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胖小娥
-
2 # 小魔蝦ceo
10畝蝦塘才出貨200斤,目前起不到貨,隨著氣溫越來越好,小龍蝦只會越來越難捕捉為什麼呢?說說個人理解!
1.早期發病大量死亡過,塘口小龍蝦密度小!
2.環境惡劣,沒有什麼水草,小龍蝦生存環境差大量偷死。!進洞!
3.投食量不足,互相殘殺!
以上3種現象是主要導致小龍蝦高溫季產量低原因!沒有死蝦情況,我們可以以下操作!
1.補種水草,加大水位至1米左右,可以有效預防小龍蝦打洞。投食量跟上!2.出現大量進洞,我們可以今晚加水淹洞讓小龍蝦出洞,
-
3 # 清清說蝦
小龍蝦有喜歡打洞的習性,特別是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會躲在洞穴中生活,給捕撈帶來很大的困難。
放置地籠確捉不到蝦是為什麼呢,下面介紹可能造成的原因:
1、蝦苗投放時大小不一,投放密度過大;在食物不充足的情況下,大蝦會攻擊小蝦,造成小蝦死亡。
2、池塘底質差,有害物質、細菌超標,容易導致小龍蝦發病,出現大量死亡。
3、塘內水草太少,影響小龍蝦的棲息環境,使它容易受到天敵的傷害,導致它逃跑或進洞、死亡。
4、雜魚過多,會跟小龍蝦搶食餌料。
5、地籠網眼過大,而小龍蝦個頭太小。
6、防逃網設定不當。
以上幾種情況是導致小龍蝦高溫季節產量低的主要原因。養殖戶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法來解決:
1、在選擇蝦苗時,儘量挑選大小差不多的;每畝投放20--25公斤,大約四千至五千尾;餌料投放量佔小龍蝦重量的6%-8%左右。
2、可每畝使用生石灰80--100公斤消毒,同時用EM菌、芽胞桿菌來改善水質,並且更換塘內水體。
3、補充水草,使水草佔塘內水體面積的50%左右,並加深水位至1.2--1.5米。
4、使用茶柏來清理雜魚。使用前將茶粕敲碎並用水浸泡24小時,加再水全塘均勻潑灑。水的深度在1米左右的時候,每畝使用100斤,就能有效殺死雜魚。在使用後,要及時的打撈雜魚,以免破壞水質。
5、更換網眼稍小的地籠,並在餌料中新增維生素C和鈣質,加速小龍蝦的生長速度。
6、在池塘周圍設定0.5--0.8米高的防逃網。
7、在確定塘內小龍蝦密度小時,及時補充蝦苗。
在捕撈小龍蝦時,儘量選擇在傍晚放置地籠,保持地籠進口在兩側,並且垂直,這樣有利於小龍蝦進入。
-
4 # 踏火逍遙說魚
10畝龍蝦池總共捉200斤蝦,現在捉不到蝦怎麼回事?
10畝龍蝦塘總共才起200斤蝦這個量確實有些不正常了,現在捉不到蝦先估算一下塘裡大約還有多少蝦,是沒有蝦了還是起不到蝦這個很重要。這個可以通平時的投餵量來分析。別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早上或晚間去塘邊看一下蝦的活動情況和密度也可以得出一個大概。
個人分析現在起不到蝦,很有可能是以下因素而引起:
溫度過高:現在溫度高一般的蝦都很少出來活動,如果您起蝦的時間段不對很難起得到蝦,如晴天的中午,這種情況蝦一般都是躲要草叢中、龍蝦洞裡或塘底不動。如這時去放籠起蝦的話是很難起到的。所以這種氣溫下想起蝦的話儘量選擇在下午或傍晚下籠子零晨去起,這才是最好的方法。
-
5 # 靜秋田園
養殖10畝龍蝦只收了200斤蝦,這表明在養蝦的過程當中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龍蝦養殖是一門專業性比較高的技術活,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一、環境要求:1、水質的ph值在5.8~9範圍內,水中溶解氧在3ml/L以上,PH值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蝦的生長或存活。2、水溫為24攝氏度至30攝氏度。當溫度低於20攝氏度或高於32攝氏度時,生長率下降,水溫15攝氏度以下時,幼體存活率極低,飼養水域晝夜溫差不能過大,晝夜溫差不要超過3攝氏度,成蝦所在水域,晝夜溫差不要超過5攝氏度,否則有可能造成蝦的大面積死亡。二、苗種繁殖:1、種蝦的選擇,可在上年9~10月或當年3~4月選擇種蝦。要求體重30~50克,肢體齊全,健康無病,活動力強,外觀漂亮、顏色靚麗,雌雄比例3比1。2、蝦苗的培育,水域面積1200平米左右為宜,底部軟土為好,水深一米左右,桔梗寬1.5米以上,有充足良好的水源,建好出、入水口,四周用塑膠薄膜覆蓋,防止龍蝦逃跑。三、龍蝦疾病防治:1、防止缺氧,導致龍蝦大面積死亡,最低含氧量不能低於二毫克每升。2、疾病,小龍蝦存在著各種傳染的疾病,出現的症狀也不一樣,大多表現為無力或顏色異常,隨著疾病的加重,它的死亡量越大,在重大疾病流行期基本死光。3、毒素,小龍蝦在養殖時,如果水質或底質較差,水體中含量的大量毒素也會導致它中毒而亡。
-
6 # 果樹石榴哥
一是營造良好的龍蝦生長環境。龍蝦屬蟲殼類動物,與蟹相似,有一對特別發達的螯,有掘洞穴居的習慣,一般在水邊近岸掘穴。龍蝦喜陰怕光,光線微弱或黑暗時爬出洞穴,光線強烈時,則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根據龍蝦的習性,可在河塘邊加設50釐米高的防逃網,防止龍蝦外逃。同時河塘模擬自然條件下龍蝦的生態環境,池邊淺種植10-15%的水草、隱蔽物,營造龍蝦棲息和脫殼的環境,減少相互殘殺。
水質對龍蝦產量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龍蝦的健康生長和發育,養殖過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間,透明度為30-40釐米,要經常加註新水,定期潑灑生石灰溶液,調節水質,防止病害發生及脫殼不遂等。 二是合理投餵飼料。龍蝦在飢餓和食不足的情況下,會自相殘殺,所以投飼量一定要充足。龍蝦的飼料是動植物飼料。植物性飼料為小麥、水草、菜籽餅等,動物性飼料為雜魚、雜肉以及畜內臟等。平時根據龍蝦晝伏夜出的習性及池內蝦的密度來確定投餵時間、投餵量及投餵方法。否則,會增加飼料加本,降低養殖效益。
三,龍蝦的養殖受環境因素影響很大,尤其是在暴雨情況下,出現上水等情況。
綜合以上因素,產量較低可能和你自身的養殖技術及選取的位置有直接性關係,這也是產量較低的因素
-
7 # 天蠍392
起捕蝦少的因素有多個
投苗時蝦苗大小不均勻,大吃小
偷死症,底質壞的嚴重
雜魚多,尤其是食肉魚,把蝦子吃了
防逃網做的差,逃跑的等等,具體要看池塘整體情況
正常情況下,小龍蝦投苗以每畝地50斤蝦苗投放,約5000尾數量,如果蝦子捕撈的少,從上面找原因
-
8 # 老表在江西
1 10畝龍蝦收穫才200斤,不正常啊,正常10畝產量可以達到2000斤以上
2 10畝是專門養殖龍蝦?怎麼樣,也不可能200斤啊,你平常餵養飼料,一天龍蝦的吃食量有多大,自己心裡有個底啊,也能算出具體產量。
3 10畝水域拿來養龍蝦,一般都有幾年的養殖經驗才敢拿下10畝,樓主看來沒有養過龍蝦吧?
4 10畝養龍蝦,不管理,龍蝦自由生存,也不現實啊
-
9 # 鄉村四哥慢生活
簡單點說,第一條防逃設施不到位,造成出逃。第二點,食物投餵不足,導致大蝦吃小蝦。第三點爆發蝦病導致沉塘死亡。如果能排除以上原因。也可能是天氣冷,龍蝦已經開始打洞冬眠,所以導致撈不到龍蝦。
回覆列表
總結兩點:一是蝦苗自身的原因,二是來自蝦苗相關因素的影響。
1.增補的種蝦太小,還尚未達到性成熟
a.蝦苗小或者地籠網眼太大:上水太晚、冬季沒有管理好,都可導致蝦苗普遍偏小。“ 濾餌多肽”3~5天1次,可以提供餌料給蝦苗補充營養,“ 促長硬殼寶+活力寶”5~7天1次,可以補鈣促進蝦苗蛻殼生長。
b.米蝦多會搶食餌料致使蝦苗長得慢:米蝦多的要用除雜籠來清除。
c.有部分抱卵種蝦太晚出洞或未出洞:可以在溫度回升時上一次大水,將未出洞的種蝦淹出來。
d.蝦苗在溝裡太密集,導致長勢緩慢:溝裡密度也大,蝦苗就長得很慢,也難以捕撈。
2.蝦苗活動量小或不願進地籠
a.水草或雜草多,蝦苗活動少就長得慢。多餘的草都要除雜。
b.青苔與水草同理,過多會造成蝦苗活動減少影像成長。
c.底質、水質不好,蝦苗活力差:
今年氣溫忽高忽低,本身蝦苗的體質就差,稻草、青苔等腐爛,底質、水質變差,要定期使用“ 底康1號+養水寶”,改善池塘整體環境,增強蝦苗活力。
d.地籠的問題:地籠擱置時間太長或太髒,及地籠上長青苔,新地籠的氣味都會影響到蝦苗進地籠。最好的方法是清洗地籠再放置。
以上是小娥的一些觀點,大家有什麼想法也可以分享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