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D啊表鍋
-
2 # 擁全文
小麥底肥是提高麥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底肥能保證小麥苗期生長對養分的需要,促進早生快發,使麥苗在冬前長出足夠的健壯分櫱和強大的根系,併為春後生長打下基礎。底肥對小麥中期穩長、成穗和防止後期早衰也有良好作用。底肥的數量應根據產量要求,肥料種類、性質,土壤和氣候條件而定。底肥應占施肥總量的60%~70%為宜。底肥應以有機肥為主,適量施用氮、磷、鉀等化學肥料。一般每公頃施農家肥15~22.5噸、尿素150千克或碳酸氫銨375千克、過磷酸鈣375千克、氯化鉀75~112千克,或草木灰 750~1125千克。粗肥數量多,保肥力強的黏性土和乾旱地區,肥料不易分解,底肥的比例可大些;精肥數量多,保肥力差的砂性土和雨水較多的地區,底肥比例應小一些。
底肥施用方法:數量多時,應全層施用,粗肥可在耕地前深施,精肥適當淺施作表層肥。底肥數量少時,應集中施用,採用條施或穴施的辦法。磷肥最好與有機肥混合施用,對於速效磷肥可以減少土壤對磷的吸附、固定;對於遲效或難溶性磷肥,有利於磷的釋放和被作物吸收。
冬小麥在播種前,整地施肥、增加地墒、選好優良品種,再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出苗率,並適時精量播種。由於冬小麥莖葉較冬枝嫩,更容易遭受病蟲害侵襲。因此,冬小麥要加強病蟲害防治,追施越冬肥、灌好封凍水,噴施新高脂膜提高水肥的有效利用率,增加有效分櫱,保護幼苗冬眠,保肥保墒保溫。早管理,來年一開春返青後,澆足水、施足肥,及時防治病蟲害。在孕穗期要噴施壯穗靈,提高受粉、受精、灌漿質量,增加千粒重,更能獲得高產。
-
3 # 農資導航者
冬小麥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製作各種糕點,麵食等常選用的原料,小麥粉幾乎天天和我們打交道,隨著天氣轉涼,秋天來了,種植冬小麥也逐漸地提到了日常的議程。冬小麥每年只能播種收穫一次,作為主糧的小麥,如何科學地使用基肥更合適,更有利於小麥生長呢?
小麥有強大的鬚根吸收肥水,冬小麥在生長前期,需要經過漫長的冬季,到第2年才可收穫,從小麥種植,一直到小麥拔節前,主要的生長就是進行分糵,多生根,冬小麥,苗期所用的氮磷鉀並不同樣多,冬小麥的苗期需用的磷肥最多,鉀肥和氮肥次之,苗期過多的使用氮肥,會造成小麥入冬前群體過大,甚至出現徒長的趨勢,不利於冬小麥的安全越冬,在入冬前出現生長過旺的冬小麥苗,不單在冬季容易遭受凍害,還會因為冬小麥營養消耗過度,影響第2年的生長髮育,無效分櫱增多。容易感染病蟲害等一些弊端。適期播種的冬小麥入冬前發生旺長的原因,和天氣有關係之外,在播種前使用的底肥也有一定的關係,過量使用氮肥作為基肥。就容易發生小麥冬前旺長。
冬小麥
冬小麥主要在陸地種植為主,喜歡疏鬆肥沃,通透氣性好的土壤生長,不像水稻一樣喜歡過多的水分,水分過多根系呼吸不良,會出現漬害,影響小麥的正常生長髮育。根據小麥的需肥特點,小麥的基肥使用的磷肥的量要高於鉀肥與氮肥使用的量,才有利於小麥生長。小麥需要的氮肥也是比較多,使用氮肥的高峰期是在春節過後的小麥返青拔節期,需要的鉀肥也是在年後需用的比較多。小麥的底肥使用化學肥料,要以高磷,低鉀,中氮的複合肥好每畝40公斤至50公斤,也可選用小麥專用肥每畝50公斤左右。
有機肥
冬小麥使用農家肥,是冬小麥高產的有效措施之一。使用的農家肥應經過充分發酵腐熟之後再使用,土壤肥沃,灌溉條件又好的土壤,在使用的肥料上,更應注意少施氮肥,多施磷肥。氮肥在以後的追肥過程當中,要分為若干次追施,避免一次性使用,在有的地方習慣採用“一炮轟”的方式進行使用,這種方法有利也有弊,弊端還是大於有利的一面。
控釋肥
將冬小麥種植在前茬作物是玉米的田地,一般,現在玉米秸稈都經過秸稈還田,經連續多年進行秸稈還田之後,會發現,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增加,肥沃程度增加,土壤疏鬆,透氣性強,種植的冬小麥會越來越好。進行秸稈還田的玉米在秸稈還田時每畝地需要撒施尿素25公斤左右,補充玉米秸稈在腐熟的過程中需要的氮素,這樣的田塊在使用底肥時可以使用高氮高磷型複合肥或控釋肥。45%含量的控釋肥複合肥每畝地需要50公斤左右。基肥使用過磷酸鈣,最好提前與農家肥在一起堆漚之後再進行使用,可提高過磷酸鈣的利用率,減少土壤對磷元素的固定。
-
4 # 鄉辣梅子冬小麥如何施基肥
{1}農家肥:基肥可以選擇農家肥,比如動物糞便,如果沒有農家肥的話那麼可以選有機肥,有機肥可以可以防止土質返鹼。
{2}秸稈返田:給冬小麥施基肥還可以選擇秸稈,比如玉米秸稈或是其他秸稈等,玉米秸稈是很多農戶用得比較多的一種,因為玉米秸稈有很多種微量元素,像磷、氮等,其次其次玉米秸稈還能使土壤變得疏鬆,土壤抗逆能力也會增強不少。在處理秸稈時長度不能太長6cm比較適中,然後把它埋在土壤裡。
{3}使用時間:底肥要在小麥播種前使用,比如在進行深翻的時候進行。在翻地時把肥料撒在底部,然後在進行深翻,如果反起來的土太大塊,那麼要用工具把土壤碾碎,然後在施肥,這樣肥料才能真正的與土壤結合。
-
5 # 水果達人煙臺二哥
小麥底肥是提高麥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底肥能保證小麥苗期生長對養分的需要,促進早生快發,使麥苗在冬前長出足夠的健壯分櫱和強大的根系,併為春後生長打下基礎。底肥對小麥中期穩長、成穗和防止後期早衰也有良好作用。底肥的數量應根據產量要求,肥料種類、性質,土壤和氣候條件而定。底肥應占施肥總量的60%~70%為宜。底肥應以有機肥為主,適量施用氮、磷、鉀等化學肥料。一般每公頃施農家肥15~22.5噸、尿素150千克或碳酸氫銨375千克、過磷酸鈣375千克、氯化鉀75~112千克,或草木灰 750~1125千克。粗肥數量多,保肥力強的黏性土和乾旱地區,肥料不易分解,底肥的比例可大些;精肥數量多,保肥力差的砂性土和雨水較多的地區,底肥比例應小一些。
底肥施用方法:數量多時,應全層施用,粗肥可在耕地前深施,精肥適當淺施作表層肥。底肥數量少時,應集中施用,採用條施或穴施的辦法。磷肥最好與有機肥混合施用,對於速效磷肥可以減少土壤對磷的吸附、固定;對於遲效或難溶性磷肥,有利於磷的釋放和被作物吸收。
冬小麥在播種前,整地施肥、增加地墒、選好優良品種,再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出苗率,並適時精量播種。由於冬小麥莖葉較冬枝嫩,更容易遭受病蟲害侵襲。因此,冬小麥要加強病蟲害防治,追施越冬肥、灌好封凍水,噴施新高脂膜提高水肥的有效利用率,增加有效分櫱,保護幼苗冬眠,保肥保墒保溫。早管理,來年一開春返青後,澆足水、施足肥,及時防治病蟲害。在孕穗期要噴施壯穗靈,提高受粉、受精、灌漿質量,增加千粒重,更能獲得高產。
-
6 # 託曼尼很香
對稻茬麥,要開挖和清理三溝(廂溝、腰溝;若前茬地種植,要及時淺犁或耙地,其中北方冬小麥播種時常遇到乾旱。對水澆地冬小麥,需搶墒施用基肥和播種,再結合鎮壓引墒和覆膜保墒;若嚴重乾旱問:小麥施基肥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施肥方法? 答:小麥是密植作物,在雨季過後結合深翻整地施用基肥,納雨和保墒,雨季每次降雨後,抓緊撒施肥料和耕翻整地,若前茬地休閒,要及時深鬆土而不翻地,在宜耕期內,趁墒情合適時立即深翻入土,及時耙耱整地、圍溝)降低地下水位,所以施肥必須與抗旱保墒和精細整地相結合,應在前作收穫的前一週適當澆水,前作收穫後,抓緊時間撒施有機肥和化肥,準備播種;對旱地冬小麥,以接納雨水
-
7 # 武秀才廠家許豔
農諺說“麥收胎裡富”,苗期有適量的氮素營養和磷鉀肥,使麥苗早生快發,冬前有一定數量的健康分櫱,併為春後生長成穗、增粒、增重打下基礎。底肥用量佔施肥總量的60%—70%左右,通常畝施農家肥1—1。5噸,尿素10公斤或碳銨25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氯化鉀5—7。5公斤,磷肥和有機肥混雜施用,還能夠提高肥效。如果是鹽鹼地上種小麥就不宜施用氯化鉀,需改施用硫酸鉀或硝酸鉀。如果是施用複合肥,就按肥料所含氮磷、氮鉀或氮磷鉀數量盤算施用。在肥力很高或者施用優質農家肥作底肥麥田,底肥可不施氮肥,氮肥可全體作追肥。而對於種麥季節較晚的晚茬麥或者底肥不足麥田,播麥時一定要加量用肥
-
8 # 種地那點事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麥生長期長達7個多月,產量一般1200斤左右,這麼高的產量要小消耗掉一定的營養,消耗營養是從播種開始的,種子的萌發出土生長都需要養分,並且底肥直接決定麥苗是否苗齊苗壯。所以小麥需要底肥。
回覆列表
對稻茬麥,要開挖和清理三溝(廂溝、腰溝;若前茬地種植,要及時淺犁或耙地,其中北方冬小麥播種時常遇到乾旱。對水澆地冬小麥,需搶墒施用基肥和播種,再結合鎮壓引墒和覆膜保墒;若嚴重乾旱問:小麥施基肥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施肥方法? 答:小麥是密植作物,在雨季過後結合深翻整地施用基肥,納雨和保墒,雨季每次降雨後,抓緊撒施肥料和耕翻整地,若前茬地休閒,要及時深鬆土而不翻地,在宜耕期內,趁墒情合適時立即深翻入土,及時耙耱整地、圍溝)降低地下水位,所以施肥必須與抗旱保墒和精細整地相結合,應在前作收穫的前一週適當澆水,前作收穫後,抓緊時間撒施有機肥和化肥,準備播種;對旱地冬小麥,以接納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