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七首(其五) 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 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1、一是以氣候之惡劣烘托軍情之緊迫(在沙飛石走、遮天蔽日的時刻,唐軍尚要離營出征,可見軍事形勢之危急萬分);二是以唐軍半卷紅旗、戎裝疾進的情景襯托其旺盛計程車氣和昂揚的鬥志。2、此詩描寫了在狂風疾卷,沙飛石走的惡劣氣候下,唐軍頂風披沙、戎裝疾進的情景,並以虛實相生的筆調,頌揚了這次出擊取得的輝煌戰果。儘管作者只是擷取了邊塞戰事的一個小小片斷,但卻寫出了唐軍的旺盛士氣和強大威力。字裡行間,洋溢著鼓舞人心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鑑賞】 “大漠風塵日色昏”,由於中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均呈自西向東或向東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東部形成一個大喇叭口,風力極大,狂風起時,飛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風塵”後面,並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風沙遮天蔽日。但這不光表現氣候的暴烈,它作為一種背景出現,還自然對軍事形勢起著烘托、暗示的作用。在這種情勢下,唐軍採取什麼行動呢?不是轅門緊閉,被動防守,而是主動出征。為了減少風的強大阻力,加快行軍速度,戰士們半卷著紅旗,向前挺進。這兩句於“大漠風塵”之中,渲染紅旗指引的一支勁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這支軍隊卷塵挾風,如一柄利劍,直指敵營。這就把讀者的心絃扣得緊緊的,讓人感到一場惡戰已迫在眉睫。這支橫行大漠的健兒,將要演出怎樣一種驚心動魄的場面呢? 從描寫看,詩人所選取的物件是未和敵軍直接交手的後續部隊,而對戰果輝煌的“前軍夜戰”只從側面帶出。這是打破常套的構思。如果改成從正面對夜戰進行鋪敘,就不免會顯得平板,並且在短小的絕句中無法完成。現在避開對戰爭過程的正面描寫,從側面進行烘托,就把絕句的短處變成了長處。它讓讀者從“大漠風塵日色昏”和“夜戰洮河北”去想象前鋒的仗打得多麼艱苦,多麼出色。從“已報生擒吐谷渾”去體味這次出征多麼富有戲劇性。一場激戰,不是寫得聲嘶力竭,而是出以輕快跳脫之筆,透過側面的烘托、點染,讓讀者去體味、遐想。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詩裡表現出來,在構思和驅遣語言上的難度,應該說是超過“溫酒斬華雄”那樣一類小說故事的。
從軍行七首(其五) 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 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1、一是以氣候之惡劣烘托軍情之緊迫(在沙飛石走、遮天蔽日的時刻,唐軍尚要離營出征,可見軍事形勢之危急萬分);二是以唐軍半卷紅旗、戎裝疾進的情景襯托其旺盛計程車氣和昂揚的鬥志。2、此詩描寫了在狂風疾卷,沙飛石走的惡劣氣候下,唐軍頂風披沙、戎裝疾進的情景,並以虛實相生的筆調,頌揚了這次出擊取得的輝煌戰果。儘管作者只是擷取了邊塞戰事的一個小小片斷,但卻寫出了唐軍的旺盛士氣和強大威力。字裡行間,洋溢著鼓舞人心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鑑賞】 “大漠風塵日色昏”,由於中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均呈自西向東或向東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東部形成一個大喇叭口,風力極大,狂風起時,飛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風塵”後面,並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風沙遮天蔽日。但這不光表現氣候的暴烈,它作為一種背景出現,還自然對軍事形勢起著烘托、暗示的作用。在這種情勢下,唐軍採取什麼行動呢?不是轅門緊閉,被動防守,而是主動出征。為了減少風的強大阻力,加快行軍速度,戰士們半卷著紅旗,向前挺進。這兩句於“大漠風塵”之中,渲染紅旗指引的一支勁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這支軍隊卷塵挾風,如一柄利劍,直指敵營。這就把讀者的心絃扣得緊緊的,讓人感到一場惡戰已迫在眉睫。這支橫行大漠的健兒,將要演出怎樣一種驚心動魄的場面呢? 從描寫看,詩人所選取的物件是未和敵軍直接交手的後續部隊,而對戰果輝煌的“前軍夜戰”只從側面帶出。這是打破常套的構思。如果改成從正面對夜戰進行鋪敘,就不免會顯得平板,並且在短小的絕句中無法完成。現在避開對戰爭過程的正面描寫,從側面進行烘托,就把絕句的短處變成了長處。它讓讀者從“大漠風塵日色昏”和“夜戰洮河北”去想象前鋒的仗打得多麼艱苦,多麼出色。從“已報生擒吐谷渾”去體味這次出征多麼富有戲劇性。一場激戰,不是寫得聲嘶力竭,而是出以輕快跳脫之筆,透過側面的烘托、點染,讓讀者去體味、遐想。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詩裡表現出來,在構思和驅遣語言上的難度,應該說是超過“溫酒斬華雄”那樣一類小說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