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二員外
-
2 # 早晚有看點
首先華為的鴻蒙系統跟安卓系統是有區別的,安卓以網際網路為中心,移動終端為中心。
而華為的鴻蒙系統則是以物聯網為中心,萬物互聯為中心,這是目前市場上的空白。目前市場上沒有任何一個以物聯網為中心的系統。
華為是第1個釋出這樣的系統,所以說華為的系統優勢是非常龐大的,以後所有的系統都會以物聯網為中心。
美國的谷歌也會將安卓慢慢打造成這樣的系統,但是他們的系統優勢會跟鴻蒙系統有差距,因為他們甩不下現在移動終端的包袱,會讓他們的系統安裝包越來越大。操作延時也會越來越大。
華為的鴻蒙系統延時率要比他們小很多。也就就是說鴻蒙系統更適合物聯網的發展,延時率更低,佔用空間更小。鴻蒙系統是將任何一個可以連線的裝置作為中心點,比如說,你的手機連線上你的電視,你可以用你的電視操作你的手機,或者用你的汽車操作你的手機,也可以用你的手錶來操作你的手機,只要能連線上的,互相連線的,都可以互相操作。
而安卓和蘋果系統都是以手機為中心,任何東西連線手機之後只能透過手機操作,而不能通其他裝置來操作手機,手機是單方面的,也是以手機為中心的。而華為的鴻蒙系統是任何連線裝置都可以成為中心點。這是安卓蘋果和鴻蒙系統最大的差距。
微軟做過手機系統,而且佔有全球20%的市場到最後的徹底停用。不是因為微軟的技術不行,是因為微軟把電腦作業系統移到手機上之後,他沒有按照手機的思路來設計,而是加入了很多電腦元素,這樣就會讓整個系統比較臃腫。這才是導致微軟手機作業系統失敗的原因。
那為什麼蘋果就成功了呢?因為蘋果的喬布斯在設計手機系統的時候,就把電腦系統和手機系統徹底分開,把電腦上的設計思路全部拋除,按照手機專門來設計的系統,讓整個手機更加的簡潔,沒有電腦元素,從而徹底的適配手機。
目前不管是國內以及國外的經濟學家和學院教授都非常看好華為的鴻蒙系統,認為在物聯網系統這一塊,華為的鴻蒙系統將會佔到一半以上的市場。華為的鴻蒙系統不僅可以用於手機電腦電視手錶音箱,所有的智慧家居都可以連連線,而且延時是最小的。以及目前的無人駕駛,華為釋出的華為地圖,更是將地圖的精準度縮小到了釐米毫米級。我們平時所使用的地圖,誤差大概在幾米,而華為的地圖可以把這個誤差縮小到釐米毫米以內。所以華為的鴻蒙系統適用無人駕駛比其他系統安全度要高很多很多。
,
-
3 # 只為天蓬
科技的終極目的是更好的應用於人類需求,以及對未知領域的探索,超越是相互的也只會是部分相同,很多方便會體現各自特色和優點,就像一道菜不同的廚師會賦予它不同的味道風格,使用者如同食客口味千差萬別,他們最終只會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當然,他們有時候也會吃膩了換換口味或心情,無需任何理由。所以,未來的市場會出現更多的“安卓、鴻蒙”類,市場上沒有永遠的王者,總會更迭出現跨界打劫的新群體。
-
4 # 開車我掩護
鴻蒙作業系統是針對物聯網而開發的,如果要再移動端使用,要看應用的適配,而且鴻蒙目前在測試階段,能不能商用還需要時間
-
5 # 蘭戈王
鴻蒙從架構上、萬物互聯上、執行速度上來看,是可以佔絕對優勢的,唯一的弱點在於生態的構建。就是要有大量的App開發者去開發這個系統的軟體,相信華為一定有辦法解決未來生態面臨的問題,目前的方式是相容安卓的應用。
-
6 # 策馬嘯西風88
困難是有的,主要是生態問題。如果的確優於安卓應早日放出,來適應市場。讓社會精英們去開發平臺軟體。象我們這些無非就是用一下QQ,微信,支付寶和影片。主要是速度快就可以了。不做過多要求,只有速度快就可以了。所以讓中國的系統早日立足於市場。當然華為考慮的肯定很是周全。我只是一個消費者 ,考慮欠缺在所難免。
-
7 # 猴德柱
不會 不會
首先 市面上存量很多系統,將來還會有更多系統加入環境。
其次 從技術層面來看,鴻蒙並不優越於其它系統。雖然華為躊躇許久在貿易戰時機發布,但在系統領域還是初露頭角,就類似小米自研系統地位,尤其在市場營銷。
不過,畢竟自研系統還是好的。
再次 從軟體底層來講,脫出於Linux原始碼,雖然生態殊途同歸,市場策略大同小異,前景遠大,但並不容樂觀。
最後 舉個例子: 百度搜索技術依然佔據榜首,但橫向比於市場環境,市值並不成級數。
機會渺茫啊
-
8 # 勾引房東
這個應該說如果國內的企業要一箇中國自己的系統的話生態的問題不大,現在的問題是中國的企業不團結啊,這個是重點啊,現在的企業為了各自的利益,什麼事都乾的出來。
回覆列表
IHS馬基特公司移動工業研究執行主任斯特凡納·特拉爾強調指出,中國“是一個世界級的研發大國”。他說,“當華為2011年投身使用者市場時,就有人持懷疑態度,可是他們非同尋常地發展壯大起來。他們能夠讓市場接受第三種作業系統”。
斯特凡納·特拉爾進一步指出,“他們擁有一個有10億潛在使用者的平臺來測試其應用系統,可以快速發現錯誤並將其糾正過來”。
西爾萬·謝瓦利爾尤其認為華為在新興市場上“顯然將有所作為”。他說如印度、印尼、還有非洲那些地方正在逐步轉向智慧手機,那裡的使用者還沒有習慣於某種特別的作業系統。
他強調指出,除了手機的種種技術特點,作業系統是一個絕對需要信得過的因素,“例如蘋果手機就是主要靠自己的作業系統得以保持穩定的狀態”。
華為有可能很快就並非單打獨鬥了,它會看到中國的其他手機制造商將它們的手機轉到中國的作業系統之下,尤其是如果它擁有與其相伴隨的應用生態系統,而且國家對此會大力促進。
然而,據康特波因特研究公司說,目前超過55%的智慧手機都在使用安卓系統。
即便如此,這也足以讓谷歌出一身冷汗。
不過,特拉爾證實,“存在著眼看所有中國製造商都轉到這一作業系統之下的可能性。這正是谷歌目前所擔心的,這甚至有可能改變矽谷”。
因為鴻蒙系統並非想要僅僅成為智慧手機的作業系統,還想成為華為所有聯網物體如其新型智慧電視的作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