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AO大神

    那個一直守望我的人

    守望只屬於那些具有浪漫主義理想情懷的人,沒有信仰與理想,便無所謂“守望”。理想是守望的鏡子,古往今來,所有懷抱理想,企圖在現實世界中尋找“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守望者”。

    孔子就是一個喪了家的守望者。他有道德卻無權無勢,敢於批評當事權貴,他是這樣一個“持不同政見”之人。他的理想,他的烏托邦是“周公之治”。為了這個信仰,他背井離鄉,遊說個諸侯國,希望有統治者可以採納他的政見,實施他的國策。但可悲的是,從古至今,哪個統治者天天願意聽一個“國師”在自己頭上指手畫腳,他們需要的只是幫忙與幫閒的附庸。而這恰是孔子所不願意的,不願意喪失人格與獨立性,成為“豢養”的人。於是,他真正成為“守望“者,遠離主流,被邊緣化,他的“孔教烏托邦”永遠只是“守望”,根深蒂固的孤獨只有他一人體嘗。

    “守望”的虛無縹緲註定了守望者根本的孤獨。守望的彼岸世界此岸化是每個守望者的願望,但這些理想卻又如此不切實際,不符潮流。孔子的烏托邦是什麼?是“和而不同”的秩序。“和”為和諧,而“同”為平等,詞意為不同等級的人能和睦共處但又有嚴格等級秩序的社會狀態是一個知識分子,貴族,皇室專權的社會,是更嚴酷的專治。歷史學一次次證明了,違逆歷史進步取向的作為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它註定只是孔子一個人孤單執著的守望。正如柏拉圖的理想國,他在幾次無功而返之後說:“現世的國家,還是交予法律管理吧。”那個理想國,只能是“彼岸天堂”,他們都知道“此岸天堂即地獄”,所以只得孤寂一生的守望,但守望之為守望,有一種“掙扎”之奇美。

    守望是明知達不到而期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魯迅曾有一種比喻“凍滅”還是“燒完”?是“凍滅”的坐以待斃,還是“燒完”的垂死掙扎?還是垂死掙扎吧,做個可愛的守望者,別偏廢了人生形同枯木。守望即有希望,希望即有動力,動力即有行動,行動即存在,存在即證明了人生的價值。這就是精神歸依的守望的意義。

    在茫茫宇宙間,地球是寂寞的,所以人難免寂寞,於是成了守望彼岸的待渡人,但守望的“黃金世界”不在過去,不屬於來世,只是現在,它需要你我的堅守創造與希望澆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洲際賽LPL四支隊伍近一半韓國人,四個代表只有一名國產選手,不怕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