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冷兵器時代,不能單純地看兵力對比,一定要結合地形,攻守,後勤等因素。
關於趙軍何時進駐長平,史學界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公元前262年,即秦佔野王馮亭歸趙的當年。另一種說法是公元前260年,即兩年後秦派王齕攻上黨郡時。我個人傾向於後者。
趙國不可能在剛接收上黨郡,還沒有受到秦軍直接威脅時,就傾舉國之兵進駐上黨,這等於主動向秦宣戰,是有悖常理的。趙國還得常年累月提供後勤保障,白白耗費國力。趙得上黨郡已經是摘了秦的果子,趙國是絕不會主動挑釁和刺激秦國的。相反,趙國應在外交上採取安撫措施。
到公元前260年王齕攻上黨時,趙王才派廉頗率大軍前去支援。上黨郡守馮亭不敵秦軍,堅守一個多月援軍也沒到,不得已才率部組織百姓逃往趙國,結果在長平才遇到姍姍來遲的廉頗率領前來救援的趙軍。此時上黨已丟,趙軍便在長平紮寨,並依地勢佈下三道防線。必須強調下,長平是兩山夾一窪的狹長地帶,中間一條河就是丹水,這種地型易守不易攻。而從廉頗的佈局來看,是很穩妥的,且攻守兼備。這裡有個疑點,從邯鄲到長平(今山西高平)才兩百多公里,趙軍為何近兩個月才到?是趙王戰略上舉棋不定,還是廉頗出於戰術的考量?不得而知,留待大家思考。
等王乾的秦軍打過來時,雙方互有傷亡,趙軍失利稍大一些,第一道防線已陷。於是廉頗令全軍收縮到丹水以東第二道防線,採取堅守不出的戰術,於是秦軍再也無法突破。此時雙方兵力大致相當,都在四十萬左右。從純軍事角度來講,廉頗的戰術是無可挑剔的。首先,避其鋒芒,伺機而戰。其次,兩軍相持,於秦不利。秦軍遠道,是絕對消耗不起的。第三,面對廉頗的四十萬趙軍,秦軍絕不敢繞過去直接攻趙。戰略上廉頗手握舉國之兵,身系整個趙國甚至六國安危,理應採取穩健的措施而斷不可冒進。做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廉頗深知利害。此時離廉頗老死尚有二十年,正是廉頗狀態神勇之時。
然而這一對恃形成,雙方都急了。秦國著急那是肯定的。如此大兵團作戰遠距離後勤,秦國顯然是拖不起的。但秦國採取的是不惜代價孤注一擲,大量物資也從水路運往前線。至於那什麼反間計,肖小伎倆,不值一提。而趙國一方面顯然沒有做好這樣的思想準備,導致後勤供給壓力巨大,另一方面不滿廉頗的連續失利和消極防禦。於是趙王開始考慮換人,甚至想御駕親征,也求速戰速決,倒與秦國不謀而合。這於趙國,顯然是一個關鍵性的戰略決策失誤,已然註定了失敗的結局,也是這場戰爭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
當時趙國朝中幾乎無人可用,也無人願接此大任,時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李牧在北方抵禦匈奴。趙勝不是將才,最多算個政治家。
於是乎,名將趙括就閃亮登場了。趙括,馬服君趙奢之子,自幼熟讀兵書,論起排兵佈陣之道,其父也難不倒他。那麼趙括真的如世人所說,是隻有理論不懂實戰的庸才嗎?趙王趙勝等一幫高層都在兒戲嗎?趙母的出面阻攔是因為她也看出來這是一場必敗的戰爭。事實證明,趙括並不是庸才,相反,作為少壯派軍官,趙括聲名顯赫。早在二十年前五國伐齊之時,趙括就跟隨父親征戰,並屢屢建言獻策助其父攻城掠地,因此大受趙王封賞。
此時,趙王迫於後勤壓力,已定好了進攻的戰略方針。趙括臨危受命,率五萬援軍前往長平接替廉頗。並按趙王旨意,立即撤換了主張防守的高層軍官。秦軍也偷偷地換上了名將白起。趙括突然發起進攻,趙軍的騎兵優勢也得以發揮,秦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有人說秦軍是佯敗,誘敵深入,請問有付出二十多萬傷亡的佯敗嗎?以致秦王親赴河內督戰,並盡發國內16歲以上男子參戰,以補充兵源。
白起畢竟一代名將,很快穩住陣角,並從兩側翼包抄將趙軍截為兩斷,同時派兩萬五千人,斷了趙軍糧道。廉頗苦心經營的丹水防線,落入了秦軍之手,實際上是斷了趙軍的退路。這也看出名將白起避實就虛的高超戰術。結果這一圍就是四十六天,趙軍最後竟發展到吃死人的地步,儘管如此,趙軍在趙括的領導下,依然秩序井然,令秦軍圍而不敢攻。而就在前線趙軍危在旦夕的時候,趙王又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徹底葬送了四十萬趙軍。他不是尋求五國的援助,合縱抗秦,而是派鄭朱前去秦國議和。
要擱以前,列國間兵敗議和,割個地很正常。可這是一場是滅國之戰,本質不同,雙方都輸不起,所以秦國毫不猶豫已傾全國之力孤注一擲,而趙國並不想,或者說還沒有準備好把事態升級到這個級別。於是議和開始,這又與秦國不謀而合了。秦國當然不會跟你真議和,但在這個前線膠著的關鍵時候,秦國太需要“議和”這個形式來給其它各國看了。因為秦國此時最但心的就是另五國會出手援趙,秦國的國力已發揮到極限,神經已繃到最緊,已經不起任何一根稻草。而一旦議和,它傳遞的訊號則表示事態是雙邊的,可控的,或者已經解決,列國就沒有理由再“武力干涉”。於是秦大張旗鼓,隆重接待趙使鄭朱,故意使天下皆知。而這一切,趙國只有虞卿是個明白人,可惜他的諫議趙王不用。虞卿這個人值得記住,是個高風亮節之士,後辭高官厚祿離開趙國,隱居大梁著書立說去了。不知他聞聽四十萬趙卒被坑殺,會有多麼痛心。
另五國中趙燕一直交惡,不背後捅刀子就算幫忙了。楚,魏,韓新敗於秦,避恐不及。東邊的齊國一直奉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世原則,與西邊秦國的“遠交近攻”遙相呼應。這時那混吃等死的最後一個齊王健已經登場了。趙曾向齊國求援軍糧,齊王不允。
糧草已斷,援軍無望。趙括只得以壯士斷腕的悲愴,組織突圍。斷糧四十六天的隊伍,沒有坐以待斃,拼盡血液裡最後一點力氣,進行自殺式攻擊,趙括終於也倒在血泊裡,也許這就是他最好的歸宿了。主帥一死,40萬趙軍投降。深知趙軍戰鬥力的“人屠”白起立即下令全部坑殺,僅放240名兒童回了趙國。
戰略上進攻的方針是趙王既定的,趙括只是執行而已,何其罪也?戰術上,趙括以四十五對六十萬,仍以極小的代價重創秦軍,使秦軍傷亡過半,付出慘重代價。以致於邯鄲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秦軍也無力再戰。白起因痛失這一滅趙良機而鬱鬱寡歡,並最終因攻趙一事將相猜忌而死。自古以來為將者,有幾人能做到功成身退。又有多少人是死於鳥盡弓藏。而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何嘗不是一個武將最好的歸宿。
首先,冷兵器時代,不能單純地看兵力對比,一定要結合地形,攻守,後勤等因素。
關於趙軍何時進駐長平,史學界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公元前262年,即秦佔野王馮亭歸趙的當年。另一種說法是公元前260年,即兩年後秦派王齕攻上黨郡時。我個人傾向於後者。
趙國不可能在剛接收上黨郡,還沒有受到秦軍直接威脅時,就傾舉國之兵進駐上黨,這等於主動向秦宣戰,是有悖常理的。趙國還得常年累月提供後勤保障,白白耗費國力。趙得上黨郡已經是摘了秦的果子,趙國是絕不會主動挑釁和刺激秦國的。相反,趙國應在外交上採取安撫措施。
到公元前260年王齕攻上黨時,趙王才派廉頗率大軍前去支援。上黨郡守馮亭不敵秦軍,堅守一個多月援軍也沒到,不得已才率部組織百姓逃往趙國,結果在長平才遇到姍姍來遲的廉頗率領前來救援的趙軍。此時上黨已丟,趙軍便在長平紮寨,並依地勢佈下三道防線。必須強調下,長平是兩山夾一窪的狹長地帶,中間一條河就是丹水,這種地型易守不易攻。而從廉頗的佈局來看,是很穩妥的,且攻守兼備。這裡有個疑點,從邯鄲到長平(今山西高平)才兩百多公里,趙軍為何近兩個月才到?是趙王戰略上舉棋不定,還是廉頗出於戰術的考量?不得而知,留待大家思考。
等王乾的秦軍打過來時,雙方互有傷亡,趙軍失利稍大一些,第一道防線已陷。於是廉頗令全軍收縮到丹水以東第二道防線,採取堅守不出的戰術,於是秦軍再也無法突破。此時雙方兵力大致相當,都在四十萬左右。從純軍事角度來講,廉頗的戰術是無可挑剔的。首先,避其鋒芒,伺機而戰。其次,兩軍相持,於秦不利。秦軍遠道,是絕對消耗不起的。第三,面對廉頗的四十萬趙軍,秦軍絕不敢繞過去直接攻趙。戰略上廉頗手握舉國之兵,身系整個趙國甚至六國安危,理應採取穩健的措施而斷不可冒進。做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廉頗深知利害。此時離廉頗老死尚有二十年,正是廉頗狀態神勇之時。
然而這一對恃形成,雙方都急了。秦國著急那是肯定的。如此大兵團作戰遠距離後勤,秦國顯然是拖不起的。但秦國採取的是不惜代價孤注一擲,大量物資也從水路運往前線。至於那什麼反間計,肖小伎倆,不值一提。而趙國一方面顯然沒有做好這樣的思想準備,導致後勤供給壓力巨大,另一方面不滿廉頗的連續失利和消極防禦。於是趙王開始考慮換人,甚至想御駕親征,也求速戰速決,倒與秦國不謀而合。這於趙國,顯然是一個關鍵性的戰略決策失誤,已然註定了失敗的結局,也是這場戰爭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
當時趙國朝中幾乎無人可用,也無人願接此大任,時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李牧在北方抵禦匈奴。趙勝不是將才,最多算個政治家。
於是乎,名將趙括就閃亮登場了。趙括,馬服君趙奢之子,自幼熟讀兵書,論起排兵佈陣之道,其父也難不倒他。那麼趙括真的如世人所說,是隻有理論不懂實戰的庸才嗎?趙王趙勝等一幫高層都在兒戲嗎?趙母的出面阻攔是因為她也看出來這是一場必敗的戰爭。事實證明,趙括並不是庸才,相反,作為少壯派軍官,趙括聲名顯赫。早在二十年前五國伐齊之時,趙括就跟隨父親征戰,並屢屢建言獻策助其父攻城掠地,因此大受趙王封賞。
此時,趙王迫於後勤壓力,已定好了進攻的戰略方針。趙括臨危受命,率五萬援軍前往長平接替廉頗。並按趙王旨意,立即撤換了主張防守的高層軍官。秦軍也偷偷地換上了名將白起。趙括突然發起進攻,趙軍的騎兵優勢也得以發揮,秦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有人說秦軍是佯敗,誘敵深入,請問有付出二十多萬傷亡的佯敗嗎?以致秦王親赴河內督戰,並盡發國內16歲以上男子參戰,以補充兵源。
白起畢竟一代名將,很快穩住陣角,並從兩側翼包抄將趙軍截為兩斷,同時派兩萬五千人,斷了趙軍糧道。廉頗苦心經營的丹水防線,落入了秦軍之手,實際上是斷了趙軍的退路。這也看出名將白起避實就虛的高超戰術。結果這一圍就是四十六天,趙軍最後竟發展到吃死人的地步,儘管如此,趙軍在趙括的領導下,依然秩序井然,令秦軍圍而不敢攻。而就在前線趙軍危在旦夕的時候,趙王又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徹底葬送了四十萬趙軍。他不是尋求五國的援助,合縱抗秦,而是派鄭朱前去秦國議和。
要擱以前,列國間兵敗議和,割個地很正常。可這是一場是滅國之戰,本質不同,雙方都輸不起,所以秦國毫不猶豫已傾全國之力孤注一擲,而趙國並不想,或者說還沒有準備好把事態升級到這個級別。於是議和開始,這又與秦國不謀而合了。秦國當然不會跟你真議和,但在這個前線膠著的關鍵時候,秦國太需要“議和”這個形式來給其它各國看了。因為秦國此時最但心的就是另五國會出手援趙,秦國的國力已發揮到極限,神經已繃到最緊,已經不起任何一根稻草。而一旦議和,它傳遞的訊號則表示事態是雙邊的,可控的,或者已經解決,列國就沒有理由再“武力干涉”。於是秦大張旗鼓,隆重接待趙使鄭朱,故意使天下皆知。而這一切,趙國只有虞卿是個明白人,可惜他的諫議趙王不用。虞卿這個人值得記住,是個高風亮節之士,後辭高官厚祿離開趙國,隱居大梁著書立說去了。不知他聞聽四十萬趙卒被坑殺,會有多麼痛心。
另五國中趙燕一直交惡,不背後捅刀子就算幫忙了。楚,魏,韓新敗於秦,避恐不及。東邊的齊國一直奉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世原則,與西邊秦國的“遠交近攻”遙相呼應。這時那混吃等死的最後一個齊王健已經登場了。趙曾向齊國求援軍糧,齊王不允。
糧草已斷,援軍無望。趙括只得以壯士斷腕的悲愴,組織突圍。斷糧四十六天的隊伍,沒有坐以待斃,拼盡血液裡最後一點力氣,進行自殺式攻擊,趙括終於也倒在血泊裡,也許這就是他最好的歸宿了。主帥一死,40萬趙軍投降。深知趙軍戰鬥力的“人屠”白起立即下令全部坑殺,僅放240名兒童回了趙國。
戰略上進攻的方針是趙王既定的,趙括只是執行而已,何其罪也?戰術上,趙括以四十五對六十萬,仍以極小的代價重創秦軍,使秦軍傷亡過半,付出慘重代價。以致於邯鄲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秦軍也無力再戰。白起因痛失這一滅趙良機而鬱鬱寡歡,並最終因攻趙一事將相猜忌而死。自古以來為將者,有幾人能做到功成身退。又有多少人是死於鳥盡弓藏。而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何嘗不是一個武將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