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湘書社

    這個提問很能暴露智商,也能看出提問者並不是很瞭解陽明心學。

    首先,時間上來說,陽明心學自陽明先生“龍場悟道”開始創立;所謂阿Q精神勝利法是魯迅先生小說中提出的一種狀態。

    其次,內容上來看,陽明心學提倡了“致良知”的內容,並且有兩條具體操作法門:打坐與事上練。

    所謂的阿Q精神,其實已經被華人過分誇大了,難道只有華人這樣嗎?外華人沒有?人性是一樣的。

    這也是魯迅等所謂“新文化運動”的弊端,為了打擊儒學,他們有些用力過猛,但是請注意,那時候的知識分子,他們本身就有很深厚的儒學底蘊,換句話說,即使是批判,他們也知道自己批判的是啥,不像現在的人,什麼也不知道就跟著胡說八道。

  • 2 # 茅粉直通車

    知行合一 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阿Q精神不一樣了

  • 3 # 文化歷史思索

    把王陽明和阿Q一起比較是一個找罵的題目。

    如果不罵,就可以當作一個玩笑說說。

    二者的差異:1,王陽明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有獨立完整的思想體系,有一大批追隨者。阿Q是一個出名的心裡病人,有一個出名的精神勝利法,有一大批嘲笑他的人。

    2.王陽明是一個歷史人物,阿Q是一個虛構的形象。

    3.心學的理論還要求知性合一,精神勝利法只是滿足虛榮心,實現自我安慰。

    4.心學是面對殘酷現實悟出的積極理論,是自信的心態,精神勝利法是被現實打敗後的消極對策,是不自信的表現。

    如果說王陽明和Q哥還有相近的地方,就是二人都比較落魄,在現實面前都沒有絕望。二人的知名度都很高,都是關於心理問題的知名人士。

  • 4 # 十三貓

    他們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是晦暗不明的暗星! 我們首先來看阿Q精神: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吃了趙老太爺等人的耳光先是憤憤不平,而後轉角罵起了“兒子打老子”,轉而一想竟然心裡得到了極大的勝利,不覺哼起了小曲兒! 這便是精神勝利法:即對於事實上的屈辱和失敗,用一種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滿足和勝利。

    我們小時候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或者看電影看到這一段是時候都會禁不住嘲笑阿Q的愚昧; 然而事實上有誰沒有在類似的情況下用類似的方法“自我安慰”呢? 沒錯, 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就是精神勝利法, 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自我安慰,而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 精神勝利法是人們在自我意識裡對別人的這種行為的一種嘲笑。

    我們再來看一下什麼是陽明心學。

    我回答這個問答的原因就在於看到陽明心學這四個字, 更在於這個四個字和阿Q精神放在一起。

    陽明心學乃是後人對明代大儒王守仁 王陽明先生 一生思想的總結所形成的一門學問。 陽明心學核心在於“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我在想為何兩者會有可比性? 其實這就是陽明心學的奇妙之處,它可以帶入現實生活中遇到任何問題。

    王陽明先生在成聖之前研究過的程朱理學,專注過朱子的“格物致知”,專注於“格竹”失敗後甚至重病不起,這讓陽明先生意識到“存天理,去人慾”存在問題,很長一段時間陽明先生也迷茫過, 甚至在佛道之前尋找答案;經歷“龍場悟道”和隻身平叛藩王等人生經歷過後,陽明先生髮現單純的最求事物的真理是行不通, 而是要在“格物致知”“存天理,去人慾”上“心”與“行”;這就形成要知道實務的真理,又要按照人的道德 思想 本人意念行動,這樣往往下過百倍,這就是“知行合一”。

    我對陽明心學的瞭解有限, 書都買了,卻沒有好好靜下來讀一讀。 我簡單介紹了什麼陽明心學,雖然很粗鄙,但如果我們拿陽明心學去應對阿Q的“兒子打老子事件”就會是這個過程:--1. 明白自己為什麼捱打,--2.如何才能讓自己不捱打--3,行動。 這三個過程看起來非常簡單, 似乎人人都能意識到, 人人都能做到。但你要知道,陽明先生在當年追求真理的時候如果有哪一天的鬆懈按阿Q精神去安慰自己,也不會有今日的陽明心學了。

    陽明先生就是走完了這三步,在我心中已經是不輸與孔孟的聖人了。

  • 5 # 山堅海闊

    陽明心學最早提出實事求是,這與阿Q的精神勝利有什麼關係呢?心學為什麼不可能出現阿Q精神,還記得心學的哪四句話嗎?其中有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這句話是對道德經第一章中無名萬物之始的理解。我們的世界中的善與惡是人根據自己的好惡給予的詞彙,不同的人利益不同好惡也不一樣甚至對立。如果你以善惡之心看世界,什麼你也看不明白,因為你沒有公平的心,當你沒有了善惡之心,那麼你看世界的一切都會很平淡,人與人之間的善惡只不過是生存的相互碾壓而已,你就沒有傷害過別人嗎?看開了就無需用阿Q精神勝利來安慰自己了。非要標榜自己是君子嗎?

  • 6 # 吾心泰然

    “陽明心學”既明代的哲學家王陽明,“陽明心學”已自成體系,被各位大家所極力推崇,我所知道的就是我們的建國領袖偉大的毛澤東主席非常推崇清代的曾國藩的思想,而曾國藩卻極力推崇王陽明,可見“陽明心學“理論對我們的影響之深,“陽明心學”理論總體思想,強調的是內心的強大,強調心就是理,我心的重要,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不迷信權威,強調“知行合一”,在此建議朋友們讀一讀《明朝那些事兒》以便近一步理解,領悟王陽明的“陽明心學”的理論。鄙人學識淺薄,筆者覺得“陽明心學”理論主要就是兩點,一是內心強大,設立目標,二是要有行動,強調執行,這一理論在現實也有其強大的生命力,在現代企業管理以及生活實踐都有其現實意義。而“阿Q精神”即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精神勝利法,年輕時讀《阿Q正傳》印象頗深,如今魯迅先生犀利的筆觸,生動的語言已經難以記得,但阿Q的形象確還活靈活現的在腦海裡浮現,自嘲,自輕,自我化解壓力的能力,成了魯迅筆下那個時代的代表,可謂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阿Q精神”又怎能和“陽明心學”相提並論,更談不上一脈相承啦!

    以上是對網友所提問題的初步認識,還願和廣大師友共同進步學習,探討。

  • 7 # 明月寫情書

    真是相去甚遠。陽明心學是哲學範疇,陽明自絕境悟道,柳暗花明之後成為大家,大家佈施才著作傳世,只為普度眾生,為世人開悟,是希望大家在塵世中獲得灑脫、圓潤,開懷。阿Q雖然️缺根弦似的樂觀,愚昧的解讀和化解方案,終究不夠周正。總覺他在世上走一遭,有些糊塗。我還是佩服陽明瞭悟世界空無的真相以後,依舊大愛世界,不僅自己活️出彩,還能要他人增輝。

  • 8 # 一匹來自南方的郎

    沒想到我被推到這個問題

    心學是徹底清醒,以清醒的狀態來了解自己,瞭解環境,然後以最瀟灑自如的姿態去度過這匆匆一生。

    而阿Q精神是什麼?是自我麻醉,自我迷失,被環境所左右,自己的生死被人捏在手裡,連憤怒和鬥爭都做不來,恐怕比一頭動物都不如!

    你說兩者有什麼區別,就是清醒和迷醉的區別!

  • 9 # 隴右觀察

    雖然陽明心學看起來很高大上,也被一些有知識的人視為精神燈塔;雖然阿Q的精神勝利法,確實讓人不齒,但這都是一種“活著”的精神主導,不能因為前者高大上就奉承,後者平民化就予貶斥!

    當然陽心學是主張知行合一,致良知良能的,但別忘了,陽明心學本質上還是一種修行功夫,是內心自我認知的境界提升,而這就是精神層面的修煉與昇華,換言之就是精神的勝利。當聖人和阿Q並行於路,兩個血肉之軀,我們當然無法分辨聖俗,因為他們未能展示內心境界,我們無從體認他們的精神差異!

    所以我們甚至無法否認二者本質上的相通與一致,他們其實是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的差別。

    誠然,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有支撐自己活下去的理想和信念,都有自我調節和對沖社會衝突的方法和手段,只不過阿Q並沒有主動或有意識的進行自我內在的修煉,陽明心學則是自主並自為的透過不斷格物不斷擴大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即透過外在甚至肢體的修行達到內在精神的提升,然後實現內心對外在更加寬廣的理解,從而讓思路豁然,讓心胸廣大,讓精神力量戰勝外在的對沖,大達到內心的光明和坦蕩。最後連生死都可超越。

    因此,二者還是有關係的,一個是普羅大眾的樸素的精神信仰,一個是在前者基礎之上的主動提升。

  • 10 # 湯說

    這個問題提的有點意思,這裡換個角度回答吧。

    【《實踐論》之認知】

    透過實踐,形成概念,對無數的概念進行總結形成理論,再把理論用來指導實踐,迴圈往復以至無窮。 《易·小畜》:九二,牽復,吉。領導象太陽,要起模範帶頭作用;群眾象地球,太陽反反覆覆牽引著地球向前走。

    【毛主席語錄】

    1,規律,開始總是少數人認識,後來才是多數人認識。

    2,認識規律,必須經過實踐,取得成績,發生問題,遇到失敗,在這樣的過程中,才能使認識逐步推進。

    3,反覆實踐,反覆學習,經多次勝利和失敗,並且認真進行研究,才能逐步使自己的認識合乎規律。

    4,只看見勝利,沒有看見失敗,要認識規律是不行的。

    5,本質總是藏在現象的後面,只有透過現象才能揭露本質。 ----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節選》1959.12-1960.2

  • 11 # 水潺潺山依依

    當然不是。王陽明是心學大師,他提出陽明心學,經歷了理論到實踐,實踐出真理的過程。王陽明一開始崇尚朱熹,踐行格物致知,最後提出知行合一。阿Q精神是愚昧無知的表現,不再贅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未正確啟動怎麼辦wi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