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影視劇中,清朝皇帝動輒大擺宴席,滿漢全席必是標配。但在文章的開頭我要先為大家澄清一個事實:滿漢全席這一稱呼是在清朝滅亡後才逐漸產生的,清朝皇帝可無福消受這滿漢全席。那麼滿漢全席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清朝是由滿族建立起來的,所以清朝初期的宮廷宴席,多帶有強烈的遊牧遺風。食物的烹製方法都為烤、煮、燒;食材多為肉類、奶製品,除了豬、牛、羊肉外,還有鹿肉、狍子肉、野豬肉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朝飲食逐漸吸收了漢族和滿族的傳統特色,漢族菜餚開始成為宮廷宴席的主角。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康熙帝進行了宮廷食制的改革,“改燔炙為餚羹”,漢席開始佔據宮廷宴席的餐桌,但這時的漢席、滿席是分開的。進入道光年間,滿、漢席不再分開設宴,而是合一為“滿漢席”。到了光緒時期,滿漢席又為規模更大的滿漢全席所取代。

    

    “滿漢全席”這一詞最早出現在晚晴時期的《海上花列傳》中,這是一本由松江人韓邦慶用蘇州方言寫的有關上海灘風月場的小說,在書中有一句話“中飯吃大菜,夜飯滿漢全席”。“大菜”在當時的吳語裡指的是西餐,這是當時非常時髦的餐點,那麼就要用“滿漢全席”來與之相匹配。但這時的“滿漢全席”一詞只是強調菜品豐盛而已,並沒有什麼具體的菜譜。

    隨著清朝的滅亡,特別是1924年溥儀被逐出皇宮後,原內務府膳房的廚役被遣散出宮。為了謀生,一些人自然流向酒樓飯莊,開始重操舊業。有很大一部分消費者對宮廷宴席充滿嚮往和好奇,在誇富心理的作用下,從未在宮廷露面的“滿漢全席”便橫空出世了。

    

    在這被創造出來的“滿漢全席”中,最為流行的便是民國初年京津地區的大滿漢全席,共有菜點108品,要用兩天四餐才能吃完。這樣的奢靡風氣隨著新中國的建立銷聲匿跡,在改革開放前,大陸都未有“滿漢全席”的記載。

    不過,在上世紀60年代,伴隨著香港地區商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一些國外遊客對於體驗中國的皇家飲食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並日益成為一股火熱需求,“滿漢全席”無疑是最為合適的範例和噱頭。為了迎合需求,香港掀起了再造“滿漢全席”的熱潮。

    1965年香港金龍酒家應日本旅遊團的要求,率先嚐試以傳統方式製作“滿漢全席”,當時共有72道菜餚,這帶動了“滿漢全席”潮流的形成。各大酒樓都將“滿漢全席”作為清朝宮廷飲食宣傳。就這樣,在各大酒樓飯莊標榜正宗、互相競爭的趨勢中,“滿漢全席”的菜品種類越來越多,選料越來越講究,席面越來越奢華。

    

    在這樣愈演愈烈的商業競爭下,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滿漢全席”,這其中的菜品也“因地制宜”,各大菜系的“滿漢全席”各有其特色。儘管滿漢全席與真正的宮廷御膳大相徑庭,但這並不妨礙滿漢全席在華人心中的頂級菜餚地位,“滿漢全席”已經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經典象徵。

    參考文獻

    吳瓊.滿漢融合在清朝宮廷飲食中的體現[J].黑龍江史志,2017(01):30-33郭曄.清宮御膳中真的有“滿漢全席”嗎?[J].小康,2017(23):82-83

  • 2 # 歷史時燒錄

    是滿漢全席滿漢全席,是清朝時期宮廷盛宴。既有宮廷菜餚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突出滿與漢族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涮鍋幾乎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兼備,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

    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至少一百零八種,分別為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滿漢全席菜式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滿漢全席的六種宴席

    一、蒙古親藩宴

    此宴是清朝皇帝為招待與皇室聯姻的蒙古親族所設的御宴。一般設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滿族一、二品大臣坐陪。歷代皇帝均重視此宴,每年循例舉行。而受宴的蒙古親族更視此宴為大福,對皇帝在宴中所例賞的食物十分珍惜。

    二、蒙古親藩宴廷臣宴

    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舉行,是時由皇帝親點大學士,九卿中有功勳者參加,固興宴者榮殊。宴所設於奉三無私殿,宴時循宗室宴之禮。皆用高椅,賦詩飲酒,每歲循例舉行。蒙古王公等皆也參加。 為滿漢全席全六宴中第二宴。

    三、延臣宴萬壽宴

    清朝帝王的壽誕宴,也是內廷的大宴之一。后妃王公,文武百官,無不以進壽獻壽禮為榮。其間名食美饌不可勝數。如遇大壽,則慶典更為隆重盛大,系派專人專司。衣物首飾,裝潢陳設,樂舞宴飲一應俱全。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壽,於光緒十八年就頒佈上諭,壽日前月餘,筵宴即已開始。僅事前江西燒造的繪有萬壽無疆字樣和吉祥喜慶圖案的各種釉彩碗、碟、盤等瓷器,就達二萬九千一百七十餘件。整個慶典耗費白銀近一千萬兩,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

    四、萬壽宴千叟宴

    始於康熙,盛於乾隆時期,是清宮中的規模最大,與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陽春園第一次舉行千人大宴,玄燁帝席賦《千叟宴》詩一首,固得宴名。

    五、九白宴

    始於康熙年間。康熙初定蒙古外薩克等四部落時,這些部落為表示投誠忠心,每年以九白為貢,即:白駱駝一匹、白馬八匹。以此為信。蒙古部落獻貢後,皇帝高御宴招待使臣,謂之九白宴。每年循例而行。為滿漢全席中第五宴。

    六、節令宴系

    指清宮廷按固定的年節時令而設的筵宴。如:元日宴、元會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陽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節次定規,循例而行。滿族雖有其固有的食俗,但入主中原後,在滿漢文化的交融中和統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漢族的食俗,又由於宮廷的特殊地位,逐使食俗定規詳盡。其食風又與民俗和地區有著很大的聯絡,故,臘八粥、元宵、粽子、冰碗、雄黃酒、重陽糕、乞巧餅、月餅等儀器在清宮中一應俱全。

    滿漢全席具有六大宴席,而看看這些菜系,有沒有感受到想要流口水,至於滿漢全席至今多少年? 滿漢全席從滿清到現在已有百餘年曆史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換個記憶體大的手機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