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可以指導學生積累成語、名言 、警句、歇後語、好詞好句、優美片段、經典文段等。另外,教師還要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以身作則.帶頭讀書,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擴大讀書的範圍,使他們走進社會,養成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語文的習慣,從而提高語文能力。 閱讀教學是書籍、生活與心靈之間的一道橋樑,是學生了解社會、體驗生活、感受幸福、表達自我的過程。做到精讀與略讀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致力於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在感受、體驗、實踐中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進一步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因特爾CPU的字尾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