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囊智囊

    這個問題提得稍微有些籠統,咱們就講一個關於尊敬他人的故事吧。

    子擊出,遭田子方於道,下車伏謁,子方不為禮。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者,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子擊乃謝之。

    這段故事中,子擊即魏文侯的兒子,魏武侯。

    子方即田子方。

    這個故事就是魏擊看到田子方以後,下車以示尊重。

    結果這個田子方不開眼,禮都不還。

    魏擊受了委屈,追上去問。

    老子TMD是太子(那時候沒有太子,領會精神),能囂張;你TMD一個泥腿子你囂張的什麼?

    田子方回答,當然是我這樣的泥腿子能囂張了。

    國君囂張了搞不好會丟了國家,士大夫囂張了搞不好會丟了宗廟。

    我一個泥腿子,再囂張也還是個泥腿子,光腳不怕穿鞋的。

    我有啥好怕的?

    在《東周列國志》裡面,這個故事又被演繹了一番。

    (魏文侯)乃使其世子擊為中山君,擊受命而出,遇田子方乘敝車而來。擊慌忙下車,拱立道旁致敬。田子方驅車直過,傲然不顧。擊心懷不平,乃使人牽其車索,上前曰:“擊有問於子,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笑曰:“自古以來,只有貧賤驕人,那有富貴驕人之理?國君而驕人,則不保社稷,大夫而驕人,則不保宗廟。楚靈王以驕亡其國,智伯瑤以驕亡其家,富貴之不足恃明矣。若夫貧賤之士,食不過藜藿,衣不過布褐,無求於人,無慾於世,惟好事之主,自樂而就之,言聽計合,勉為之留。不然,則浩然長往,誰能禁焉?武王能誅萬乘之紂,而不能屈首陽之二士,蓋貧賤之足貴如此。”太子擊大慚,謝罪而去。

    《東周列國志》裡多了四個典故,分別是楚靈王驕縱亡國,智伯瑤驕縱亡家,武王伐紂和首陽二士的故事。

    楚靈王是春秋戰國時期有名的暴君,太囂張了不可一世,最後終於丟掉了王位自縊而死。

    智瑤是春秋戰國時晉國的執政大臣,聯合韓魏攻打趙國(那時候還沒有趙國,那麼個意思,領會精神),就在將要取得勝利的時候,因為太過囂張,被趙魏韓三家聯手擊敗。

    智瑤的死還不能平息趙無恤的怒火,還把智瑤的頭拿來當馬桶。

    這兩個故事都充分地說明了,越是身居高位越要與人為善,否則就是國破家亡的結局。

    武王伐紂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在武王伐紂以後,兩個商紂的老人,伯夷和叔齊恥於當週臣,併發誓不吃周粟,是為“不食周粟”。

    此二人隱居在首陽山,以吃野菜為生。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然而,就算不吃周粟只吃野菜,這野菜也是在周朝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

    所以,這兩位,捨生而取義,在首陽山上餓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一無所有自然可以笑傲江湖,傲視群雄。

    但我想,“一無所有”不應該是一個現代人應有的追求。

    所以,越是想向上的人,越要與人為善。

    這魏世子擊,也就是日後的魏武侯,不也是能夠尊重泥腿子田子方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看待學校領導在上面講話,有的老師們在下面玩手機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