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影響談談在低碳經濟時代我們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氣候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何變化都會對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經濟系統產生影響.目前面對日益惡化的氣候現象,它的負面影響更受關注,因為不利影響可能會危及人類社會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現今低碳經濟成為熱點問題,應該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內外因的綜合作用力,正推動著中國走向低碳經濟的時代.今年世界環境日6月5日,中國的主題就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作為中國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肩負起應有的責任與使命,共建我們的綠色家園!
全球暖化,不僅帶來了沙塵,還有暴風雪、寒流,暴雨、熱浪等等極端天氣接踵而來.專家預測,全球氣候還會進一步變暖,並且變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美國的《科學》雜誌,刊登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稱2009年之後,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氣溫將超過歷史上最高的1998年,將有更多的極端天氣頻繁出現,人類不得不面臨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的考驗.同時聯合國評估報告提醒,人類如果不重視環保,到本世紀末,平均氣溫最多將上升6.3攝氏度,這是一個怎樣可怕的數字?簡單講,如果平均氣溫上升3攝氏度,僅在亞洲,每年就有700多萬人,面臨洪水侵襲.如果氣溫上升4攝氏度,全球就會有30多億人,面臨缺水問題.
去年入秋以來,中國西南、江南、華南部分地區發生了嚴重乾旱.在中國降雨量最為豐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旱魃肆虐.農田龜裂、塘壩乾涸、河溪斷流……3月23日,來自國家防總的統計資料顯示,因乾旱造成飲水困難的人數已達2271萬,其中旱情最嚴重的雲、貴、川、桂、渝五省份達1805萬人;中國耕地受旱面積1.14億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8796萬畝(重旱2798萬畝,乾枯1381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612萬畝.其中西南五省份耕地受旱面積達9654萬畝,佔85%.
除了乾旱、氣候反常、全球變暖之外,水資源短缺、居住環境惡化 、經濟損失加劇 、海平面上升、 人類健康受威脅、 物種變化加劇等等眾多問題都亟待解決.
發展低碳經濟、構建低碳城市不僅是政府、專家的事,積極樹立低碳生活理念也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低碳經濟”不僅意味著製造業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汙染的落後生產能力,推進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而且意味著引導公眾反思哪些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費能源、增排汙染的不良嗜好,從而充分發掘服務業和消費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低碳生活,是一種自然而然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注意節電、節油、節氣、垃圾回收以及綠色出行,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每個節能細節做起.很多低碳生活方式,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即使是再小的一份力量,都是對發展低碳經濟、構建低碳社會的一種支援.
聯絡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影響談談在低碳經濟時代我們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氣候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何變化都會對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經濟系統產生影響.目前面對日益惡化的氣候現象,它的負面影響更受關注,因為不利影響可能會危及人類社會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現今低碳經濟成為熱點問題,應該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內外因的綜合作用力,正推動著中國走向低碳經濟的時代.今年世界環境日6月5日,中國的主題就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作為中國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肩負起應有的責任與使命,共建我們的綠色家園!
全球暖化,不僅帶來了沙塵,還有暴風雪、寒流,暴雨、熱浪等等極端天氣接踵而來.專家預測,全球氣候還會進一步變暖,並且變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美國的《科學》雜誌,刊登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稱2009年之後,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氣溫將超過歷史上最高的1998年,將有更多的極端天氣頻繁出現,人類不得不面臨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的考驗.同時聯合國評估報告提醒,人類如果不重視環保,到本世紀末,平均氣溫最多將上升6.3攝氏度,這是一個怎樣可怕的數字?簡單講,如果平均氣溫上升3攝氏度,僅在亞洲,每年就有700多萬人,面臨洪水侵襲.如果氣溫上升4攝氏度,全球就會有30多億人,面臨缺水問題.
去年入秋以來,中國西南、江南、華南部分地區發生了嚴重乾旱.在中國降雨量最為豐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旱魃肆虐.農田龜裂、塘壩乾涸、河溪斷流……3月23日,來自國家防總的統計資料顯示,因乾旱造成飲水困難的人數已達2271萬,其中旱情最嚴重的雲、貴、川、桂、渝五省份達1805萬人;中國耕地受旱面積1.14億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8796萬畝(重旱2798萬畝,乾枯1381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612萬畝.其中西南五省份耕地受旱面積達9654萬畝,佔85%.
除了乾旱、氣候反常、全球變暖之外,水資源短缺、居住環境惡化 、經濟損失加劇 、海平面上升、 人類健康受威脅、 物種變化加劇等等眾多問題都亟待解決.
發展低碳經濟、構建低碳城市不僅是政府、專家的事,積極樹立低碳生活理念也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低碳經濟”不僅意味著製造業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汙染的落後生產能力,推進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而且意味著引導公眾反思哪些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費能源、增排汙染的不良嗜好,從而充分發掘服務業和消費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低碳生活,是一種自然而然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注意節電、節油、節氣、垃圾回收以及綠色出行,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每個節能細節做起.很多低碳生活方式,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即使是再小的一份力量,都是對發展低碳經濟、構建低碳社會的一種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