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鵬飛九天2

    對於浩瀚無垠無邊無際的宇宙來說,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讓我們地球人類大到驚訝的地球,也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小得微不足道的塵埃,足可見宇宙之廣袤無垠無邊無際。所以堆滿宇宙之說,只能是你的想象空間不夠大,宇宙的確是太大太大太大了,任何物質想要堆滿宇宙,那的確是不可能的!

  • 2 # 諸艾文

    如果你們高中上數學課的時候認真聽講,那肯定還對這麼一個說法印象深刻:指數爆炸。

    指數爆炸,說的就是,指數函式增長,一開始看起來好像並不快,甚至不比某些冪函式快。但是一旦讓這個指數漲起來,那後面就是一個“爆炸”了。

    比如,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y = 2^x

    x = 1, y = 2;

    x = 10, y = 1024;

    x = 20, y = 1048576;

    x = 30, y = 1073741824;

    看,是不是有一點爆炸的意思了?

    如果我們不拘泥於幾十幾十得加,爆炸更快:

    x = 100, y = 1.2676506002282294E+30. 這個E+30,就是“乘以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的意思。到這裡,這個指數函式就已經稱得上爆炸了。

    那具體到在宇宙中複製的物體呢?

    假設,一開始只有一個原子,這個原子每秒鐘自我複製一遍。也就是說,第1秒複製了1次,有兩個原子;第二秒複製2次,就有4個原子;第三秒複製3次,就有8個原子。

    那麼複製出來的情形會是怎麼樣的呢?

    第一秒,2個原子。

    第十秒,1024個原子。

    第30秒,1073741824個原子。

    第67秒,1.475E+20個原子。別看數大,擋不住原子太小。這麼多原子,如果是水,重量還不到1毫克。

    第79秒,6.044E+23個原子。好,現在已經有大約5克的水了,不夠小孩一口喝的。

    看到這裡,還沒啥意思。主要原因在於,大家對“原子”之小,並不熟悉。但這之後,這個函式,就要開始爆炸了。

    第119秒,大約1E+40個原子。長江一年留出去的水,也就這麼多了。

    第132秒,大約1E+46個原子。這可就是整個太平洋裡的水。

    還不給力?那就再快一點。

    第143秒,大約1E+50個原子。我們已經得到了一個地球。

    第157秒,這個球長到了太陽那麼大。

    你可能會覺得,茫茫宇宙浩瀚無垠,太陽才是個小彈珠罷了。別急,我們繼續看,如果這個球,按照太陽的密度繼續野蠻生長:

    第207秒,這個球已經從太陽出發,一路吞沒了地球。

    第224秒,這個球已經吞沒了冥王星,整個太陽系幾乎都被包住了。

    第257秒,這個球的直徑已經達到了整整1光年!

    第370秒,整個可觀測宇宙都已經在這個球裡面了。

    什麼是指數爆炸?這就是指數爆炸。看上去不溫不火,起點極低,過了一分多鐘也就湊出來一口水的量。但一旦爆炸起來,就一發不可收拾,又是地球又是太陽又是可觀測宇宙的。

    誠然,可觀測宇宙之外可能還有別的東西。但注意啊,這才過去了370秒,再過370秒呢?這一坨原子的每一個,都變成了可觀測宇宙那麼大。再過370秒呢?再過370秒呢?這已經是人類在滅絕之前都絕無可能觸及的領域了。

    這就是指數爆炸的威力。

    指數爆炸的威力還體現在別的方面。

    比如複利:如果能保持年利率10%,堅持50年,你50年前的財富將會是原來的120倍。

    比如學習:

    只要堅持,就能有大的收穫。(幹了這口毒雞湯)

  • 3 # 青青小竹

    哥們,你的思路是對的,實際上真實的宇宙就是這麼形成的。宇宙再大,宇宙中的粒子數再多,也可以透過這種簡單的指數級複製給人為製造出來,信不信?不信吧?但確實可以做到。

    其實真實的宇宙就是這麼形成的:

    首先,宇宙是有限的。不管是空間還是粒子數量,都是有限的。

    宇宙空間是離散的,就是說空間是由一個一個最小的空間單位組合而成。而這數量非常巨大但有限的空間最小單位,是可以透過指數級的方法做出來的。

    其次,宇宙中的粒子數也是有限的,也可以透過這種指數級的方法做出來。

    一個空間單位填充一個最小宇宙粒子。

    粒子數量比空間單位少。就是說,有很多空的空間單位。就是說,宇宙中的粒子有一個密度問題。

    現在我們讓這些粒子動起來。讓這些粒子經過每一個最小的時間間隔就自動移動一個最小的空間單位,然後,再設定好粒子發生相遇時彼此怎麼錯開,恩,就這樣。

    如果你能做出這樣的軟體來,如果你做出來的這樣的軟體的粒子足夠多,演化的時間又足夠長,那麼,我相信,你這個軟體中的粒子也會自然的演化出星系來,也會演化出恆星,行星來,最終,也會演化出生命。真的。宇宙並不神秘。

    注意,我說的演化,是說你讓這些粒子自動動起來以後,就別管他們了,讓他們自己演化,這些粒子會自動遵循空間本身固有的內在規律而自動發生有規律的演化進化。真的。如果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可以聯絡我,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實在太有趣了!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看我的一個帖子:你百度:真實的宇宙就是一個容器,就是一個人造的軟體。”

    “其實這是一個宇宙起源的問題。許多人把宇宙起源想的太複雜了。什麼大爆炸,我壓根就不信。我堅信宇宙的起源應該是由一個最簡單的規則,由這個簡單規則派生出無數複雜的規律來。

    你知道圍棋吧,圍棋,就是由很簡單的一條條直線形成很多格子,然後在這個格子裡面下棋子決定輸贏。可是你知道,就是這麼簡單的格子,就是那麼一模一樣的很多旗子,導致圍棋自動出現了無窮無盡的內在法則,無窮無盡的規律,真實的宇宙也應該是這麼形成的。”

  • 4 # 朗哥vlog

    也許宇宙空間不是你用你的所謂函式能計算出來的呢,也許宇宙本無界,它就是所謂的“指數”,可大可小,而我們的渺小襯托開它們的龐大,不要用可定理論去理解宇宙,它會扼殺你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或許都快忘了我們是這個宇宙之外的產物

  • 5 # 愛旅遊愛音樂的小張

    填滿宇宙的前提是宇宙有邊,有固定的邊緣,你先把宇宙的邊找出來,如果能找到,那麼是可以填滿的。但你找不到宇宙的邊緣,怎麼填滿?一個無限大,一個無限多,其實是填不滿的。這個問題就像是在問你用最鋒利的刀,用吃奶的勁,能不能把空氣砍死?空氣本來就沒生命。何來生死?宇宙本來沒有邊緣何來填滿?

  • 6 # 楊宇林745

    宇宙本身的形成機制就是如此啊,鏈鎖反應形成指數級的擴充套件,空間的形成,也是這往復連續的連鎖,形成互動往復的擴充套件,往復同一的連續形成的界定關係層面,才形成基本粒子與結合成原子,當宇宙只剩下一個原子或者一個基本粒子或者說一個光子的時候,它也會以其自身的往復互動的連續而演繹出一個宇宙,我們看不到一個原子演化出一個宇宙,原因是其周圍關係的互動往復與連續互動的關係形成了界定,指數級的擴充套件,形成宇宙,無窮小的往復收斂與互動往復的界定,形成基本粒子與遞進組合關係的原子,分子,物質。。。

  • 7 # 橫豎是一

    如果我們執著物質是實在實有的,真實的,那麼再小的東西不停的複製,宇宙再大亦可塞滿。遺憾的是,我們凡人的認知是錯誤的,顛倒的。宇宙之本體是湛寂之光明,一切之相皆源於此。試想光光互照互融,有塞滿之時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道這個道理,那麼多人同時作夢,夢與夢疊加,會否塞滿宇宙?善加體會。

  • 8 # Kapple45

    宇宙有多大?我想“無邊無際”不是很好的概念;“其大無外”更加難以想象;我想,宇宙之大,大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不論你在哪個位置從哪個方向一直走,只要你角度稍微偏一下,你總會繞著彎回到最初出發的地方,所以人是永遠也到不了宇宙邊界,即使它有邊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元璋為啥老愛拿著如意?