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中小隱
-
2 # 古史微
感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根據筆者這些年對中國古史研究的一點心得,筆者堅信,夏是真實存在的,大禹也是實有其人,並非虛構。但是,要把這些問題進行科學的說明,靠一篇悟空問答是不可能做到的,對於這方面的論證,筆者一直在做,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在這裡,我想在概括性地談夏研究的同時,重點談一下與夏研究有關的一些觀念和方法。
大家知道,在中國有一種強大的觀念,認為夏族是漢族的祖先,認為夏文化在中原。正是因為如此,當二里頭文化被歷史學家鄒衡判定為夏文化時,逐漸取得了許多人的認同。然而,這種判斷也帶來很大問題,因為據二里頭的測年資料顯示,其年代與傳世文獻的記載難以做到有效的系統匹合。同時,當三星堆這些具有世界意義的考古文化出現的時候,我們發現自己失語了,這樣的文化竟然在傳世文獻中找不到落腳點。
因此,筆者認為,只有讓學術的歸學術,才能讓人們更加理性地看待研究。事實上,從傳世文獻來看,夏原來就是一個文化概念,其意思相當於現在說的偉大,並不涉及具體的民族。在筆者的夏研究中,把夏分三為段,即黃帝之夏、虞夏之夏、後杼之夏,這三段中的每一段的文化和族群結構雖有相承,但變動也很大。根據《國語》的記載,夏后氏追述最遠的祖先為黃帝,而《山海經》卻明確記載黃帝為犬戎和北狄的祖先,象傳世文獻中也有稱禹為戎禹的記錄,或者說禹生於西羌,這些記載都明確表明早期的夏人與西北民族關係更為緊密。基於這種狀況,於是筆者提出了:要使夏研究步入科學的軌道,首先應當打破中原中心的觀念,打破漢族中心的觀念,甚至打破國族中心的觀念,打破民族一元發展的觀念。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要打破學科壁壘,重視跨學科的系統性研究。夏的研究與先秦史的整體密研究密不可分。而筆者對先秦史的研究,則始於對三星堆文化的探索。透過對三星堆文化的研究,筆者意識到要把三星堆解釋清楚,需要重新建立夏、商、周的相對年代框架,在新的年代框架下來解釋三星堆、重建夏史體系才會有更可靠的基礎。
重建先秦史體系,為了保證研究的嚴謹性,不可避免地需要把歷史文獻、考古資料、民族演變、語言變遷、文化流變等諸多要素進行統籌考慮。很自然地,這樣的研究必然要求有駕馭各種學科的視野和方法。然而,隨著近代西方“科學”觀念的傳入,中國的學科設定日益精細化,學科間的壁壘日益抬高,在專業體制下成長起來的學者,由於知識難以貫通,使得許多深層次問題難以發現。如果關鍵性的問題都沒有發現,還談什麼解決呢?因此,要做到科學的夏研究,打破學科壁壘、促進知識體系的融合是必須要做的。
-
3 # 歷史中簡堂言史君
回顧前朝舊事,言史堂來回答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闢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
《史記》作為中國第一本紀傳體通史,夏朝是作為本紀記載的。中國曆代承認的正史,史記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歷史研究價值。司馬遷家族世代為史官,必然對於修史有其嚴謹性,不然往後2000餘年不會承認《史記》地位。
夏朝必然是存在的,只是具體的文字以及考古發現目前比較少,畢竟時間跨度太長。
夏朝的歷史意義: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國家政權第一次出現,中國歷史進入“家天下”,並且延續了近4000年的時間。而且夏朝的建立標誌著奴隸制社會的出現。
大禹是否有其人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史記·夏本紀》《左傳》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裡面也有記載大禹其人,主要功績也是大禹治水,使得天下歸心。
回覆列表
華人為什麼叫炎黃子孫?中國為什麼叫華夏?都是上溯先祖,炎黃是指炎帝和黃帝。華夏是指帝舜和帝禹兩個王朝,帝舜名重華,取華字代之。帝禹名文命,建立了世襲制的王朝一一夏朝,亦取夏字代之。
關於夏朝的歷史,可徵之於《史記》。《史記》記載得很清楚:“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文命,文命是為禹,禹即帝禹,禹為黃帝耳孫,號夏,從禹至桀十七世“。
夏朝總共經歷了17世,共計471年。大約從公元前22世紀末到公元前17世紀初。17位帝王的名字也記得清清楚楚,依次是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洩、不降、扃、廑、孔甲、皋、發、桀。具體可參見附圖1、圖2、圖3。
夏朝當然也有文字,因為文字是黃帝時的史官倉頡統合、擴展出來的,必然會往後世承襲流變。夏朝的文字稱為夏篆,形式是甲骨文。見附圖7、圖8、圖9。
夏朝的出土文物有瓜稜灰陶杯,見圖4;鑲嵌綠松石銅牌飾;見圖5。二里頭出土的銅爵,見圖6。
《史記 》又有:禹以歷山之金鑄幣。可見夏朝是有貨幣貿易的。當時的製陶,採礦冶金,蠶絲紡織,建築、醫藥、園藝等,已經相當發達了。
帝禹就是大禹治水的禹,《山海經》傳為禹書,禹因治水,走遍五湖四海,有資格寫《山海經》。至今武漢市漢陽區的長江邊,緊鄰長江大橋,有禹稷行宮,又稱晴川閣,是大禹治水即將成功之時,舟行此地,繫纜大別山麓,棲息之所,後人建宮閣以紀其盛。
司馬遷是漢武帝時的太史令,憑什麼編撰前朝歷史書呢?當然是有所本的,這些本就是前朝史官的史記。既然黃帝有史官倉頡,黃帝之後的各朝各代都有史官,史官還不止一人,有左史、右史、守藏史等職位。老子李耳就是周守藏史。《史記》中說得很明白:”右史記言,左史記事,言為《尚書》,事為《春秋》。“司馬遷的《史記》沿用了前朝史書的名稱,但卻綜合了秘書記錄式的章法,形成要言不繁的史家筆法,絕不輕易評判。
夏朝的歷史存在,既有史書記載,也有出土文物證實,無庸置疑。凡質疑夏朝存在者,要麼是不學無術、心智不全的傻貨,要麼是妄圖顛顛我華夏文明歷史的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