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雨無阻wind
-
2 # 雲兒說歷史
這三郡在諸葛亮手裡也沒有用,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第一:魏華人口4百多萬,蜀國只有1百多萬,實力相差太大;第二:諸葛亮戰法太穩,蜀國耗不起;第三:魏國能將輩出,並非只有司馬懿,而蜀國累死只有諸葛亮一個人
-
3 # 萬川積海
沒什麼關係,看地圖就知道那個位置是個交通不便的山地,說是東三郡就是帶帶高帽就是幾個縣城,能有個一萬戶幾萬人而已,就算是全力幫助孟達奪回三郡,也只便宜了孟達一人,無非是多了個聽宣不聽調的軍閥地頭蛇,什麼實際便宜都沒有。如果說唯一好處的就是可以沿河向東進攻襄陽,不過襄陽可是易守難攻又有樊城互為犄角,後面還有宛城,蜀漢又沒什麼水軍,曹魏可是為了防東吳經營多年,當年關二爺這麼牛樊城都沒打下來,諸葛亮北伐都缺糧缺人,更不可能去碰重兵防守的襄陽了!
-
4 # 追尋那陽光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看一下當時的態勢。三國(魏蜀吳)形成初始就實力而言是曹操最強,在討伐董卓時只有他和孫堅最為拼命這當然也是曹老闆能成功的原因之一,而那時的劉備還不知道在哪裡打野呢?或許連打野都算不上。孫策呢當時還未踏入軍營。後來一系列的事件促使三國形成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看過三國的朋友應該都比我清楚(滅袁術和呂布,幹掉北方擁有最富饒四州的袁紹,兵不血刃搞定荊州,聯孫抗曹,赤壁之戰等等)。三國形成之後的這段時間裡劉備的蜀國也曾出現過輝煌時段,即使是巔峰時期依然不是曹操的對手,只能進行防禦而不能進行像曹氏政權那樣規模化有效果的進攻。有人說關二爺北伐威震華夏,不錯,但是背後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孫氏集團,結果就不用說了。導致劉氏集團損兵折將。劉備當然不甘心與孫氏集團發生了夷陵之戰,這下劉氏集團差點被整破產了。於是諸葛亮從劉備手裡接下這個爛攤子之後,劉老闆便留下少董事長阿斗撒手人寰了。諸葛亮接手的這個集團我們可以從多方面看一下,首先地理,古時講的天時地利人和,地理沒有優勢(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防禦性為主,進攻的話地理被限制了。經濟,當時劉氏集團主要經濟貿易是蜀錦。人口,戰時消耗人口是很多的,而當時的劉氏集團控制的地方只有一州之地,人口不過90萬而已,遠不及曹氏集團的三分之一。而且劉氏集團內部的精英階層也都隕落的很快,到諸葛亮北伐後期已經沒有多少人才可以用了,挑大樑的姜維也是從曹氏集團跳槽過來的。即使諸葛亮擁有這三郡也無法力挽狂瀾,北伐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但諸葛亮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和敬仰的,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代人都為劉氏集團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由於時間關係還有很多沒有說,同時感謝各位看官提出寶貴的意見。
-
5 # 胡侃解密三國
首先,如果說是增加機會那一定是可以的,但是具體的助力能有多大不好說!因為這個還要看人的能力。比如當年關羽在荊州佔有的也只有南郡、武陵、零陵三郡而已,但是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讓曹操、孫權都畏懼,甚至曹操都要考慮遷都避其鋒銳。但是後來的在孟達手中的東三郡,也就是曹丕把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讓孟達獨當一面,但是在孟達反叛的時候被司馬懿出其不意的一下不到一個月就歇菜了。這就是人的差別。
其實關羽做的也不夠好,也是沒有團結好戰友,如果關羽能安撫好孫權,免去後顧之憂,即便再退一步團結好糜芳、傅士仁讓他們能不直接投降,那麼情況就會好很多。如果免去孫權的後顧之憂,那關羽有成功的可能,即便沒有安撫好孫權,如果能團結好戰友,糜芳、傅士仁不是不戰而降那麼關羽至少也可以保命,或者保住荊州三郡。即便再退一步,如果關羽和劉封孟達的關係不是太僵,劉封出兵救關羽的話也能保一命。但是這些都沒有,但是關羽好歹做到了自己前線陣營穩定,但是孟達更是直接出內奸,還沒動手,內奸(申儀)就已經把訊息送出去了,所以孟達完全是一臉懵的接戰,否則的話,雖然孟達實力不及司馬懿,但是據城自守,按新城的兵力,不耗個1,2年恐怕是拿不下的。那麼就有轉機,畢竟當時諸葛亮和東吳都派出了援軍的,但是懵逼的孟達一個月都沒撐到。
所以,這個主要看人,假如東三郡在手,而且諸葛亮能實際控制的話,那將是一個比較好的局面,不亞於之前關羽擁有的荊州三郡,如果此時再能派一員大將代替當年關羽的位置,那隆中對兩路出兵討伐曹魏的局面將再次出現,當時蜀國能有此能力的應該只有一個人了,就是魏延。而且魏延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而且渴望建立功業,如果能讓魏延在東三郡休養生息5到10年,諸葛亮和魏延兩路出兵北伐,成功的機率還是有的,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也僅僅是有機會,畢竟即便蜀有了東三郡整體實力仍然遠不及魏國,只有說服孫權兩家合力,那麼三路或者四路一起北伐成功的機會才比較大。
綜上,能擁有多一個城池都會多一分力,多一點機會,更何況是三郡,但是要想成功僅僅多三郡是遠遠不夠的,時勢瞬時萬變,誰能斷定必然成與不成呢?!
-
6 # 愛歷史君
我是小林,我來回答一下。
(諸葛亮劇照)
東三郡如果在蜀漢手上,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只能多一個戰略進攻方向,但是不能增加成功的機會。為什麼?
我們看看圖上,東三郡指的是西城、上庸、房陵三個地方,先為蜀漢佔據,後來被曹魏奪取。東三郡有一定的戰略價值,可以沿江而下攻取曹魏的襄樊地區。
但是,從此處出兵也有不足之處:
1、順江而下,進攻容易但是撤退難。一旦戰事不利,想要全身而退相當不容易。
2、東三郡地形以山地為主,人口稀少,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反觀下游的襄樊地區,是曹魏的戰略重鎮,經過多年經營,此地兵強馬壯,不易攻取。
3、如果蜀漢政權硬要攻這個方向,曹魏方面肯定會嚴陣以待,難以取得什麼戰果。
總之,蜀漢掌握了東三郡,肯定比沒有強,畢竟是一塊地盤。但是想要從這個方向改變全域性,還是不行的!蜀漢集團丟失荊州後,打下涼州是最好的選擇,也是諸葛亮畢生的志願。可惜諸葛孔明“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回覆列表
主礦堵口悶頭髮展,分礦沒法有效保護,後期經濟跟不上,怎麼都是死局,早晚而已。
至於荊州或涼州,必然守不住的,沒什麼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