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ucifer4065
-
2 # 耿伯昭
褚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長子,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死後,褚英就是僅次於努爾哈赤的二號人物。後金在草創之際,褚英的戰功遠高於其他貝勒,封號洪巴圖魯,阿爾哈圖土門,一度被立為早期後金政權的汗位繼承人。論英勇,諸王貝勒無人能及。但其缺乏戰略眼光,情商低,不會玩心眼,說話又直接,性情又暴烈。跟五大臣: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古、扈爾漢以及自己的兄弟們關係不睦。
最終在皇太極和其他兄弟,朝臣合力陷害,各種坑,最終被努爾哈赤處死了,終年36歲。豪格作為他的侄子,所處時代不同,豪格生活於清初,正是滿清從割據政權邁向全國政權的階段,豪格之能,體現的不是個人勇力,而是統兵馭將,把握戰局的眼光。而褚英不同,部族戰爭,戰爭規模和戰鬥場面都不算太大,戰術地位沒有那麼重要,靠勇力和膽略就能左右戰鬥勝負,褚英敢親率500人,衝擊卓布泰的萬人之眾,還能斬首3000。單從戰陣衝殺的勇猛,豪格遠不如褚英。要論排名佈陣褚英不如豪格。畢竟遼陽大戰之前,都能喝得大醉的褚英,絕對不可能是個好統帥。
-
3 # 不瞭解的歷史
要說兩個人的成就,褚英和豪格都曾屢建戰功,因豪格是褚英的侄子,時期不同,政治局勢不同,兩人的功勞對當時的貢獻都非常大,要說兩個人誰更勇猛,在烏碣巖一站中褚英敢以少攻多,並且大獲全勝,似乎褚英更勝一籌
-
4 # 江東汪郎
褚英和豪格這一對伯侄倆,不得不說都是政治上的犧牲品。如果他們的情商稍微高一些,政治手段稍微老辣一點,那麼清朝皇帝的世系就真的要改寫了。
可惜啊,兩個人都差了那麼一點點!
不過,政治上的失敗只是他們人生中的轉折,但他們在軍事上的成就其實並不差的。拋開對王朝和民族的偏見,我認為褚英相對豪格要略勝一籌的。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褚英成長的時代,正是努爾哈赤統一女真時期。
在後金統一女真各部,並形成了一個封建、奴隸制並存的割據政權過程中,褚英經歷了安楚拉庫、烏碣巖、宜罕山城等建州女真降服東海女真、海西女真的戰役,為鞏固努爾哈赤的女真霸主地位立下了卓越戰功,一度被努爾哈赤授命執掌國政,視為後金政權的汗位接班人。
所以,儘管褚英死於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沒有看到努爾哈赤於1616年在赫圖阿拉稱汗,但他對後金的功勞還是不可磨滅的。
豪格是皇太極的兒子,他在後金政權的鞏固上做出了貢獻,他先後參與了寧錦之戰,己巳之變,松山之戰等,入關後又平定四川,是後金在統一過程中的一柄戰刀!
只不過豪格時代的後金,也是強者無數,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多爾袞。在皇太極的雄才大略下,豪格最高只掌管了戶部,沒有往上再進一步,也沒有得到皇太極哪怕口頭上繼承人的暗示。
汪郎以為,從整體上看,豪格要差一些!
-
5 # 封弦
兩人半斤八兩,都是長於軍事,短於政治,他們的能力與英親王阿濟格相仿,略遜於多鐸,比之皇太極和多爾袞那是遠遠不如!
-
6 # 奚譽賢
褚英險象環生的境況中長大,刀光劍影、血雨腥風,造就了他性格上的勇敢和躁烈。褚英一生打過的仗,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努爾哈赤命幼弟巴雅喇、褚英與噶蓋、費英東,領兵一千,徵東海女真安楚拉庫路。褚英,“星夜馳至”,取屯寨二十處,其餘屯寨盡行招服,獲人畜萬餘,勝利回師。努爾大喜,賜以“洪巴圖魯”的美號(巴圖魯,乃滿語baturu的音譯,意為“英勇”)。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三月,舒爾哈齊、褚英、代善、費英東、扈爾漢、揚古利等率兵三千,接蜚優城歸順女真,途中與烏拉兵交戰,此時,舒爾哈齊、褚英、代善各率兵五百,扈爾漢、費英東兩員大將領兵三百,納齊布蝦與常書各領兵一百,大破烏拉兵。 褚英廣有戰功,努爾哈赤因其英勇,封號曰“阿爾哈圖土門”,譯言為“廣略”,故褚英封號為廣略貝勒。但是努爾哈赤的“開國五大臣”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古和扈爾漢以及一些兄弟們與褚英不和,於是在努爾哈赤面前告狀,努爾哈赤經過調查也發現了褚英的存在的問題,解除了他的兵權。褚英將不滿溢於言表,後被軟禁,之後褚英焚香詛咒告狀的五大臣和兄弟,並揚言等掌權後處死五大臣和那些兄弟,被再一次告狀。在萬曆四十三年,即公元1615年的8月22日,褚英在被圈禁兩年後,被努爾哈赤下決心處死。只活了36歲。
皇太極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嫻熟。萬曆四十年(1612年),從父出征海西女真烏拉部,克六城。在逐步完成統一女真各部的基礎上,皇太極幫助他父親努爾哈赤建立了新的後金國家。努爾哈赤一度想立長子褚英為儲,但是褚英揹著努爾哈赤做了很多違反其願望的事,甚至逼迫皇太極等也跟他一起行動。皇太極等向努爾哈赤揭發了褚英的陰謀,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努爾哈赤將褚英幽禁,兩年後又毅然處死了他。從此皇太極進一步得到了信賴。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整合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加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正式完成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制。皇太極被任命為管正白旗的貝勒。
後金天命元年(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史稱後金),稱大汗,任命次子代善為大貝勒、侄子阿敏為二貝勒、五子莽古爾泰為三貝勒、八子皇太極為四貝勒簡稱四大貝勒。天命三年(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下定決心要對明朝發動進攻,但是具體怎樣行動,卻議而未決。皇太極獻上一計。他提出先打撫順,“撫順是我出入之處,必先取之”。並建議利用明朝守城遊擊李永芳要在四月八日至二十五日大開馬市的機會,派遣五十人扮作馬商,分成五夥,入城為市,繼之由他親自帶領五千士兵夜行至城下,裡應外合,兩面夾攻。努爾哈赤欣然接受他的建議。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誓師徵明,結果大獲勝利。撫順之戰是後金與明朝的第一次大戰,對後金以後的發展影響深遠,皇太極的獻計獻策及親臨戰陣,對後金的勝利有決定性的作用。
回覆列表
如果只看最終戰績,豪格剿滅張獻忠,絕對遠超褚英。但考慮到每次雙方力量對比,褚英戰績更好。褚英兩次被老努賜予封號,開始是洪巴圖魯,後來是烏爾哈圖土門,翻譯過來分別是超勇和計略萬千,雖然有刻意培養接班人的意思,但褚英還得自身有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