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牧螢童子

    自唐朝武將權職過大以至於藩鎮割據,造成五代十國之亂,到宋太祖被手下將士“黃袍加身”,欺負孤兒寡母發動陳橋兵變,統治者對手握軍權(有時候沒有軍權,可實實在在有軍隊)的大將就很忌諱。

    所以儘管南宋皇帝趙構在國家危亡之際,也忌憚岳飛韓世忠等將領,不斷地排擠打壓他們。

    到了明朝,又經歷了明成祖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奪了侄兒的江山,更加深了對武將的排斥。

    加之程朱理學在明朝達到了高峰,儒家中庸治天下的思想盛行,在明朝建國一百年後文官集團業已成熟,甚至足以與皇權抗衡,也就是說,武將的權利和待遇達到了歷史的最低點。

    士兵退役歸來一無是處,因為周圍環境都在講文章講經學講理學,他在軍隊的訓練一回到社會上只會被人鄙視,被人當成粗魯的野人。

    武將基本上沒有什麼話語權,帶兵在外,朝廷的文官不得不防,於是軍隊後續的補給歸文官掌控。

    而且由於對武將的輕視,使得對將領的教育僅限於刀槍弓馬是否嫻熟,文字只需粗略認識即可,所以培育出的將領大多沒有戰略思維,更被文官嫌棄,如此惡性迴圈,使得最後在軍政方面都由文官指揮。

    總之,當時文官主管會武將人事調動,交通運輸等方面,甚至隨意彈劾武將,使得明朝有規模最大的常備軍,軍隊戰鬥力和指揮調動卻跟不上,以至於區區數百倭寇便可在大明東南沿海橫行霸道。

    ——參考書目: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吳晗《明史簡述》,孟森《明史講義》

  • 2 # Loyoung

    一個朝代的更替都是由一些起義開始的,起義之初免不了要發生戰爭,俗話說戰亂出名將,朱元璋當初打天下徐達,馮勝,常遇春可謂功不可沒。由於戰爭需要打仗所以那個時候一般武將都是更有話語權的。隨著起義的勝利,天下的統一,一個國家就此形成!國家形成就離不開治理,劉伯溫,李善長這些能人異士就開始顯露出他們驚人的治理能力。然後國家治理的條條有序的時候,皇帝就該考慮怎樣讓他後代能長久安穩保住帝位的時候了,畢竟人都逃不過終將一死!山鳥盡良弓藏,卸磨殺驢這些手法就統統出來了~歷朝歷代都有丞相這個職位的,或許朱元璋能力太強,硬生生的是把丞相這個職位也給廢除掉了,為的就是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夠千秋外載~廢除之後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可謂是活脫脫的把朱元璋給累死了。畢竟歷朝歷代丞相這個職位一直存在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這個職位說白了也就是幫皇帝分憂的!所以少了丞相這個職位肯定還會有其它代替的!這不後來登基的皇帝就設立了內閣,內閣由皇上選出首輔,幫助分擔處理一些政務~隨著後來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內閣權利也越來越大,因為內閣本來就是文官集團構成的,選拔也是由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很多還未考試就已經在內閣站隊了,這樣就導致內閣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集團,而且屹立不倒。皇帝對內閣的依賴也逐漸加重,頂峰時期可以說內閣直接控制朝野!在加上和平時期武將幾乎沒有用武之地,最終導致成了文官的天下。

  • 3 # 浴火淬鋼

    明朝以文御武實際是沿襲了宋朝以文制武的策略。趙匡胤黃袍加身成為一代開國君主,坐穩江山後害怕歷史重演,杯酒釋兵權,削弱武官權力,加強中央集權,導致重文輕武的局面。明朝朱元璋坐穩江山後吸取宋太祖的經驗教訓,對待勳武更是狗烹臣亡,噬殺成性,尤其是朱棣篡位稱帝后有過之而無不及,皇帝抑武揚文,國家崇文輕武,致使文官集團坐大,以文御武便成國政朝規。

  • 4 # 陽光老人4782980942

    其實古代是以武治國,後以儒治國,太平盛世儒治而腐,致國弱,又以武興而建國,週而復始今。這是毛澤東思考怎樣才能改變這種怪劇,所以才喊出人民萬歲,以人民為根本,達到國運永盛。

  • 5 # 漩渦鳴人yy

    其實這件事情我們去看一位明朝武將的一生,就可以知道這件事情了。

    這位武將名字叫做戚繼光,可以說他所在的一生,正是整個明朝的軍事歷史演化的一生,一切都要從他在東南沿海抗倭功成名就以後,朝廷選派他的戚家軍北上去鄭守邊關。

    在明朝,你如果是在地方上面表現優秀的軍隊,或者是官方認可你的戰鬥力的軍隊,都會掉到北方邊關去防衛遊牧民族,這一點我們可以去參考一下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她還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把各個武將的優秀計程車兵,調集到中央組成進軍,也就是林沖所謂的80萬禁軍教頭的那隻進軍部隊,很簡單,皇帝手裡掌握的軍隊永遠是最多的,最好的最強的,其他地方的武將,你拿什麼跟皇帝爭第一第二。

    明朝也是幹著相同的事情,他把優秀的武將集結到邊關,天子守邊關。這是明朝一個特有的現象,軍隊在邊關,天子也在邊關,所以軍隊只直接聽從皇帝的命令。

    第二件事情,戚繼光這個人並不是傳統武將出身,這個人出身貧寒,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到北京城去參加過武科,後來正好趕上蒙古騎兵把北京城給包圍了,戚繼光在守城之餘寫了一本書,還暢銷海內外。

    戚繼光這個人出生貧寒,明朝大部分武將你看她的出生的話,實際上也並沒有高貴到哪裡去,至少他們的出生並不是來自於明朝建國之初的那一批武將,這才是真正意義上傳統的武將,勳貴集團,比如說朱元璋手底下的淮西勳貴。

    自從經歷過朱元璋的大清洗,再加上在這之後的土木堡兵變,武將勳貴集團已經遭到了最沉重的打擊,幾乎都到了一種絕種的地步,不僅如此,就連當時文官都覺的武將這個職務可以可有可無了,不需要這些人再去進行世襲制的承擔這種武將爵位了,沒有了家族沒有了背景,你靠什麼在朝堂之上和那些文官去爭?

    第三件事情,戚繼光曾經在北方邊關鎮守的時候,發現自己軍隊穿著的戰甲有問題,都是以次充好,甚至有了戰甲根本就沒有防禦能力,本身出了這種事情,第一反應肯定是寫一本奏摺,直接上交給皇帝。

    我們仔細想一想,如果說袁崇煥真的能夠跟崇禎皇帝搭上話,崇禎皇帝會聽一個小太監的流言蜚語嗎?那袁崇煥可能因為皇太極的反間計死於非命嗎?

    說到底,整個一個大明王朝是圍繞著皇帝傳的,皇帝賢明,整個國家就鮮明,皇帝不嫌米,整個國家就昏庸,皇帝一旦發失心瘋了,那整個國家跟著他一起陪葬,崇禎就是這麼幹,本來李自成跑到北京城就想要點東西就走,結果皇帝自己把大門給打開了得崇禎皇帝自吊了!

  • 6 # 頂級明月3r

    從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到明成祖朱棣靖難成功,共出現了兩期批功勳家族。

    明初,實行文武並重的制度。而後土木堡之變,幾十萬大軍死傷過半,損失慘重,開國武人勳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在土木堡之變被消滅殆盡,此時文武失衡。

    為了制衡文官集團,不得已,皇帝成立內廷,透過內廷的宦官來制衡文官集團,導致東廠、西廠權利大增。

    此後,大臣與君主離心離德,文官勢力逐漸興盛,發展到以文治武狀態,武官勢力逐漸沒落。

    而後明末東林黨黨爭,無心國事,致使清朝入關,明朝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只能給未來的另一半推薦一部動漫,你會給他推薦哪部?原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