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謙宮靈羽

    看過基本東野圭吾的小說,裡面人物的生活習慣、社會風情很多都有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

    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喪葬禮儀,很是莊重嚴肅,而且保留得比較完整——如果東野圭吾寫的是比較真實的話,哈哈!

  • 2 # 戒定慧2

    說到日本的文化,腦海裡浮現出幾樣東西。一是日本的動畫片,一幀一幀極具畫面感,有一種寧靜與純淨相結合的美,小孩子都喜歡看,而且看日本動畫片,小孩子不會學壞。二是小時候看李連杰主演的《精武英雄》,陳真和船越文夫打鬥後的一段對話,船越文夫對陳真說練武的目標是要將人的體能推到最高極限,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要了解宇宙蒼生。這段對話也是中日文化的一個小小的碰撞。三是日語。我曾經學了一段時間的日語,如果說英語是表音文字,漢語是表意文字,日語就是介於兩者之間。透過學習日語,更容易進入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日本人的生活其實就是一種修行。日本人的心更接近於“定”的狀態,這使他們有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這種力量可以解釋他們的武士道精神,可以解釋切腹的無懼,可以解釋變態的整潔,可以解釋不知疲倦的禮節,可以解釋災難面前的淡定,可以解釋經濟、科技上的奇蹟。因為日本的文化,就是一種修行文化,有一種超越世俗的力量,這注定了這個民族的不平凡。

  • 3 # 風轉了幾個彎

    感覺日本文化的特點在於真實,很認真的真實。

    細節的真實

    《千與千尋》的再度上映,給了許多情懷粉重溫電影,找尋自己的機會。整部電影除了宮崎駿每一幀人物場景畫面呈現的小美好,久石讓悅耳動聽音樂也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但最讓我觸動的卻是影片細枝末節裡瑣碎的真實。無論是湯屋外年久失修的樓梯,還是從河神肚子裡拖出的人類垃圾,都秉持著宮崎駿動畫一貫的隱喻。

    然而其對細節的嚴謹絕不止於此。如《側耳傾聽》一開頭,樓道燈下環繞的小飛蟲;如《龍貓》裡因老舊而不好開啟的木窗;如《魔女宅急便》裡因為影響交通規則而被訓的琪琪等。

    這種對細節的真實也絕不止於宮崎駿,亦不止於動畫。

    新海誠《你的名字》在新幹線上的偶遇,彼時的瀧拿著一本便籤本在背單詞。

    便籤上寫的其實是:Have you seen Tiamat"s comet?你有木有見過Tiamat彗星(即影片中落下的彗星)?

    《佐賀的超級阿嬤》裡貧窮而拮据的廚房場景,堆放著從河流漂來曬乾的柴。

    《藝伎回憶錄》裡琴棋書畫,歌舞奏樂,茶道插花等才藝禮儀的完美呈現。《朝九晚五》裡十元小姐姐和《挪威的森林》裡綠子小姐姐家的廚房,琳琅滿目的廚具真的是很符合小女生對廚房的嚮往了。

    文學的真實

    提起電影《挪威的森林》便不得不提村上春樹和他的書。

    《挪威的森林》裡有一處描寫,渡邊問綠子的父親喝水嗎?他點了一下大約四毫米幅度的下顎。我曾一度糾結在這四毫米幅度的下顎,真的做不到鴨!

    《海邊的卡夫卡》是讓我喜歡村上的源頭,總感覺他的文字具有神奇的魔力,讓你不得不回味下去。

    這個世界上,不單調的東西讓人很快厭倦,不讓人厭倦的大多是單調的東西。向來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單調的時間,但沒有忍受厭倦的餘地。

    《且聽風吟》

    1970年夏、あの日の風は、ものうく、ほろ苦く通り過ぎていった。僕たちの夢は、もう戻りはしない。

    (1970年夏,那時的風是,萎靡而苦樂參半地吹拂過。我們的夢,再也不會重來了。)

    開章便被這句話吸引,讀來美且文藝,蘊含著淡淡的憂傷,一句再也不會重來了,又有些許往事隨風的灑脫釋然。村上的情感美好而細膩,躍然紙上的孤獨彷彿有穿透力,只是淡淡的講述,讀時彷彿能相交,其實也只不過是平行時空的重疊。

    日本文學好像經常給人這樣的感覺,孤寂,溼冷,壓抑,娓娓道來,繼又釋然。以真實為基礎,自力生成浪漫的“物哀”。從川端康成《雪國》萬物同歸於寂/蒼茫而荒涼的虛無,到紫式部在《源氏物語》裡對人事物,世間百態的感動與悲憫,再到夏目漱石《我是貓》毫不遮掩誇張的戲謔與諷刺。悲劇的美學意義是出於對人性的淨化與昇華,日本文學的“真實”也正源於此。

    生活的真實

    很多人嚮往著充滿“儀式感”的生活,但很多人的“儀式感”又被生活的瑣碎消磨。

    在看日劇,日漫,日本文學時,主人公認真生活的態度時常感動著我。不論是回家時的:“ただいま。”(我回來了)表現打擾你們不好意思;還是吃飯時的:“いただきます。”對食物的感激與虔誠;亦或是別離時;“失禮します”(失禮了)為分開而感到抱歉。語言的謙敬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日本人的性格。這種克己復禮的生活態度也正影響的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得不說,在追求細節,內心和生活的真實這方面,日本的文化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 4 # 東經日語

    日本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作為日本的象徵在世界範圍內廣為人知。富士山作為眾多藝術作品的題材體現日本文化特點在藝術層面影響深遠,自古以來被譽為靈峰。若是第一次去日本,富士山是一定要去的。

    日本清酒是借鑑中國黃酒的釀造法而發展起來的,是典型的日本國酒。日本人常說,清酒是上帝的恩賜,清酒已成為日本的國粹,體現了日本文化特點。清酒與日餐搭配飲用,既輕度又爽口,既香又易入口。

    相撲是日本的國粹,來源於日本神道教的宗教儀式,人們在神殿為豐收之神舉行比賽,盼望能帶來好的收成。相撲是日本人特別喜歡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是一項傳統的日本文化特點。大多數優秀相撲手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運動員,在東京和大阪,都可以觀看相撲比賽

    日本是世界第一動漫強國,日本動漫是日本動畫和日本漫畫的合稱,其動漫作品蘊含了本土的根源文化與日本文化特點製作,而且動漫具有著對不同層次觀眾群體的思考。日本動漫憑著劇情的創新和趣味性在全球佔有著重要地位,其動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創新和吸引力,這是其他國家動漫望塵莫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出穢的水稻遇八級大風吹斜倒,有什麼辦法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