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香咿客
-
2 # 景德鎮肖振松
大藝術家的精神世界是超前的,是脫離塵世的。所以他們的作品在當時可能是不被大眾所接受的,是怪異的。但是透過時間的洗禮,民眾慢慢開始理解藝術家當時的情感糾葛,當藝術家去世後,他的生平事蹟就被眾人熟知,他的藝術品所表達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能更好的解讀,有高尚人格魅力的藝術家所創作的藝術品就如洪水般觸及人們的心靈,所以他的知名度也迅速推廣。
還有一點是普遍心理規律所致,人們對擁有的事物會經常性的忽略,一旦逝去又覺得彌足珍貴。
-
3 # 和風細柳
真正的藝術家為了藝術願意奉獻自己的畢生,比如梵高。很多藝術家可能本身沒想過要在歷史上留名,只是純粹因為熱愛。
看到這個問題,我思考了良久,很想說幾句自己的一些想法。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藝術欣賞觀點,如果一位藝術家的創作審美異於同一時期的大眾審美(即主流審美觀),難免造成不被多數人認可的情況。另外,藝術創作有個人的主觀意識引導,如果個人的創作動機不被人理解、賞識,難以與鑑賞者達成共鳴,那藝術作品不被人接受屬於人之常情。這樣的情況下,只能漫長的等待,在歷史的長河裡遇見知音。
很多藝術家具有超前的前瞻性,具有革新精神,當初莫奈的《日出 . 印象》,一發表,受到各界大佬的諷刺與挖苦,而今,《日出 . 印象》這幅作品,卻成為了美術史上印象派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新穎創新的作品,剛問世時總是爭議不斷,不過我們要相信,真正的藝術會在時間的沉澱下煥發出自己的魅力。
-
4 # 酒違人生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個當面來說,首先是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很多畫家的作品在當時不屬於藝術主流作品,不被認可,而藝術家本身多屬於比較清高,不願意隨波逐流,所以藝術作品在當下時期是不認可的。另外由於資本市場的介入,出於投資投機甚至洗錢等不同的目的,將一開始價值很低的藝術品炒成天價作品!隨著作品價值的提升畫家本身的知名度和藝術影響力肯定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
5 # 蒙叔雜談
本人因為愛好藝術,所以經常會和一些藝術家及畫廊老闆聊天,個人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由如下原因:
首先,藝術需要數年的積累,不僅是技巧方面,還有人生閱歷等等,所以當達到一個高度的時候,往往藝術家的年紀也大了。縱觀古今中外,除了個別天賦異稟,其餘的藝術家都是到了晚年在藝術方面才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這點,在中國傳統書法和國畫方面特別明顯。
比如吳昌碩先生,是近70歲到上海時才真正出名的。
而他的石鼓文,是任西冷印舍2年後,70歲以後才有了自己的風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下吳昌碩臨石鼓文的故事。
年齡問題無法避免,比的是誰的身體更健康,如果能熬到一定年紀,作品又有自己的風格,一般會獲得一定的知名度。否則,像梵高這樣的還好,起碼去世後被人熟知,誰知道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呢?
其次,藝術需要圈子,需要大佬提攜大家都知道圈子的重要性,但是想進入圈子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進藝術家的圈子就更難。誰會閒著沒事去提攜新人,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前文說到吳昌碩,除了自己努力之外,任伯年的賞識是必不可少的;還有齊白石,到了北京之後先有陳師曾提攜,不行,不被人認可,後來是徐悲鴻鼎力支援才出名的。
話說,幸虧吳昌碩和齊白石兩位大師身體好,高壽,要不然我們現在還真不一定能欣賞到那些傳世作品。
第三,科班出身的重要性與家庭背景接上文,有的朋友說了,徐悲鴻先生成名比較早呀?
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三點,其實和第二點稍微有點重合,就是科班出身的重要性和家庭背景。
徐悲鴻先生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是人家父親是私塾先生啊!大家別小看私塾先生,在那個年代,已經是非常厲害的存在了。然後徐悲鴻先生也非常爭氣,20幾歲便考入大學,隨後去日本和歐洲留學,所謂開掛的人生大體就是這樣吧,回國後任教,本來交際圈就很廣,回國後直接晉升為畫壇大佬。
近代趙無極先生,不僅從小受到良好教育,也有留學背景,關鍵是家裡有錢,不愁吃穿(當然我們不敢否定先生的努力)。
再看看梵高,窮的靠弟弟接濟,畫畫的顏料都買得起,你讓他怎麼出名?
第四,藝術需要營銷。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是中西兩位大家,畢加索和張大千,兩位即是藝術大師,也是營銷大師。
畢加索是西班牙人,剛到法國的時候籍籍無名,一幅畫也賣不出去。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僱一些人到畫店去逛,離開的時候故意問老闆:“請問,你們這裡有畢加索的畫嗎?”“沒有,誰是畢加索?”“請問,哪裡能夠買到畢加索的畫?”“又是畢加索,我不知道”“請問,畢加索到巴黎了嗎?”“我不知道,畢加索到底是誰呀?”不到一個月時間,整個巴黎大大小小的畫店老闆的耳朵裡都灌滿了“畢加索”這三個字。這個時候畢加索再帶著自己的畫出現,所有的畫店老闆都要進一些來賣,這一招讓畢加索名利雙收。張大千先生走的是高階路線,張大千一生所收徒弟眾多,登記在冊者據統計有126人之多,其中,有專門畫家亦有社會名流。要知道,張大千去敦煌寫生,是乘軍機去的,人脈之廣之高階可見一斑。
最後,有時代的原因。以前不像現在,不要說網際網路了,就連電話和交通都成問題,自然訊息閉塞。現在多好,自己畫張畫,可以發到網路媒體上,也可以辦個人畫展,也可以在某寶上開店售賣,但是以前不行啊!
還有,二戰這才結束多長時間?以前人們能吃飽了就不錯了,普通大眾哪有閒工夫去欣賞藝術,所以,藝術的繁榮和時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藝術之路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很多條件來支撐,天賦,努力,資源,缺一不可。
回覆列表
個人感覺他們的作品在當時應該也是小有名氣的,但是大家的作品往往要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慢慢的不同時期的此領域的大家認同的人多了,價格慢慢的就上去了,也可以理解為物以稀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