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庫魯斯(前117—前56)羅馬將軍、執政官
盧庫魯斯早年參加同盟者戰爭,後為蘇拉部將,隨其與米特拉達悌六世作戰。前74年當選執政官,率軍遠征小亞,打敗米特拉達悌六世,並追擊至亞美尼亞,打敗亞美尼亞國王提格拉尼一世,攻陷其首都。盧庫魯斯是羅馬共和國末期著名將領,著有戰史著作。
龐培(前106—前48)羅馬將軍、執政官
龐培出身貴族,早年作為蘇拉的部將消滅了西西里的馬略派殘部,又轉戰非洲。蘇拉死後,龐培傾向貴族派。前72年,在西班牙鎮壓了塞多留運動。前70年任執政官。前67年迅速剿滅了地中海上的海盜。至前63年,最後打敗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悌六世,之後滅亡敘利亞的塞琉古王國,並佔領巴勒斯坦。前60年,龐培與愷撒、克拉蘇結成同盟。愷撒進軍羅馬後,龐培退往巴爾幹地區,集結兵力與愷撒作戰,初戰小勝後,於前48年在法薩羅戰役慘敗,逃亡埃及被殺。龐培在軍事上頗具才能,也有許多輝煌的戰績,但在政治上的優柔寡斷使其一敗而亡。
安東尼(前82—前30)羅馬將軍、執政官
安東尼早年隨愷撒出徵高盧,成為愷撒最得力的大將,隨其參加了高盧戰爭和內戰的歷次戰役,表現出色。前44年與愷撒一起擔任執政官。愷撒死後,安東尼與屋大維、雷必達結成同盟。前42年,安東尼與屋大維在腓力比戰役中徹底打敗了布魯圖、喀西約指揮的共和派軍隊,安東尼在戰役中起了主要作用。隨後安東尼統治羅馬的東方各行省,進攻帕提亞失敗。他在埃及與女王克莉奧帕特拉結婚後,與屋大維開戰。前31年,雙方決戰於亞克興,由於埃及女王臨陣脫逃,安東尼的軍隊被屋大維殲滅,在逃回埃及後自殺。
屋大維(前63—後14)羅馬皇帝
屋大維是愷撒的甥孫,在愷撒死後,成為其繼承人。前43年屋大維在穆提那擊潰安東尼,之後與安東尼、雷必達結成同盟,共同反對貴族共和派。前42年,屋大維與安東亞克興戰尼的聯軍在腓力比戰役徹底打敗了布魯圖、喀西約指揮的共和派軍隊。前36年,屋大維最後消滅了小龐培的勢力。隨後與安東尼開戰,前31年,屋大維在役中打敗安東尼與埃及的聯軍,隨即佔領埃及,滅亡托勒密王朝。至前30年,屋大維成為羅馬的統治者,後又稱“奧古斯都”,羅馬進入帝國時期。屋大維是羅馬內戰的最後勝利者,羅馬帝國的開創者,其在政治、軍事各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
阿格里帕(前62—前12)羅馬將軍、執政官
阿格里帕出身貧賤,少年時成為屋大維的好友。前37年,屋大維的艦隊被小龐培殲滅,
盧庫魯斯(前117—前56)羅馬將軍、執政官
盧庫魯斯早年參加同盟者戰爭,後為蘇拉部將,隨其與米特拉達悌六世作戰。前74年當選執政官,率軍遠征小亞,打敗米特拉達悌六世,並追擊至亞美尼亞,打敗亞美尼亞國王提格拉尼一世,攻陷其首都。盧庫魯斯是羅馬共和國末期著名將領,著有戰史著作。
龐培(前106—前48)羅馬將軍、執政官
龐培出身貴族,早年作為蘇拉的部將消滅了西西里的馬略派殘部,又轉戰非洲。蘇拉死後,龐培傾向貴族派。前72年,在西班牙鎮壓了塞多留運動。前70年任執政官。前67年迅速剿滅了地中海上的海盜。至前63年,最後打敗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悌六世,之後滅亡敘利亞的塞琉古王國,並佔領巴勒斯坦。前60年,龐培與愷撒、克拉蘇結成同盟。愷撒進軍羅馬後,龐培退往巴爾幹地區,集結兵力與愷撒作戰,初戰小勝後,於前48年在法薩羅戰役慘敗,逃亡埃及被殺。龐培在軍事上頗具才能,也有許多輝煌的戰績,但在政治上的優柔寡斷使其一敗而亡。
安東尼(前82—前30)羅馬將軍、執政官
安東尼早年隨愷撒出徵高盧,成為愷撒最得力的大將,隨其參加了高盧戰爭和內戰的歷次戰役,表現出色。前44年與愷撒一起擔任執政官。愷撒死後,安東尼與屋大維、雷必達結成同盟。前42年,安東尼與屋大維在腓力比戰役中徹底打敗了布魯圖、喀西約指揮的共和派軍隊,安東尼在戰役中起了主要作用。隨後安東尼統治羅馬的東方各行省,進攻帕提亞失敗。他在埃及與女王克莉奧帕特拉結婚後,與屋大維開戰。前31年,雙方決戰於亞克興,由於埃及女王臨陣脫逃,安東尼的軍隊被屋大維殲滅,在逃回埃及後自殺。
屋大維(前63—後14)羅馬皇帝
屋大維是愷撒的甥孫,在愷撒死後,成為其繼承人。前43年屋大維在穆提那擊潰安東尼,之後與安東尼、雷必達結成同盟,共同反對貴族共和派。前42年,屋大維與安東亞克興戰尼的聯軍在腓力比戰役徹底打敗了布魯圖、喀西約指揮的共和派軍隊。前36年,屋大維最後消滅了小龐培的勢力。隨後與安東尼開戰,前31年,屋大維在役中打敗安東尼與埃及的聯軍,隨即佔領埃及,滅亡托勒密王朝。至前30年,屋大維成為羅馬的統治者,後又稱“奧古斯都”,羅馬進入帝國時期。屋大維是羅馬內戰的最後勝利者,羅馬帝國的開創者,其在政治、軍事各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
阿格里帕(前62—前12)羅馬將軍、執政官
阿格里帕出身貧賤,少年時成為屋大維的好友。前37年,屋大維的艦隊被小龐培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