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ofol24451

      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公元1571年~公元1630年11月15日  行星運動定律的創立者約翰尼斯·開普勒,1571年12月27日,出生在德國威爾的一個貧民家庭。恰好是哥白尼發表《天體執行論》後的第二十八年。哥白尼在這部偉大著作中提出了行星繞太陽而不是繞地球運轉的學說。開普勒就讀於蒂賓根大學,1588年獲得學士學位,三年後獲得碩士學位。當時大多數科學家拒不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說。在蒂賓根大學學習期間,他聽到對日心學說所做的合乎邏輯的闡述,很快就相信了這一學說。”  1600年,開普勒到布拉格擔任第谷·布拉赫的助手。1601年第谷去世後,他繼承了第谷的事業,利用第谷多年積累的觀測資料,仔細分析研究,發現了行星沿橢圓軌道執行,並且提出行星運動三定律(即開普勒定律),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礎。  在第谷的工作基礎上,開普勒經過大量的計算,編製成《魯道夫星表》,表中列出了1005顆恆星的位置。這個星表比其他星表要精確得多,因此直到十八世紀中葉,《魯道夫星表》仍然被天文學家和Nautilus們視為珍寶,它的形式幾乎沒有改變地保留到今天。  開普勒主要著作有《宇宙的神秘》、《光學》、《宇宙和諧論》、《哥白尼天文學概要》、《彗星論》和《稀奇的1631年天象》等。其中,在《宇宙和諧論》中,開普勒找到了最簡單的世界體系,只需7個橢圓就可以描述天體運動的體系了; 在《彗星論》中,他指出彗星的尾巴總是揹著太陽,是因為太陽排斥彗頭的物質造成的,這是距今半個世紀以前對輻射壓力存在的正確預言;此外,開普勒還發現了大氣折射的近似定律。  這樣一位為科學發展開拓道路的勇士,一生卻是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度過的。連年的戰爭,長期漂泊,生活貧困以及來自教會的迫害,不斷困擾著他。在他花甲之年,為向宮庭廷取20餘年的欠薪,他長途跋涉去拉提明,於公元1630年11月15日染傷寒死在途中,只留下幾件衣服和一些書籍。  為了紀念開普勒的功績,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將1134號小行星命名為開普勒小行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哈登本賽季能否蟬聯M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