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躍遷之路
-
2 # 斐語讀書
回答之前先說一下王陽明比較出名的四句口訣: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話就是陽明心學精髓之所在。
從這四句話中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我們自己,瞭解人性,我們無法改變這個社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自己。
下面我們一一解讀這四句話,就能從根源上了解我們的行為背後的動機,以及面對人生無常應該擁有的態度。
1、無善無噁心之體
這句話很容易解讀,我們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是一顆純潔之心。上天賦予我們的本能,吃喝拉撒僅僅是為了生存,我們不貪求太多,對於食物的色香味類,我們也不挑剔。
在我們沒有被灌輸,或者接觸其他種類的東西或者觀念的時候,我們的心中不會產生貪嗔痴,我們吃母乳即可,我們吃最簡單的米湯也行,我們吃粗茶淡飯也願意。
這就是無善無惡的本態。
但這裡說的善惡只是相對而言,善不一定是當今社會說的那種善,惡也不是如今摒棄的那種惡。
在社會的大集體中,我們有時候很難依照我們的本心做事,會迫不得已做一些讓我們難受的事情。
比如在很餓的時候我們為了生存,就會有偷盜,有搶劫,嬰兒在餓得時候會哭鬧,它是為了自己的目的達成,而犧牲別人的感受的。
這就是說第二點:有善有惡意之動
因為我們生活的社會的複雜性,我們接觸到的各種人、事、物,我們難免被它們所擾動,做出違心之事。
這就是老祖宗經常說的那句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是人都會犯錯,這是基本的常識。
所以不要因為犯錯而耿耿於懷,或者一棍子打死,捫心自問,活在人世,誰又能一輩子不犯錯誤呢?
小到窮頭百姓,大到聖人賢才,誰又會沒有一點私心雜念呢?
清楚了這些,我們就不會因為困惑眼前這些迷霧,而止步不前。
知道了善惡,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不是應該隨波逐流,破罐子破摔,認定自己就是那樣的人,說天性如此這類鬼話,實則是對自己的放縱和墮落。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那些行惡之人,他們表現的那樣張狂和肆意,其實他們本身並不快樂,因為人的惻隱之心,人的善念還是會有的,無法根除,他們只是用惡念不斷遮掩自己的脆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或者到了窮途末路,他們每每想起,也是倍受煎熬,這就是良心的折磨。
這就是第三點:知善知惡是良知
以前看過一檔節目,就是和那些原本作惡多端的人們口中的惡魔對話的節目,經過歲月的洗禮,生活發生了太多的變端,讓他們剝開迷霧,漸漸看清了眼前的現實。
他們從大惡之人變成了大善之人。
浪子回頭多半是這樣的動機。
這就是最後一點:為善去惡是格物
善惡皆是人的本性,都是相對而言之,在不同的情況下,善又變成了惡,惡又變成了善,這就要我們靈活地根據自身的情況,嚴守道德準則,在不同的時機選用不同的生活策略。
要善於利用我們的良知,感受那種心痛難受的感覺,那就是我們的惻隱之心,那時候就應該注意我們的舉動,是不是朝著惡的方向發展了。
這樣我們就可以及時地撥亂反正,將惡念扼殺在搖籃中,用善意和溫暖去化解心中的惡念。
這是從個人的角度看,如果放大了整個社會中洋溢起善意之火,充滿溫情和暖意,那麼惡念就沒有機會禍患人間,人間也得以祥和了。
這就是我理解的陽明心學對現實生活的指引。
-
3 # 大魔1981
王陽明的心學,特點在於:活潑。仍然是儒家的思想。它的現實意義,對普通人來說,是找回自我,尤其是在什麼都向錢看的時代裡,這一點很珍貴。
找回自我,即發見良知。因為儒家認為,至善就是良知的本體,天理就是良知的本體。
作為個體來說,就是“復此良知本然全體”。
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將自己,自己的心與天理,真理合為一體。
良知的定義是,天理之自然明覺發見處。可見其體。
然而,天理的反面就是人的私慾。私,就不能察覺外。欲,就不能感通外,心的本質就是個感和知。是私和欲矇蔽了你的感和知,你的心顯然不能合“道”,合“理”。。。
一個處處事事不能明理的人,就失去了其自然的良知。
所以心學的現實意義非常大,只是目前的研究者,只是寫書闡述,沒有像王陽明一樣,在當下的時代,把這個觀念和方法,做出更進一步的發明。
時代在變化,學術方法論,卻沒有進步。
這是很可惜的。不是王陽明的心學沒有現實意義,而是,它需要更進一步,需要更符合現代人的實際的演化。
回覆列表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你提到的學習王陽明的心學讀讀書就可以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中國文人的讀書方式往往是感性的望文生義式的,偶爾會摻雜一些歸納法的經驗來解讀。他們最缺的是理性的思考。而王陽明心學等之所以偉大,正是由於王陽明大量的理性思考、推理演繹出來的。因為不論東西方哲學都沒有獨立的語言系統,用文字表達出來就是現在的樣子。
要悟透心學一定要在讀書之外加上更多的理性思考,就如守仁克竹一樣。當然要理性思考一定要有思維模型。
我的建議是先學習一些哲科方面的知識,增強這方面的素養,再去讀王陽明比較好。
舉個例子:
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說了這番雲裡霧裡的話-即“心外無物”的出處。
其實如果用腦科學、認知心理學來理解就很好理解了:現在研究證明,眼睛看到的其實並不是真實的世界,顏色是光波的波長,聲音是波的頻率而已。所以,花也是人的想象出來的。具體的推理過程比較複雜,如果你想了解更詳細的話,可以加我好友後留言,我給你發個影片,你看看會明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