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迷愛追劇
-
2 # 綠色征衣
中途島海戰於1942年6月4日展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環礁的攻擊,還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所以這場仗可說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二戰中世界各國積極擴軍備戰,特別是美國、英國、日本分別建成了世界上前三名的海軍力量,其中美國實力最強,英國和日本緊隨其後。二戰時的英國海軍被德國潛艇搞的焦頭爛額,到處封堵德國海軍,在馬來亞戰役中英國海軍輸給了日本,被日本海軍按在地上摩擦,給人的印象就英國海軍就是打醬油的,感覺大英帝國皇家海軍徒有虛名。反觀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攻城略地,積極布國威於四方,並且敢於發動太平洋戰爭,跟工業強國美國硬磕,一系列的勝利可以說表現的非常搶眼,導致很多人認為日本海軍實力非常的強大,應該僅次於美國,英國海軍不是日本海軍的對手。實際上,這只是一種錯覺,二戰時的日本海軍不僅比美國差了很多,比英國同樣差了不少,日本聯合艦隊根本不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對手。
英國作為世界傳統海軍強國,非常重視海軍的建設,當年英國遍佈全球的殖民地很多都是靠海軍打下來的,在當時來說可以說是唯一一支全球性海軍,可以把海軍和部隊部署到全球各地,而且英國海軍的總噸位和戰力一直在日本之上。按照《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日本海軍的主力艦噸位僅為英國的60%,隨著戰爭即將來臨和限制條約的名存實亡,日本以各種名義大量建造軍艦,但是總體實力仍然和英國有不小的差距,當時的英國海軍不僅噸位大,而且主力艦多,實力遠遠在日本之上。二戰中,英國造了50多艘航母、6艘戰列艦、102艘巡洋艦、291艘驅逐艦、238艘潛艇在內的890艘各型主戰艦艇。而日本僅僅生產了17艘航母、2艘戰列艦、9艘巡洋艦、63艘驅逐艦和147艘潛艇。而且英國海軍的產能遠遠高於日本,跟美國一樣屬於越打越多的型別,如果日本和英國對拼,吃虧的肯定是日本。可以說,整個二戰中,日本海軍的實力一直和英國海軍有著不小的差距。
英國的工業和經濟實力、海軍底蘊和人才儲備都不是日本能比的,日本和英國這種傳統海軍強國相比,日本還是差了不少。在印度洋,英國海軍在和日本海軍進行了激烈的對抗後,逐漸找回了場子,把日本海軍趕出了印度洋。而在太平洋,英國則重組了太平洋艦隊,以澳洲、紐西蘭和加拿大等英國屬地為依託,協同美國海軍向日本海軍發動反攻。僅僅萊特灣海戰中,英國就派出了三艘航母以及大量戰艦參戰,消滅日本不少的主力艦,當時的英國太平洋艦隊是盟軍在太平洋反擊日本海軍的第二大海軍力量。擁有6艘光輝級航母的英國太平洋艦隊可不是擺設。如果不是二戰時英國無暇顧及遠東,借日本個膽子也不敢打英國遠東艦隊的主意。
淺談一下,不足之處還望批評指正!
-
3 # 晨曦談兵
中途島海戰是二戰時期改變太平洋戰場戰局走向的一場重要的航母大決戰,交戰雙方是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和厚積薄發、復仇心切的美國海軍。而且中途島位於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太平洋海上航線的中途,故而得名“中途島”,也就是說這個交戰地點距離美日雙方的本土都相隔超過5000公里,堪稱是名副其實的遠洋海戰。
當然這場海戰的結果大家都很清楚,美國以損失一艘航母的代價擊沉日本四艘航母,逐漸掌握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曾經稱霸一時的日本海軍也一步步走向了徹底覆滅,同時也標誌著美國海軍獨霸遠洋的時代拉開了序幕。此後似乎再也沒有第二個國家有能力在兵力投送距離對等的情況下,與美國海軍展開旗鼓相當的遠洋大決戰,尤其是航母之間的對攻作戰。
即便是冷戰時期的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也不例外,蘇聯的海上力量一直都是自身軍力的主要短板,特別是航母,由於起點較低,加上發展思路的偏差,蘇聯海軍長期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正規航母,艦載機的數量也完全無法跟美國海軍相提並論。蘇聯海軍更像是二戰德國海軍的威力加強版,憑藉數量眾多的核潛艇與對手的優勢水面艦隊周旋。
蘇聯海軍包括航母在內的水面艦隊,更多的是執行為潛艇部隊保駕護航的任務,其主要作戰範圍都不會離開陸基航空兵的掩護半徑。如果要想像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那樣遠離本土,在數千公里以外的深海大洋跟美國海軍來一場兵對兵、將對將的正面對決,對於蘇聯海軍而言顯然是力有不逮的。真正有實力跟美國打一場中途島式海戰的對手其實另有其人,那就是二戰時期的英國海軍。
二戰時期的英國海軍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二
別看英國海軍在當時沒有什麼存在感,還經常被德華人的潛艇搞得灰頭土臉的。實際上單論硬實力,日本海軍也只能排在英國海軍後面。整個二戰時期,英國海軍總共擁有96艘航母(其中正規航母52艘,護航航母44艘),100多艘戰列艦+巡洋艦,300多艘驅逐艦,200多艘潛艇,無論是軍艦數量還是噸位都數倍於日本海軍。
只不過英國海軍主要在大西洋跟德華人玩貓捉老鼠遊戲,沒有心情摻和太平洋的事情,否則日本海軍被美英兩國海軍聯手暴打的畫面實在太美。所以拋開同盟關係和戰略重心不談,英國海軍在硬體條件上完全有能力跟美國海軍來一場比中途島海戰規模更大的巔峰對決。只可惜由於國力的衰退,英國海軍在二戰結束以後不可逆轉地快速縮水,徹底告別了大國海軍的行列,將來有能力接過接力棒的國家就只剩下如今正在瘋狂“下餃子”的中方了。
回覆列表
(1)蘇軍排在德、美軍後的原因實在有點冤,儘管在二戰中蘇軍的表現確實不佳,但除去綜合國力方面的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斯大林戰前對軍隊的大“清洗”,75%以上的中高階軍官被槍斃、撤換,極大的降低了蘇軍的戰鬥力。但實力高於日本 (2)英軍。英軍在歐洲的戰績只能用湊合來形容。其裝備水平雖然好於日軍,但略遜於美、德軍,其海軍雖然較突出,但鑑於其對德、意有優勢,這種戰績含金量要比日本與美國海軍硬碰硬要低些。而且其海軍在太平洋與日軍交鋒處於下風。綜合其裝備水平和氣戰鬥意志及戰績,只有空軍的不列顛之戰拿得出手。排名第5已經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