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天天生活瑣事

    你聽誰說牛元璋是地主的!朱元璋,原名重八,後取為興宗。濠州鍾離人,現地名(安微鳳陽),是明朝的開國皇帝。

    朱元璋小時候很貧困,靠幫地主放牛過日子。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加入了孰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慶天府。1368年朱元璋在慶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後一統中國。

    朱元璋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高黃帝,葬於明孝陵。

    所以朱元璋是從一個貧困的放牛娃最後而成為大明朝的開國黃帝,而不是地主!

  • 2 # 必讀歷史

    朱元璋花了12年徹查人口和土地,可以說是成功的地主。

    公元1367年(元朝滅亡的前一年),割據吳越一帶的吳王張士誠在平江(蘇州)被朱元璋打敗。在被押解前往應天府(南京)時,他選擇上吊自殺,不辱於對手。

    張士誠死後,朱元璋統一了江淮,為北伐元朝打下了基礎。然而,對於長江下游蘇(州)松(江)嘉(興)湖(州)地區的百姓來說,苦日子卻到來了。

    當元代末年全國各地頻發叛亂時,張士誠維持了蘇松嘉湖地區的和平安定,輕徭役、薄賦斂,很受人民的愛戴。在他死後,朱元璋對待這個地區卻是另一種做法。他怨恨這裡的百姓愛戴張士誠,不及早歸順他,下令對這個地區施加重稅。

    在明代,官田的稅率平均為一畝繳糧五點三五升,民田的是三點三五升,重租田的是八點五五升,而罰沒充公的土地(沒官田)的租稅最重,是十二升。但即便是最重的沒官田,也和蘇松嘉湖地區的稅率無法比。

    在這個地區,明代政府將富人豪族的土地盡數罰沒,算作官方土地(官田),並按照田租的方式來收稅。在中國古代,租和稅是兩個概念,稅是由國家來收的,一般佔產量的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之間。而租則是沒有土地的人向有土地的人租地繳納的租金,一般租金是產出的一半左右。沒收土地,將原本向國家繳納的稅改成租國家的土地繳納的租金,是將繳納數額上漲了至少五倍。

    隨後,司農卿楊憲仍然認為,考慮到浙西土地的肥沃程度,錢還是收少了,再次奏請皇帝將租稅加倍。三番五次加稅之後,蘇松地區的租稅額最嚴重的甚至達到了一畝繳納二百到三百升(二三石)的地步,是普通農田稅率的四十到六十倍。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在全國進行減稅,蘇松嘉湖地區也受益。按照新的規定,原來稅率在每畝四十四升到七十五升的減稅五分之一,每畝三十六升到四十四升的,一概減到三十五升。

    但即便按照這個稅率,當地百姓仍然無法承受。根據統計,蘇州一府的秋糧產出在二百七十四萬六千石左右,來自民田的糧食只有十五萬石,其餘的都成了官田。而蘇州一府繳納的稅收,有時甚至比一個省的稅收都高。

    但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他以為把土地都收歸官田、抬高農業稅是對蘇松嘉湖地區的懲罰,卻於無意中造成了另一種現象:當人們在土地上被盤剝過度之後,許多人乾脆放棄了土地,去經商,成了城裡人。這些人有充足的商業頭腦,又有著較高的文化修養,結果,江浙一帶不僅變得更加富裕,也成了皇朝文化的主宰。在明清兩代,江浙一共出了二百零二名狀元,僅僅蘇州一府就獨佔三十五名,彷彿嘲笑著明太祖的詛咒。

    朱元璋即便在天有靈,也一定不會明白,為什麼當初的懲罰反而成了蘇州人的機會。他的腦子裡只有農業,並把主要的稅收建築在農業之上。

    明代是一個農民意識最強的朝代,朱元璋試圖建立最嚴密的戶籍和土地制度,用這種方式來約束整個社會。但不幸的是,這套制度過於嚴密,除了朱元璋,沒有人能夠玩轉。等他死後,這套煩瑣的制度反而成為繼承人的枷鎖,令他們疲於奔命卻徒勞無功。

    明代的財政制度主要依靠兩種資料來收稅:針對戶籍的黃冊和針對土地的魚鱗冊。前者相當於現在的戶口簿,後者相當於土地簿。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下令,天下的府縣進行一次人口普查,這次普查的結果要編訂成黃冊,作為徵派賦役的標準。

    他把農村分成許多叫作“裡”的單位,每一里有在一百一十戶人家,其中十戶稅額最高的擔任里長,剩下的一百戶,每十戶為一甲。城市中的裡又稱“坊”,在城邊則稱“廂”。

    根據規定,每一里編一本黃冊,黃冊裡不僅登記人口資訊,還登記每一戶的財產和土地資訊,作為徵派賦役的依據。

    然而,僅僅有黃冊還是不夠的,因為黃冊上雖然記載了每戶有多少土地,但是許多人在登記時不會說實話,隱瞞了大量的土地。為了清查全國的土地狀況,政府必須派官員到每一塊土地去,丈量土地的大小,並落實土地歸誰所有,再把這些資訊統計起來,計算出每家每戶有多少土地。

    在編訂黃冊六年後,明太祖下令,丈量全國土地,編訂魚鱗冊。魚鱗冊指的是一種帶有圖示的土地登記冊,畫出了土地的形狀、分隔和歸屬。這種圖示看上去如同魚鱗,所以叫魚鱗冊。

    建立黃冊和魚鱗冊是兩項雄心勃勃的工程。在當時,要依靠人力去一一統計全國的土地和戶籍,需要耗費皇朝幾年的時光。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由於明初仍然保持著較高的行政效率,明太祖順利地完成了這項浩大的工程。全國戶籍共計一千零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戶,六千零五十四萬五千八百一十二人;土地面積則達到了八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三頃。

    這次清查的成就是巨大的,特別是土地,透過清查,全國在冊的土地面積增加了一倍,皇帝的稅收大大增加。

    明太祖更是規定,黃冊和魚鱗冊每隔十年就要徹底清查一次,以便政府掌握真實的資料。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十年一次的普查在當時根本不可能實施。以第一次清查為例,從洪武十四年開始搞人口普查,到洪武二十六年人口土地資料統計完畢,期間花了十二年的時光。明初,由於太祖的苛刻和嚴謹,官員們戰戰兢兢、盡職盡責,還用了十二年時間才完成統計。隨著行政效率的降低,後來的皇帝又怎麼可能完成十年一次的浩大工程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十幾歲神經衰弱怎麼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