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文學家中,最著名的當數"江左三大家":錢謙益、龔鼎孳和吳偉業
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號牧齋,又號蒙叟,江蘇常熟人。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入清以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充明史館副Quattroporte。藏書之富,幾埒內府。後來常熟一帶藏書蔚然成風,跟錢謙益的提倡有很大的關係。
錢氏早歲科名,交遊滿天下。年青時即喜古書善本,曾購得明代劉鳳、錢允治、楊儀、趙用賢的舊藏,由是更不惜重貲購古本,以致"書賈奔赴捆載無虛日"。錢謙益所藏多宋元舊刻,為此他不辭辛勞,四處奔走尋訪,明王世貞不惜以一座莊園代價換得的《兩漢書》後來因故散落於民間,即是錢謙益以數年時間追蹤查詢,最後終於以一千二百金的高價覓得。
錢謙益中年時曾構拂山水房藏其所收之書,晚年則居紅豆山莊,新建絳雲樓,又把平生所收籍重加繕治,分類編目,結果整整裝滿七十三大櫃,貯於樓中。望著滿屋書籍,錢謙益感慨地說:"我晚而貧,書則可雲富矣。"不幸僅十多天之後,家中不慎因剪燭引起大火,絳雲樓全部藏書竟因此毀於一旦。據說書樓起火時,錢謙益指揮烈焰上,大叫:"天能燒我屋內書,不能燒我腹內書。"事後又痛心疾首地說:"甲申之亂,古今書史圖籍一大劫也,吾家庚寅之火,江左書史圖籍一小劫也。
錢謙益本飽學之士,對版本目錄亦十分精通。曹溶《絳雲樓書目題詞》說:"宗伯每一部書,能言舊刻若何,新版若何,中間差別幾何,驗之纖悉不爽,蓋於書無所不讀,去他人徒好書束高閣者遠甚。"但同時也指出他藏書太偏執:"一所收必宋元版,不取近人所刻及鈔本,雖蘇了美、葉石林、三沈集等,以非舊刻,不入目錄中;一好自矜嗇,傲他氏所不及,片楮不肯借出。"乃至"有單行之本,燼後不復見於人間"。這其中還有一段插曲:錢謙益與曹溶本相交甚厚,曹在京師時,堂上列書六、七千冊,錢常去曹處看書,每見自家所乏,恆借鈔,曹則希冀異日可因此借觀錢氏之書。曹則問錢:"先生必有路振《九圖志》、劉?妒湍輟罰瞎樾腋娼琛"錢當下許諾,不料事後竟後悔道:"我家無此二書。"及至絳雲火,曹溶前來吊其災,錢方後悔地說:"我有惜書癖,畏因借輾轉失之。子曾欲得《九國志》、《十國紀年》,我實有之,不以借子。今此書永絕矣。使鈔本在,餘可還鈔也。"
絳雲樓火災後,錢謙益根據記憶,追錄成《絳雲樓書目》。書目對宋元版本情況多有記載,是一部極有價值的私家藏書目錄。錢謙益除絳樓外,在其故第東城還有少量藏書,包括宋版《兩漢書》等,加上他後來又陸續收集到的部分,在他去世後均歸其族孫錢曾。
龔鼎孳(1615-1673),字孝升,號芝麓,祖籍江西臨川,後遷安徽合肥,詩人。與吳偉業、錢謙益並稱為江左三大家。崇禎七年(1634)進士,龔鼎孳在兵科任職,前後彈劾周延儒、陳演、王應熊、陳新甲、呂大器等權臣;明亡後,先降李自成,後降清,官至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吳偉業稱讚龔鼎孳為官“唯盡心於所事,庶援手乎斯民”。著有《定山堂集》等等。
吳偉業(1609~1672) 明末清初詩人。字駿公,號梅村。先世居崑山,祖父始遷太倉(今皆屬江蘇)。少時"篤好《史》、《漢》,為文不趨俗"(《鎮洋縣誌》),受張溥賞識,收為學生。崇禎四年(1631)中進士,授翰林編修,後任東宮講讀官、南京國子監司業等職。南明福王時,拜少詹事,因與馬士英、阮大鋮不合,僅任職兩月便辭官歸裡。清朝順治十年(1653),被迫赴京出仕。初授秘書院侍講,後升國子監祭酒。三年後奔母喪南歸,從此隱居故里直至去世。吳偉業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際,仇視農民起義軍,對清統治者也無好感。他屈節仕清,一直認為是"誤盡平生"的憾事,在詩文中多有表露。
吳偉業詩今存1000多首,他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四庫全書總目》評論說:"其少作大抵才華豔發,吐納風流,有藻思綺合、清麗芊眠之致。及乎遭逢喪亂,閱歷興亡,激楚蒼涼,風骨彌為遒上。"頗能概括其特色及前後變化。他的詩歌多寫哀時傷事的題材,富有時代感。他的近體詩中的佳作有《過吳江有感》、《過淮陰有感》、《雜感》、《揚州》、《讀史雜感》、《懷古兼吊侯朝宗》等。其中《揚州》四首,更是他七律的力作。而他的七言歌行更為出色,音節極佳,情韻悠然,其中如《圓圓曲》諷刺吳三桂降清;《永和宮詞》、《蕭史青門曲》寫田妃、公主的身世遭遇;《楚兩生行》、《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歌》寫藝人的飄零淪落;《臨江參軍行》頌揚抗清將領;《松山哀》諷刺洪承疇降清,內容深婉,有"詩史"之稱。他還有一些反映民間疾苦之作,如《直溪吏》、《臨頓兒》、《堇山兒》、《馬草行》、《捉船行》等。不過吳偉業的七言歌行也有用典過多的缺點。
吳偉業詞作不多,但傳誦頗廣。陳廷焯評論說:"吳梅村詞,雖非專長,然其高處,有令人不可捉摸者,此亦身世之感使然。"又說:"梅村高者,有與老坡神似處。"(《白雨齋詞話》)其風格與詩近似,清麗哀婉。如〔滿江紅〕《蒜山懷古》,詠鎮江府事,聲情悲壯;〔賀新郎〕《病中有感》,自怨自艾,悲感萬端,感人至深。
吳偉業著作有《梅村家藏稿》,《梅村詩餘》,傳奇《秣陵春》,雜劇《通天台》、《臨春閣》、史乘《綏寇紀略》等。
當然,這三個所謂的名人都是變節之徒,都與當時的"秦淮八豔"中的人物的關係非同尋常!!例如:錢謙益與柳如是,龔鼎孳與顧橫波、吳偉業與卞玉京!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中,最著名的當數"江左三大家":錢謙益、龔鼎孳和吳偉業
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號牧齋,又號蒙叟,江蘇常熟人。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入清以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充明史館副Quattroporte。藏書之富,幾埒內府。後來常熟一帶藏書蔚然成風,跟錢謙益的提倡有很大的關係。
錢氏早歲科名,交遊滿天下。年青時即喜古書善本,曾購得明代劉鳳、錢允治、楊儀、趙用賢的舊藏,由是更不惜重貲購古本,以致"書賈奔赴捆載無虛日"。錢謙益所藏多宋元舊刻,為此他不辭辛勞,四處奔走尋訪,明王世貞不惜以一座莊園代價換得的《兩漢書》後來因故散落於民間,即是錢謙益以數年時間追蹤查詢,最後終於以一千二百金的高價覓得。
錢謙益中年時曾構拂山水房藏其所收之書,晚年則居紅豆山莊,新建絳雲樓,又把平生所收籍重加繕治,分類編目,結果整整裝滿七十三大櫃,貯於樓中。望著滿屋書籍,錢謙益感慨地說:"我晚而貧,書則可雲富矣。"不幸僅十多天之後,家中不慎因剪燭引起大火,絳雲樓全部藏書竟因此毀於一旦。據說書樓起火時,錢謙益指揮烈焰上,大叫:"天能燒我屋內書,不能燒我腹內書。"事後又痛心疾首地說:"甲申之亂,古今書史圖籍一大劫也,吾家庚寅之火,江左書史圖籍一小劫也。
錢謙益本飽學之士,對版本目錄亦十分精通。曹溶《絳雲樓書目題詞》說:"宗伯每一部書,能言舊刻若何,新版若何,中間差別幾何,驗之纖悉不爽,蓋於書無所不讀,去他人徒好書束高閣者遠甚。"但同時也指出他藏書太偏執:"一所收必宋元版,不取近人所刻及鈔本,雖蘇了美、葉石林、三沈集等,以非舊刻,不入目錄中;一好自矜嗇,傲他氏所不及,片楮不肯借出。"乃至"有單行之本,燼後不復見於人間"。這其中還有一段插曲:錢謙益與曹溶本相交甚厚,曹在京師時,堂上列書六、七千冊,錢常去曹處看書,每見自家所乏,恆借鈔,曹則希冀異日可因此借觀錢氏之書。曹則問錢:"先生必有路振《九圖志》、劉?妒湍輟罰瞎樾腋娼琛"錢當下許諾,不料事後竟後悔道:"我家無此二書。"及至絳雲火,曹溶前來吊其災,錢方後悔地說:"我有惜書癖,畏因借輾轉失之。子曾欲得《九國志》、《十國紀年》,我實有之,不以借子。今此書永絕矣。使鈔本在,餘可還鈔也。"
絳雲樓火災後,錢謙益根據記憶,追錄成《絳雲樓書目》。書目對宋元版本情況多有記載,是一部極有價值的私家藏書目錄。錢謙益除絳樓外,在其故第東城還有少量藏書,包括宋版《兩漢書》等,加上他後來又陸續收集到的部分,在他去世後均歸其族孫錢曾。
龔鼎孳(1615-1673),字孝升,號芝麓,祖籍江西臨川,後遷安徽合肥,詩人。與吳偉業、錢謙益並稱為江左三大家。崇禎七年(1634)進士,龔鼎孳在兵科任職,前後彈劾周延儒、陳演、王應熊、陳新甲、呂大器等權臣;明亡後,先降李自成,後降清,官至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吳偉業稱讚龔鼎孳為官“唯盡心於所事,庶援手乎斯民”。著有《定山堂集》等等。
吳偉業(1609~1672) 明末清初詩人。字駿公,號梅村。先世居崑山,祖父始遷太倉(今皆屬江蘇)。少時"篤好《史》、《漢》,為文不趨俗"(《鎮洋縣誌》),受張溥賞識,收為學生。崇禎四年(1631)中進士,授翰林編修,後任東宮講讀官、南京國子監司業等職。南明福王時,拜少詹事,因與馬士英、阮大鋮不合,僅任職兩月便辭官歸裡。清朝順治十年(1653),被迫赴京出仕。初授秘書院侍講,後升國子監祭酒。三年後奔母喪南歸,從此隱居故里直至去世。吳偉業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際,仇視農民起義軍,對清統治者也無好感。他屈節仕清,一直認為是"誤盡平生"的憾事,在詩文中多有表露。
吳偉業詩今存1000多首,他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四庫全書總目》評論說:"其少作大抵才華豔發,吐納風流,有藻思綺合、清麗芊眠之致。及乎遭逢喪亂,閱歷興亡,激楚蒼涼,風骨彌為遒上。"頗能概括其特色及前後變化。他的詩歌多寫哀時傷事的題材,富有時代感。他的近體詩中的佳作有《過吳江有感》、《過淮陰有感》、《雜感》、《揚州》、《讀史雜感》、《懷古兼吊侯朝宗》等。其中《揚州》四首,更是他七律的力作。而他的七言歌行更為出色,音節極佳,情韻悠然,其中如《圓圓曲》諷刺吳三桂降清;《永和宮詞》、《蕭史青門曲》寫田妃、公主的身世遭遇;《楚兩生行》、《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歌》寫藝人的飄零淪落;《臨江參軍行》頌揚抗清將領;《松山哀》諷刺洪承疇降清,內容深婉,有"詩史"之稱。他還有一些反映民間疾苦之作,如《直溪吏》、《臨頓兒》、《堇山兒》、《馬草行》、《捉船行》等。不過吳偉業的七言歌行也有用典過多的缺點。
吳偉業詞作不多,但傳誦頗廣。陳廷焯評論說:"吳梅村詞,雖非專長,然其高處,有令人不可捉摸者,此亦身世之感使然。"又說:"梅村高者,有與老坡神似處。"(《白雨齋詞話》)其風格與詩近似,清麗哀婉。如〔滿江紅〕《蒜山懷古》,詠鎮江府事,聲情悲壯;〔賀新郎〕《病中有感》,自怨自艾,悲感萬端,感人至深。
吳偉業著作有《梅村家藏稿》,《梅村詩餘》,傳奇《秣陵春》,雜劇《通天台》、《臨春閣》、史乘《綏寇紀略》等。
當然,這三個所謂的名人都是變節之徒,都與當時的"秦淮八豔"中的人物的關係非同尋常!!例如:錢謙益與柳如是,龔鼎孳與顧橫波、吳偉業與卞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