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7662291846

    手機拍攝是不可能拍攝到對流區的,事實上目前還沒有任何觀測裝置能對對流區進行成像,由太陽大氣光學深度決定的可見光只能看到光球層。

    而你看到的是臨邊昏暗混上散射效應。

    (注:不要裸眼直視或者使用不帶遮光片的普通相機鏡頭直接對準晴天的太陽進行拍攝)

    太陽的結構是這樣的:

    我們能看到的輻射的深度決定於光學深度:

    我們只能看到光學深度小於1的部分的光,光學深度大於1的部分光會在離開介質之前被完全吸收,而太陽大氣對於白光的光學深度為1的位置就是在光球層,所以我們看到的大部分輻射是來自於光球層的。

    還有一小部分可見光是來自於日冕和色球層,這一部分可見光可以在日食的時候使用天文照相機拍攝,或者使用日冕儀拍攝:

    平常在沒有遮擋的時候99.9%的白光都是來自於光球層,使用專業的天文儀器拍的白光日面是這樣的:

    是不是和題主拍攝的有一點點相似。

    周圍相對昏暗,中心相對明亮一些,是接近邊緣的白光輻射要經過更厚的光學厚度才能離開光球層,所以看到的是更淺的地方,所以相對昏暗,這並不是更深層的結構,這依然是光球層。

    如果你有遮光片,然後把快門速度調的很低,使用單反,在晴朗的正午你可以拍到這樣的太陽:

    接近邊緣會有些昏暗,同樣,這些不是內部結構,僅僅是臨邊昏暗現象。

    如果真的比較喜歡拍太陽的話,在太陽高年,傍晚接近日落,Sunny比較弱的時候,沒什麼霧霾的時候是可以使用手機或者單反拍到太陽黑子的:

    以及:現在2019是太陽低年,下一個太陽高年是在2022年左右。

    Pjer內容分類整理:

    精選 射電 程式設計 科研工具 太陽物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遇上頑固過分的父母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