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yjxwyx

    題 解

    《秦誓》是《尚書》中最後一篇,它是春秋戰國時期秦穆公誓眾之辭的簡稱。據《左傳》記載,秦穆公聽信杞子的意見,不顧大臣蹇叔的勸阻,命令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員大帥率師遠襲鄭國,結果損兵折將,一敗塗地。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年)被俘三帥歸秦後,穆公痛定思痛,愧悔自責,遂作《秦誓》,總結失敗的教訓,告誡群臣,表現了秦穆公知錯就改,虛懷若谷的精神。

    原文

    公曰:“嗟!我士,聽,無譁,予誓告汝群言之首。

    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

    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雲來。惟古之謀人,則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謀人,始將以為親。雖則云然,尚猷詢此黃髮,則罔所愆。

    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違,我尚不欲。惟截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辭,我皇多有之。

    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達,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邦之阢隉,曰由一人;邦之榮懷,亦尚一人之慶。”

    譯文

    穆公說:“唉!我計程車兵們,你們用心聽著!不要喧譁,我要向你們發出誓言。

    古人有句話:‘人們總要聽到別人的勸告,才允獲得快樂和幸福。責備別人是沒有什麼困難的,如果受別人責備,而能夠像流水那樣順從,這就困難了。’

    我的心啊,真是憂慮重重,時光一天天地過去,而不再回來,雖然想改正,但恐怕時光不允許了。只有那些遵從古訓的人,才肯提一些不是一味順從我的心意的意見,對於這樣的人,我卻討厭他;現在的人只知一味曲從我的意見,我卻暫時和他親近。雖然這樣說,但事實證明對於軍國大計還是請教年老而有經驗的人,才會不犯錯誤。

    那頭髮雪白的善良老人,雖然身體衰弱,體力不足,我卻應當親近他;那身強力壯的勇士,雖然箭無虛發,駕車技術十分高強,但僅僅這些,還不能夠滿足我的願望。那缺乏深謀遠慮的淺薄的花言巧語使君子輕忽怠惰,招致失敗,這樣的人我怎能夠隨便地親近他們呢!

    我暗暗地思量,如果有這樣一位忠臣,忠實誠懇而沒有別的本領,他的品德高尚,心地寬厚,能夠容人容物。人家有了本事,就好像他自己的本事一樣,別人品德高尚,本領高強,不但口中常常加以稱道,而且從內心喜歡他。這種寬宏大量的人,是可以保住我的子孫和臣民的幸福的,是可以為我的子孫臣民造福的。人家有了本領,便嫉妒他,討厭他;人家有了好的品德,便故意壓制他,使他的美德不為君主所瞭解,這種心胸窄狹的人,是不能夠保住我子孫臣民的幸福的。這樣的人,實在危險啊!

    國家的危難,是因為君主用人不當;國家的安寧,是因為君主用人得當。”

    賞讀

    本文通篇全是悔過之辭。文章以“嗟”嘆開頭,令人真切地感受到這是作者經歷了殘酷的事實之後,認真向大臣們袒露心跡的真情流露,而非矯飾之辭。接著便懷著這種心情來總結經驗教訓。他列舉出三種人:一種是依從古訓,直言敢諫的人;一種是“今之謀人”;一種是“黃髮”老人。第一三種人是賢人,第二種是小人。穆公檢討了自己對待這兩種人的錯誤態度,親小人,遠賢人,以及這種錯誤給國家帶來的損失,從而總結出“尚酞詢茲黃髮,則罔所愆”的結論。在冷靜的思索後,作者還總結出對人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這裡穆公也列舉了三種人:一種是“番番良士”,一種是“仡仡勇夫”,一種是“截截善諞言”者。對第一種人應親近;對第二種人不願接近;對第三種人則應當疏遠。接著又舉出對德才兼備的人所採取的兩種態度,指出只有對有德有才的人採取正確的態度,才能“保我子孫黎民”,鞏固國家政權。

    本文雖屬文告,但情出肺腑,語言真切,又自始至終運用對比,寫得深刻有力,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寫作方法上都開《左傳》之先河,可以看作先秦散文發展史上的一個標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塑膠膜用什麼膠水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