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倫敦上空的噴火
-
2 # 超級大賭徒000000000
這問題提的水平竟然如此之低?這和“何不食肉糜?”有何差別?多麼愚蠢的提問。抗戰時期連漢陽造都不能人手一支,很多部隊抗著大刀長矛全憑一腔熱血拼死抵抗,拿多少同胞先烈血肉之軀硬生生阻止坦克進犯……
-
3 # 戰爭之王
其實當時的中國軍隊倒是想裝備這些反坦克步槍,但是無奈于軍費、進口渠道等一系列問題,最終沒有成行。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僅裝備有少量的反坦克步槍,發揮的作用也更是微乎其微。
反坦克步槍源自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初是德華人將毛瑟98式步槍進行放大而來的產物,能夠輕易擊穿英軍馬克1坦克、法軍聖沙蒙等坦克,當時也過於笨重,而且彈藥也很特殊,綜合而言製造成本和使用費用都很高。
不過畢竟相對於專用的反坦克炮還是很便宜的,所以反坦克步槍在一戰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各國陸續推出了自己的反坦克步槍,用於作為反坦克火炮的補充,同時也是輕步兵少有的反坦克手段。
而當時的中國軍隊,更多的是步兵作戰,火炮、機槍這種兵器都比較缺乏,因此各地軍閥包括中央軍等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這些裝備上,並沒有重視反坦克步槍等這些武器的引進和仿製工作。結果日本發動機侵華戰爭後,中國軍隊普遍缺乏反坦克武器。即使是中央軍的精銳部隊,也只有少量的德制PAK37式37毫米反坦克炮,大多數時候只能透過地雷、集束手榴彈來消滅日軍裝甲車輛。
後來中國遠征軍在印度得到了英制博伊斯反坦克步槍,以及美製“巴祖卡”火箭筒,這才有了更加可靠的反坦克手段,不過對於大多數中國軍隊而言,這些反坦克武器在整個抗戰期間都是不曾擁有過的。
-
4 # 區域拒止
事實上並不是沒有裝備,雖然裝備量可以說小的可憐,而且時間還比較靠後。這與當時中國的國情有關,抗戰時期軍隊的裝備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戰時邊打邊產的那一批,再就是外國援助或者賣過來的(比如前蘇聯與美國,甚至德國),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原大戰甚至北伐戰爭、晚清時期攢下來的底子(包括庫存裝備和生產裝置)。比如說電視劇里老出現的漢陽造,那東西其實就是晚晴時期的產物。
圖為漢陽88式步槍
問題就在這,無論是晚清時期還是北伐戰爭時,中國境內大大小小的軍閥、派別幾乎都忙於國內的這點事,而對付國內的哪家勢力用得上這反坦克槍?奉系張作霖算一個,可他那“鐵鉤子戰車隊”就幾十輛而已,而且還都是雷諾。都不用專門的反坦克炮,75毫米山、野炮就足夠對付。所以抗戰前的中國即沒有造反坦克槍的工廠,也沒有進口,大部分時候除了炸藥包以外只能靠進口來的反坦克炮(當時國內稱戰車防禦炮,即戰防炮)。
圖為抗戰時曾進口過的pak37“戰防炮”
其實反坦克槍那種東西對歐洲戰場不合適,但當時對中國正合適,我們的對手所用的坦克基本都是反坦克槍可以對付的“薄皮大餡”型,用反坦克槍代替反坦克炮在資源消耗上絕對划得來。可除了上述的問題外還有個更重要的問題,沒人能用。
圖為抗戰後期英國援助的博斯反坦克槍,英軍淘汰了的裝備
要知道那東西的工作原理實際上就是小號的反坦克炮,一戰時期人高馬大的德國士兵們都受不了,開玩笑稱反坦克槍這東西一人只能用兩次,左肩一次,右肩一次,然後躺著等送醫。這種東西對於本身身體素質就不行的中國士兵更不可能好用得了,甚至有記錄稱就算用正確的姿勢完成一次安全的射擊也震得人頭暈眼花半天。所以與其跟反坦克槍較勁,還不如弄幾門37毫米戰防炮來得實在。
-
5 # 中196561685
還想裝備反坦克導彈呢!
連中正步槍都不能人手一支,子彈、手榴彈都配置不夠,還說什麼反坦克槍了。
對普通軍官和士兵的軍事教育都沒有,就是給了武器也沒有多大效用。
-
6 # 飛翔的熊貓86632852
那個晉惠帝說過一句名言:何不食肉糜?
你這問得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就抗戰時中國的軍工生產,連漢陽造都不能保證人手一條,哪有時間精力去玩反坦克槍?
-
7 # 深度工場
抗戰時期,中國是裝備有反坦克步槍的,也就是戰防槍。截止到1944年年底,美國武器抵達中國裝備遠征軍的有,衝鋒槍2724把,機槍663挺,戰防炮70門,火箭筒524具,迫擊炮284門,戰防槍651把,山炮302門,子彈1.6億發。
後來還有一批用來裝備國內部隊,包括618把反坦克步槍。這批步槍都是加拿大生產的英式反坦克槍,這種博斯反坦克步槍總產量有62000把。同時,這種步槍也是抗戰中國裝備過最重的步槍,足足有16公斤以上。
在遠征軍一般是一個步兵營配備一個反坦克步槍班,擁有3把博斯反坦克槍。一把反坦克槍可以安裝5發子彈,在600米內都有較高精度。中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反坦克槍是在1945年初,鄂北和豫西戰役期間。
中國第78軍使用反坦克步槍伏擊了一支日軍裝甲車輛,擊毀9輛日軍輕型坦克。但是這種武器在中國沒有得到很好的效能拓展,後來就慢慢淘汰了。而美軍裝備反坦克槍,實際上並不是靠這種槍打坦克,美軍單兵打坦克依靠火箭筒。
美軍裝備一大堆反坦克槍,主要是當做遠端狙擊步槍使用。或者按時髦的說法是狙擊型反器材槍使用,狙殺日軍碉堡和機槍火力點,甚至是直接狙人。
回覆列表
國軍在抗戰中後期是使用過反坦克槍的(當時稱為戰車防禦槍),現在已知的使用過的只有英制博伊斯斯.55英寸(13.9mm)反坦克槍。
博伊斯反坦克槍137年裝備英軍,二戰初期對付德國那些薄皮輕坦還湊合,可到41年就已經力不從心了被PLAT反坦克拋射器取代。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遠征軍進入緬甸前,英軍便提出可以提供在英軍序列中已經雞肋的博伊斯反坦克槍給中國軍隊使用。
美國正式參戰後,國府也向美國提出提供3000只反坦克槍(由加拿大生產)
緬甸陷落後,中緬公路完全斷絕,一切外援物資只能透過駝峰航線來運輸,國府要求的3000挺反坦克槍一直沒能到齊,一直到1944年10月國軍也只收到618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