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溫暖陽光NWT

    今年的苞米我們大連地區至少減產三分之一,以前地方養雞養豬副業多,本地的糧食本地銷售,現在糧食減產,本地也銷不下,這樣糧食越豐收價越得下降,因此老百姓只能哭了。

  • 2 # 三農一姐

    非常感謝悟空小秘書地邀請。進入10月份以來,玉米的行情在不斷地下跌,尤其是最近幾天玉米行情下跌非常厲害,平均每噸下跌了80~100元,最高達到了200元/噸的行情。現在玉米的價格北方地區比較低一些,南方地區相對高一點,但比去年同期每噸高了20~50元。現在玉米的主流價格在0.86~0.955元/斤之間,玉米的平均價格為0.9元/斤,現在潮玉米的出售價格在0.84元/斤左右,而且玉米價格還有愈演愈烈的態勢。就最近玉米價格在不斷的下跌的現狀,中國也採取了有效的措施,停止臨儲玉米的拍賣工作。10月8號已經向外界公佈臨儲玉米拍賣工作結束,這有利於中國的玉米的價格行情走勢,至少是一個利好的訊息,畢竟庫存的玉米還有5000萬噸左右。今年中國的玉米總產量還是不錯的,預計今年中國玉米總產量在2.55億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近200萬噸,但是由於今年的生豬養殖規模大幅度地減少,也使得玉米的消費量大幅度地減少。由於環境汙染的治理以及非洲豬瘟病毒的影響,造成了目前中國生豬存欄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億多頭,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生豬價格平均達到了17元/斤的行情的主要原因。按照每頭生豬每天消費五斤飼料,飼料的70%是玉米鍍成的,如此計算每天每頭豬消費的玉米為3.5斤,每天就減少了3.5億斤的玉米的消費量,因此導致了現在玉米價格下跌,市場上的玉米供應量充足。總之,對於未來玉米的價格行情總體上來說還是非常好的,畢竟庫存的壓力大幅度地減少。而且中國的生豬養殖規模以及其他的養殖行業在不斷地擴大,這就使得玉米的消費量大幅度增加,所以對於隨後玉米價格會不斷的小幅度的調整上漲,預計在明年的三四月份的時間裡,玉米價格平均突破一元/斤,有望使用玉米價格維持在1.05~1.1元/斤的行情。

  • 3 # 小希時間

    每斤0.9元,玉米行情已至低谷,未來趨勢如何?

    玉米價格並非一成不變,隨市場的波動而波動。但同時要 “分地區區別對待” 價格,在東北黑龍江玉米每斤0.9元還是不錯的,並不能“低谷”來形容;而在華北地區14--15%含水量的玉米每斤0.9元可以用低谷來形容,畢竟華北的山東等地交易價在1980元/噸左右,遠高於每斤0.9元。

    玉米的用途廣泛,其可以用來加工的高附加值產品眾多,以高的需求量直接刺激了價格持續上調,玉米可以說時近兩年農產品市場的“寵兒” ,無論是華北地區還是東北地區價位較二年前大幅度上調,在西南一些地區價位達到了2100元/噸,綜合來看平均的漲幅在15%以上,行情的陸續向好波動,也提振了基層的玉米生產者輪種的熱情和信心。

    對於未來的玉米行情,為啥編者小希堅定看好後期的上調趨勢呢?

    首先,看玉米的輪種、播種面積。

    玉米的種植地主要集中在東北以及華北地區,雖然南方各地也有玉米種植,但種植的面積和產量佔比較低,對總的產量影響起不到決定作用。玉米的產量從15、16年開始呈現出連續下降的態勢,今年的玉米產量預計為2.45億噸較去年相比明顯減少,雖然今年的玉米產量低並沒有對實際需求量有多大的影響,但是不排除未來需求缺口的存在。隨著東北農作物種植結構的繼續調整,黑龍江等地的種植面積會繼續減少,產量還能繼續降低。

    第二,消費量持續攀升,會刺激了玉米價上調。

    16年至今東北地區新建了不少玉米深加工企業,這與以往的情況相比,需求消費玉米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原來東北地區的玉米多對外輸送,現如今先本地供應消化後對外出售,這就容易造成華北以及南方等地玉米需求的緊缺。而後期玉米的需求熱度不減少,實際的產量卻不高,價位只增不減。

    第三,未來進口玉米是否增加的預期。進口玉米的最高額在720萬噸,與每年的玉米總消費量2.65億噸相比並不佔主導地位。在南方某地進口玉米的價位不高,在供銷市場中更具有優勢,可以說南方區域性地區進口玉米能夠緩解市場供需壓力。但是進口玉米的總量並不高,並不能對總的行情起到抑制作用,只能在區域性地區且短時間內有所緩解,也就是說總的行情還是還是不能改變的。

    在華北山東等地玉米均價為1.0元/斤,未來的一、二個月內有可能突破1.05元/斤;而東北的吉林等地玉米目前價位為0.9元/斤,未來一、二個月內有衝擊0.95元/斤的可能性。

  • 4 # 絾南往事

    各位讀者好,我是農業領域的優質作者,關於農業的問題可以多多跟我交流。

    每種東西的價格不會無限制的上漲,但它的價值卻能保留下來。從“炒房”、“炒車”、‘’炒化妝品”等,這些無不體現價格的上漲是需要炒的。但是有些生活必需的東西卻是不能炒的。

    玉米作為國家儲備農作物之一,解決了許多人捱餓的困境,也讓許多先行者發了大財。然而,近幾年,它的價格總是屢次下降,直至低谷。就在昨天。我便看到有人在微博上提到今年的價格趨勢,但是這種趨勢並不是很方便衡量,因為玉米畢竟是必需品,帶有自己的價值屬性。現實中,大多數人選擇退出農作物這個市場,轉向車、房、飾品等附加值高的產品上面。

    現在,一斤玉米的價格變成0.9元,種植者的收益也縮水許多。當然,國家肯定不願意這種情況延續許久,必定採取相關措施鼓勵農業的發展。

    對於我個人來說,我覺得有以下解決方法。

    一、為了讓這種趨勢停止,我們不得不從加工產品的附加值下手,擴大出口。

    二、發放補貼,提供免費技術幫助,讓農民們學會利用大資料解決上市量與加工量的權衡問題。

    三、種植者可以選擇更廣的合作渠道,找尋高收益的出售途徑,政府也可以提供便民服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在CF手遊裡練好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