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墨孤煙
-
2 # 生命的追問
不管怎麼說,少平是一個讀書人。自古迄今,中國的讀書人第一重要的是自尊和人格,也就是君子品格:自尊、自愛、自強不息!無須藉助別人給的免費階梯。至於成與不成,如王安石所云:“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然而今天,誰還能保持讀書人的這一品格?
-
3 # 流影文集
讀過《平凡的世界》的人都知道,孫少平和田曉霞倆人都是活在現實中的理想主義者,從相識到相知,再由相愛到相惜。他倆即有浪漫主義情懷(他們深信生活不僅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又各自具有對現實極為理性的思考。所以田曉霞在面對孫少平的貧困時,絕不會去觸碰孫少平獨立、自尊的底線,但她能在生活中逐漸將孫少平潛移默化,讓他成為一個更具生活魅力的男人。
作為孫少平,他深知自己無論哪一方面都比不上田曉霞,但他對生活是不屈不饒的!他要透過自身的努力去不斷完善自己、改變生活,這一點他對自己是堅信不移的——從離家的那一刻起,到進煤礦努力工作,他走得堅定,走得Sunny!他深信透過他的努力,一定會給他和田曉霞帶來更充實、更廣闊的天地!所以他不會去求田曉霞任何事,也堅信田曉霞對自己的期望和愛情,這不僅僅是他對生活的態度,也是他對田曉霞的態度!
一個精神豐富、對生活充滿激情的七尺男兒,又怎麼可能去給自己最心愛的女子添負擔、增壓力呢?!
-
4 # 知曰43857006
孫少平高中文化水平在那個年代算是一個文化人了,他骨子裡有文化人的骨氣。煤礦工人看似簡單,但也穩定,收入還不錯。這時的孫少平也有自己的夢想,他不會求人,也不會輕易接受幫助。
-
5 # 阿珂伴讀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被一代代的讀者傳頌,是因為裡面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特別是主角孫少平,我相信每一個讀者都能在孫少平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孫少平所擁有的品質,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而我覺得正是這些品質,讓少平不依附別人去生活,所以他不會藉助曉霞的家庭去尋找一份好的工作。
1、貧農出身,精神上未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祖輩都是誠實的莊家人,堅持用雙手勞動,這樣淳樸的家庭環境教育出來的孩子內心純潔無暇。
原著的開篇寫的是少平的原西高中生活,也正是在開篇,路遙筆下的別外一個人物粉墨登場,這人便是郝紅梅。原著我讀了三遍,紅梅與少平二人的家庭都十分的貧窮,但是他們二人的祖上生活卻大相徑庭,紅梅的爺爺是個地主,文中也說到紅梅一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生活的是膽顫心驚;而少平一家在解放後被認定是貧農,在當時環境下,貧農是一個光榮的身份,一家人雖然光景一爛包,但在精神上卻是沒有受到打擊的。
受家庭的影響,紅梅的想法便是:攀龍附鳳,有一天能嫁個好人家,藉助夫家的力量,讓自己及家人重現昔日的輝煌。也正是因為紅梅有這樣的想法,她放棄與少平的交好,而選擇班長顧養民,而且還差點成功的“嫁入豪門”。在上高中時,雖然少平遇到曉霞,並且兩人後來關係慢慢交好,無話不談,但是少平視曉霞是真正的朋友,他知道與曉霞之間的差距,心中從無非分之想。
2、貧窮的生活,讓孫少平在同學們面前感覺到羞愧,但是他堅信與同學們的人格是平等的,這也是他與官一代田曉霞能平起平坐,正常交流,發展友情的一個重要原因。
透過紅梅與少平的對比,雖然兩人家庭一貧如洗,物質生活貧乏,但是由於紅梅一家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精神上遭受打擊,自覺人格低人一等,生出攀龍心理;
少平則不同,他雖然為自己的穿著、吃食感到慚愧,但他堅信自己與他人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他沒有附鳳的想法。
而在紅梅與顧養民的發展關係中,紅梅那種攀附的心理表示的十分明顯;少平與曉霞之間的關係更像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少平沒有攀比,才能懷著一顆平常心與曉霞交往。
3、閱讀讓少平擁有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而這個精神世界支撐著少平外出闖蕩,而少平的闖蕩江湖並不是為了得到一個富裕的物質生活,而是精神世界的滿足。
記得少平讀的第一本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是《紅巖》,之後他看很多的著名人物傳記。少平閱讀的書籍使他的精神世界日益強大,而雙水村太過狹小,無法滿足他精神世界的追求,所以他要“逃離”雙水村。
離開雙水村,少平去背石頭,做著最繁重的勞動,而身體備受煎熬的少平在精神上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乃至少平去煤礦廠當個挖煤的工人,少平一直都沒有去追求優沃的生活、輕鬆環境、穩定工作,因為少平的追求並不在此,而是一種精神的滿足。
4、有人說少平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所以他不會開口尋求田曉霞的幫助,這樣的想法我不認同。
少平不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原著中,田曉霞不止一次提出要幫助孫少平,都被他拒絕了,因為他不需要曉霞的幫助,他那強大的精神世界、高大的人格以及年輕人的拼搏精神,這些優秀的品質都容不得他滋生攀龍附鳳的想法,這與他是不是大男子主義沒有任何關係。
回覆列表
首先孫少平從小就是一個很有志氣的人,生在貧寒之家,但是滿腔熱血,一心想靠自己的雙手努力爭取想要的生活。田曉霞從小生活環境優越,雖然同在農村長大,但是和少平完全是兩種環境下成長的。後來也得到讓當時農村人都羨慕的工作。孫少平一家人全是農民出身,一直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但是他從小熱愛讀書,一直懷揣著做文人的夢想。這和本書的作者類似,是路遙生活的寫照。曉霞從小愛慕少平,也是情理當中,兩位都有著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理想,但是曉霞因為家庭的原因比較輕易的完成自己的夢想,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而少平半生顛簸,顛沛流離,一直生活在社會的下層,他自己心裡非常清楚和曉霞的差距,雖然內心喜歡曉霞,但是作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他不想連累別人,更不想靠著心愛的人而得到一份好的工作。他自始至終都覺得只有靠自己才能過的舒坦,可能會很艱苦,但是他的意志力非常堅強,最後選擇到煤礦工作,這都體現出作為一個有擔當的男人應該做的事情。透過對孫少平的描寫也反應出本書作者路遙先生看待人生的思想,以及作者對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