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墉WEIYONG
-
2 # 墨之客江南煙雲1
陳淳,道復,白陽山人。與徐渭同時代的畫家,有青藤白陽之稱,其地位是明代驕驕者。畫擅長小寫意,作品歷來被畫界所重。1979年《美術》5期?對陳淳的花卉長卷進行了介紹。其書法亦如徐渭一般很狂放,是個性發揮的大家手筆。他在美術史上的地位僅次徐渭。花卉多喜畫水仙菊花牡丹與太湖石,亦多畫扇面,其作品不可小覷。他的作品傳世不多,是應該珍視的!
-
3 # 鸞山文化
陳淳,是中國明代畫家。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道復,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他繪山水,效法米友仁、高克恭,水墨淋漓,頗得氤氳之氣。他的潑墨之功,往往見於畫煙雲之中。在寫意花卉方面,陳淳獨得玄門,筆法揮灑自如,富有疏朗輕健的風姿,用墨設色,則如徐沁所謂“淺色淡墨之痕俱化矣!”近代畫家如蒲華、吳昌碩,齊白石等,在詩文題書畫中,都對陳淳做出了極高的評價。明萬曆年間即有人曾評價過陳淳在花卉方面的造詣和聲譽都超過了文徵明,成為繼沈周之後的吳門大家。明清以來畫家,尤其在花鳥畫方面,受他的影響很深。他與徐渭齊名,人稱“青藤,白陽”。現存的陳淳作品大部分均在博物館收藏,民間甚少得見。
-
4 # 吳自強書畫藝術
陳淳出生在明代(1483—1544年),一個文人士大夫家庭,字道復,號白陽山人。吳人(今江蘇蘇州),陳淳自小既有家學淵源,又師從文徵明學習詩文、書法、繪畫,青年時便嶄露頭角,許多年長名士都引為忘年交,如他所畫的一幅《湖石花卉圖》扇面上,就有唐寅、祝允明、邢願、文徵明諸名家題詩(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陳淳20至30歲這段時期裡,與其師文徵明相處融洽,經常一起遊冶、宴飲、唱和,並與文氏的門生和文友交往密切。他的書法和繪畫明顯地受到文徵明的薰陶。與此同時,他對祖父的至友沈周亦心儀手追,反映在他早期的花卉畫上,技法不脫文、沈兩家法門。
陳淳自中年以後,思想發生了轉變,在“濟世終無術,謀生也欠緣”的境況下,抱著儒家退則獨善其身的信念,淡泊名利,安貧樂道,寄情山林,就如他寫詩所說的:“平生自有山林寄,富貴功名非我事。竹杖與芒鞋,隨吾處處埋。"與此同時,他對素所嗜好的書法和繪畫藝術傾注極大的熱忱和心力,藉以抒發自己的心志和性情。
陳淳淡泊曠達的人生觀和放逸不羈的性格,引致他在藝術上擺脫了文徵明的束縛,走出一條發展個性的道路,自40歲直至55歲的十餘年間,他逐漸磨礪出自己的風格面貌,以致到陳淳晚年,文徵明也不由得歎服道“道復遊餘門,遂擅出藍之譽。”
陳淳的山水畫,師法米友仁、高克恭,山水無論大小品皆水墨淋漓,氤氳縈繞。他的潑墨之功,往往見於畫煙雲之中。在寫意花卉方面,陳淳獨得玄門,筆法揮灑自如且富有疏朗輕健的風姿,用墨設色淡雅高明,則如徐沁所謂“淺色淡墨之痕俱化矣!”,近代畫家如蒲華、吳昌碩,齊白石等,在詩文題書畫中,都對陳淳做出了極高的賞評。明萬曆年間即有人曾評價過陳淳在花卉方面的造詣和聲譽都超過了文徵明,成為繼沈周之後的吳門大家。明清以來畫家,尤其在花鳥畫方面,受他的影響很深。他與徐渭齊名,人稱“青藤白陽”。現存的陳淳作品大部分均在博物館收藏,其作品在美國紐約拍賣最多。
陳淳的書畫作品在當代也是國內外各大拍賣公司重點徵集的物件。“枝山書法,白陽書品,墨中飛將軍也,當其狂怪怒張,縱橫變幻,令觀者辟易。”明代著名文學家和鑑賞家王世貞的題語,又對陳淳的書法作出了很高的評價。道復的書法,特別是草書橫肆縱態,蒼勁清逸,個性鮮明恣肆,同樣脫出了文徵明的矩步,為祝允明之後狂草書風的名家,陳道復晚年時期,約55歲至他謝世的61歲數年,其藝術臻於純熟和自如的境地,在吳派畫家中,書畫造詣己卓犖超群。故後世將他和祝允明、文徵明、王寵並稱為吳中“四大書家”。
當有人問陳淳的書法在現今展覽是什麼地位時?相信你看了以上白陽藝術簡介與其在中國美術史所佔的份量後,答案早己不言自喻了。
-
5 # 千年蘭亭
自古有才之人,言行舉止大都有背常人。陳淳就是如此。
陳淳的父親與文徵明是好友,故自小其父即讓他拜入文門學習書法。
早年的陳淳與文徵明一樣,一手小楷工穩精到。可大約青春期後,荷爾蒙萌動,性情大變,放蕩不羈,狎伎嗜酒,在性格與倫理道德上,與嚴謹自律的文徵明嚴重不合,終於師徒分道揚鑣。
分手後的陳淳不僅再不與文徵明交往,並且在中年刻意改變書風,拉開與文徵明的距離,時人也隱去他早年師從文徵明的這段經歷。
對於陳淳的草書,世人評價很高,莫是龍甚至認為他已超過其師文徵明。
陳淳書法的出現,一方面是其突破吳門領袖祝允明、文徵明影響的結果,另一方面,也與他自己追求文人散逸的情趣相關,他那種狂放的草書,對於晚明浪漫書風的興起,有著先導的作用。
正因此,在吳中四家中,他佔有重要一席。
回覆列表
陳道復號白陽山人,明代書畫家,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同時代的徐渭徐青藤並稱“青藤白陽”,是當代畫大寫意花鳥的畫家膜拜的“祖師爺”,青藤、白陽二人對中國寫意畫的最大貢獻是開創了“草法入畫”,就是將草書的筆法融入繪畫之中。
陳道復初名淳,字道復,後以字行,改字復甫,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師從文徵明,工花卉,亦畫山水,書工行草;畫擅寫意花卉,淡墨淺色,風格疏爽,出版有《白陽集》。他在繪畫上的成就應該說高於書法(也許是我個人理解有偏差),傳世作品有《山茶水仙圖》軸,現藏上海博物館;嘉靖二十二年作《瓶蓮圖》軸、《秋葵圖》軸,均藏故宮博物院;嘉靖二十三年作《罨畫山圖》卷,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松石萱花圖》軸、嘉靖十八年作《牡丹圖》卷藏南京博物院;《榴花湖石圖》軸、《萱茂梔香圖》軸藏遼寧省博物館;《前赤壁圖》卷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陳道復與徐渭雖然都是以草書入畫,二人都擅長草書,但風格卻截然不同,陳道復的草書用筆謹嚴,點劃凝厲,顯得蕭散閒逸;而徐渭的草書筆意狂放,墨跡淋漓,點劃狼藉,與其人的癲狂相稱,謂之“狂草”似更切合,兩人繪畫上的區別也就在此。至於陳道復的書法在現在展覽上是什麼地位,這個還真說不好,沒研究過,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