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兮2

    古巴比倫文化是兩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河流域文明還包括蘇美爾文明、阿卡德文明、亞述等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大約於公元前3500年產生於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是人們已知的歷史最悠久的古代東方國家之一。

    一、巴比倫科學文化概述

    巴比倫文化的前身是蘇美爾文化。

    公元前3000年,兩河流域的人們利用當地豐富的黏土資源,就地取材,用水調勻,製成大小不一的泥板,作為“紙”使用,並將字刻在上面,然後晾乾或者燒乾,就成了“泥板書”。泥板書極為笨重,最初為圖畫文字,但圖畫文字在泥板上書寫很不方便,後來發展成楔形文字(由於落筆處印痕深寬,提筆處細小,形同木楔,故稱楔形文字)。

    古代巴比倫在科學上最傑出的的是天文學和數學。

    公元前2000年初,巴比倫已經將五大行星和恆星區別開來,並將星辰劃分為星座,對太陰曆的計算只於現帶相差0.4秒;他還制定了曆法,根據月亮的盈虧,把一個月定位29日或者30日,還知道置閏。數學方面,以60進位制,會四則運算,會開平方和立方,會解二次方程和部分三次方程。早在畢達哥拉斯出生之前就知道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定理(即中國的勾股定理),還把圓分為360度。

    二、巴比倫的學校

    泥板書及楔形文字的發明,加上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巴比倫的學校教育提供了可能。最早的學校與寺廟緊密結合。在古代兩河流域,人們把知識視為神賜,非祭司不敢擁有,傳習這些知識也是僧侶的特權,由於管理寺廟財產的需要,故寺中一些人(稱為“書吏”)需要學習文字和符號,於是,最初訓練書吏的學校就產生了。由於教材和練習本都是泥板,所以學校稱為“泥板書舍”,圖書館收藏的也是泥板書。

    三、教學內容和方法

    由於開始的時候學校主要是訓練書吏,所以教學內容主要是語言,尤其重視書寫能力,此外,還有閱讀、翻譯、計算等。由於禊形文字離開事物本來形體面目已經很遠,要記住上千個禊形文字並非易事,在教學方法上,都是教師先在溼潤的泥板上書寫,然後學生自己再反覆臨摹,直至熟練,這種學習需要學生有很強的耐力,所以紀律稱為保證學習的必不可少的一項約束,在巴比倫,體罰十分盛行。

    四、學校的考古發掘

    20世紀30年代,法國考古學家帕拉在幼發拉底河畔南部發掘了一所學校遺址,這所學校並不坐落於寺廟附近,而是在世俗的居民區,由此可以推斷,在2100年前,巴比倫的學校已經正式成為一種世俗化的教育機構。

    這時的寺廟學校有兩級。一級是初級教育,主要教授讀寫;另一級是高階教育,除學習讀寫外,還要學習文法、蘇美爾文學、祈禱文。訓練書吏僅有讀寫能力是不夠的,為了培養管理人才,必須使未來的書吏們學習數學、天文學,有的還受占星術、醫學教育,甚至受鍊金術的訓練。教學方法是師徒傳授式的。無論教數學、醫學還是訓練冶金術和紡織術,其方式是一樣的:學生首先觀察教師的操作,然後在教師的指點下,自己動手,教師隨時糾正錯誤。

    古代巴比倫的教育為少數人壟斷,奴隸不能享受學校教育;能掌握複雜的楔形文字知識的一般只限於職業官吏、僧侶、文藝家等少數人。

    公元前3世紀後,巴比倫作為古文明的中心,在歷經兩千年風雨滄桑後逐漸衰落,淪為荒原莽野,湮沒於枯草昏鴉之中。直到19世紀中葉後,經過考古工作者的百年考古發掘及研究,人們才得以瞭解其在早期人類文明史上的卓越地位。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兩河流域的“文化教育是發展極早的,甚至可以說,它早於埃及,至少是與埃及約在同時而有了學校。這是人類最初的學校教育的搖籃,也是人類正式教育的起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爸媽有沒有說過什麼讓你瞬間炸毛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