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94064731956

    我覺得單純說抓板沒什麼意義。好像擊球前手指放鬆,擊球時手指一用力被稱為抓板。但重要的是放鬆,能放鬆自然就會抓板,只放松不抓板球拍要飛出去,正常擊球是不可能的,擊球時下意識就會抓板,所以要多講究如何放鬆,而放鬆的關鍵是手指放鬆。

  • 2 # 使用者3553601341743

    這兩個力的高強度是好用乒乓球板的根本特徵。從打乒乓球力學的角度講,這兩個力有矛盾的一面,撞擊力大的底板,摩擦力就會小一些;摩擦力大的底板,撞擊力就會小一些,這是一個比例問題。不同打法的人和不同手感的人就是對這個比例適應性的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比例。"先撞後摩“是正手攻球動作的普遍認可的手感規律。撞擊力的好壞,決定底板的剛性強度;摩擦力的好壞,決定底板整體的摩擦係數的高低。撞擊力決定底板的彈性,彈性大的底板反彈性也較大,彈性決定擊球的速度和弧線的長短。摩擦力決定球的旋轉強弱,決定觸球面積的大小,決定製造弧線的高低,決定對球弧線長短的控制。無論什麼打法,底板都必須有撞擊力與摩擦力的功能需求。現代乒乓球技術水平向速度更快,旋轉更強,力量更大的方向發展,也因此乒乓球底板需要更大強度的撞擊力和摩擦力。著名的蝴蝶品牌底板製作工藝非常重視新增既能大幅度提升底板彈性和反彈性又能大幅度提升增加摩擦力的堅硬性與柔韌性的特殊素材材料搭配,如ZLCARBON、ZLFIBER、ARYATECARBON、TAMCA5000等纖維素材。新增這些搭配的纖維素材,使得底板輕量化、高彈化、柔韌化,其目的就是大幅度提升了底板的撞擊力和摩擦力的高強度,使乒乓球技術實現全方位近中遠臺的攻防平衡、攻防轉換,球速更快,旋轉更強,力量更大,來回更多,比賽更為激烈,觀賞度也更高。現在乒乓球底板市場,擁有高強度的撞擊力和高強度的摩擦力的底板價格最高,世界各國的國家乒乓球隊都是用此型別的底板。

  • 3 # 香香33619

    理論上一般把乒乓擊球時的球/拍作用看成碰撞現象來處理。運用碰撞理論,碰撞的一方是乒乓球,另一方是球拍。兩者相對運動在空間發生碰撞。碰撞現象的特點一般是作用時間短(1毫秒)、碰撞力很大(100牛)、外力(重力、人體發力等)忽略不計。可近似採用動量守恆定理處理碰撞前後的速度關係。對於正碰撞中的損耗,一般採用法向恢復係數e來解決。

    條件:球拍1,m1=200g; 球2, m2 = 2.7g ,將球/拍碰撞系統動量守恆定律和恢復係數定義兩式聯立求解得:

    v1 = v10-(1+e)(v10-v20) (m2/(m1+m2))

    v2 = v20+(1+e)(v10-v20)(m1/(m1+m2)) (1)

    假設完全彈性碰撞,e=1,若忽略乒乓球的質量m2,則

    v2 = 2v10 - v20 (2)

    從(2)式看,對出球速度而言,碰撞前拍速v10的影響大於來球球速v20的影響(注意,v20是負值)。

    從(1)式看,出球球速v2隨球拍質量m1增大而增大。

    有球友提出,球拍碰撞時m1不能單單隻計球拍的質量。因為球拍受持拍手的控制,還連著人體軀幹與下肢。如果把碰撞系統擴大,將持拍手臂甚至整個人體划進來,m1變大了,球速不是就變化了嗎?特別是人體質量很大,哪怕只有很低的速度乘起來動量也不會很小的。這樣說也有一定道理:擊球時持拍手抓拍的鬆緊,對擊球效果是有明顯影響的。這就引出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乒乓擊球時的碰撞系統劃到哪裡才是最合理的呢?即“球拍碰撞質量”m1如何計算,算多少才更符合實際情況呢?

    一 軀幹下肢

    1 眾所周知,人體不是絕對剛體,腕肘肩脊椎髖膝踝,每個關節腔都有軟組織緩衝、潤滑,骨骼間還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滑移,環節間力的傳導都有滯後現象,全身發力傳導到位一般需要300到400毫秒。實際上,經過多個環節傳導以後,離得較遠的肢體運動狀態對球拍基本不可能在1毫秒內同步發生影響。即此1毫秒時間內,離得較遠的肢體運動狀態和球/拍碰撞沒有任何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了不起,大不了找個老實人嫁了!”,你對持此種論調的女生作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